如果你想了解陶瓷行業的內外部環境、行業發展現狀、產業鏈發展狀況、市場供需、競爭格局、標桿企業、發展趨勢、機會風險、發展策略與投資建議等進行了分析……我們研究院撰寫的《2023-2027年中國陶瓷行業全景調研與發展戰略研究咨詢報告》。重點分析了我國陶瓷行業將面
陶瓷行業退潮,大量陶瓷廠正快速步入停產和半停產的狀態,部分企業已開啟躺平和退出模式,全國各大產區全新建設的陶瓷廠變得屈指可數。與此同時,新建、改建、擴建的生產線點火投產的消息仍不時傳來。
作為家居建材中最大的細分領域之一,陶瓷行業的價格變動一直備受市場關。尤其近幾年越來越多行業龍頭上市或籌備上市,高毛利的陶企更受資本市場青睞。
如果你想了解陶瓷行業的內外部環境、行業發展現狀、產業鏈發展狀況、市場供需、競爭格局、標桿企業、發展趨勢、機會風險、發展策略與投資建議等進行了分析……我們研究院撰寫的《2023-2027年中國陶瓷行業全景調研與發展戰略研究咨詢報告》。重點分析了我國陶瓷行業將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對陶瓷行業未來的發展趨勢及前景作出審慎分析與預測。
不過,在今年房地產行業面臨調整的大背景下,陶瓷行業也受到沖擊。截止目前,今年已有超過40家陶企破產、清算或重整。同時,天然氣價格的上漲也導致陶瓷生產成本增加,今年行業內已經掀起多輪漲價潮。
去年來,伴隨著房 地 產市場的陣陣“雷聲”,頭部陶企不得不重新審視工程與零售渠道,開始加大對經銷商的扶持力度,將部分產能逐步轉向零售渠道,由此進一步加劇終端市場的競爭。
有行業人士分析,陶瓷行業集中度提升是大勢所趨,那些頭部陶企手握現金,有規模、有實力、有品牌、有產能,增長速度和抗風險能力遠高于行業平均水平,但隨著頭部陶企工程渠道的變化,給予了腰部及腰部以下的陶瓷企業更充足的喘息與調整時間,行業集中度的提升速度或許將比曾經預料中的要慢。
這些年來,壓機、窯爐、制粉、打印、拋光、磨邊、檢測、包裝、倉儲、搬運等設備不斷推陳出新,綜觀其技術迭代與工藝更新,綠色化、數字化、智能化無疑是其最主要的變化和趨勢。
2021年5月,國家發改委出臺《關于加強高耗能、高排放建設項目生態環境源頭防控的指導意見》,陶瓷行業被正式列入“兩高”行業。同年9月,國家出臺了《完善能源消費強度和總量雙控制度方案》,明確要求“堅決管控高能耗高排放項目”。
進入21世紀以來,我國的陶瓷制造行業經歷了一個穩定發展時期,陶瓷制品的產量和陶瓷行業企業數量都有了巨大的增長,我國的陶瓷總產量位居世界第一位,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陶瓷生產國和出口國。雖然中國是全球第一的陶瓷生產大國,但陶瓷行業整體效率仍然偏低,結構性產能過剩,缺乏品牌意識等問題長期存在。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陶瓷市場集中度低,較多企業規模較小,技術與設備較為落后,以生產中低端產品為主,高端產品還需依靠進口。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瓷磚生產國、消費國與出口國。數據顯示,2021年全球陶瓷磚產量183.39億㎡,而中國陶瓷磚產量為88.63億㎡,占比48.3%。盡管有新冠疫情、房地產等多因素影響,行業對產能擴張的熱情并未因此減弱,在2021年,大型陶企投資、擴產消息不斷。2022年,陶瓷行業的并購案例只會有增無減。未來的行業,品牌集中度將加速提升,強者恒強的馬太效應將繼續增強。
在雙碳、雙控政策目標下,建筑陶瓷行業往低碳環保的發展趨勢越來越明顯,推進綠色制造、研發綠色產品、優化能源結構、合理布局產能等正成為行業發展的趨勢,從而加劇了強者愈強的馬太效應,能源、資源將進一步向頭部企業靠攏,深耕品牌建設的企業對技術的投入力度持續加大,持續加大綠色、低碳、循環經濟的比重,增強企業發展內在動力,進一步推動行業優勝劣汰,行業集中度不斷提高。
過往數十年中,中國建陶的發展呈現出大規模、低成本、高速度等特征,在世界建陶行業具有龍頭地位,而佛山更是中國陶瓷行業的代表地區。然而在“雙碳”、“雙控”政策背景下,受到房地產下行、內需飽和、成本增加等一系列因素疊加,建筑陶瓷和衛浴行業企業競爭更加激烈,產業集中化和環保壓力將加速淘汰落后產能。同時,在后疫情時代,建筑陶瓷和衛浴行業“大行業、小公司”的局面或將被打破,行業正在從過去的粗放式發展向規范化、高質量發展方向良性轉變。
近幾年,陶瓷行業進入洗牌的“深水期”,產能資源日益集中。尤其是在“雙碳雙控”政策背景下,各地收緊了陶瓷生產線的擴張,加快了行業內的收購、并購潮。
生一爐火、燒一壺茶、放兩把干果、烤幾顆橘子,與三五個好友圍爐而坐,喝茶談天烤火……這個冬天,脫胎于我國傳統民俗的“圍爐煮茶”火爆出圈,成為現象級的消費熱點。新的消費方式、消費場景也給陶瓷產業添了一把火。
相比水泥、玻璃、鋼鐵等建材行業,陶瓷行業的環保治理相對較晚,設備也比較簡單。近年來,許多其它行業環保治理領域的新工藝、新技術、新裝備被不斷引入陶瓷行業,企業只要愿意整治,舍得投入,其廢氣、廢水、廢渣,基本上都可以得到有效整治,完全可以實現綠色工廠、綠色制造。
在這方面,蒙娜麗莎、馬可波羅、新明珠、東鵬、簡一等一批頭部企業,已為行業樹立了一個個綠色制造的樣板工廠。許多產區早已完成了“煤改氣”,通過清潔能源的置換,大幅降低了陶瓷廠的廢氣排放,有效改善了廠容廠貌和作業環境,一大批綠色工廠、綠色示范生產線紛紛涌現。
今年以來,受國際局勢、疫情等因素影響,以外貿出口為主的德化陶瓷也遭遇了一個“寒冬”。按以往經驗,每年第四季度訂單量應處全年低位,但隨著“圍爐煮茶”熱度提升,德化大部分陶瓷企業今年第四季度內銷訂單量大幅上漲。
陶瓷行業市場機遇分析
隨著能源和原材料的限制,以及人力成本逐年上升,發達國家和地區逐步向發展中國家轉移技術和產能,世界陶瓷生產中心正在逐步向發展中國家轉移。同時,在全球陶瓷市場上,國際陶瓷市場呈現出市場需求多元化、個性化的特點。
數字化的意義,在于將陶瓷企業人貨場、產供銷的各個端口拉通,實現數據對接與共享,最終達到提升效率、降低成本的目的。
在這個過程中,企業要根據自己的業務流程和運營邏輯重新建模,在實現各版塊業務數字化的同時,還要考慮到企業各管理軟件的兼容性,如果沒有良好的基礎和正確的路徑,短期內很難見到效益,這也是許多企業數字化只能停留在大屏幕報表顯示而無法實現數據共享和數字效益的根本所在。
事實上,除了陶企大力推動數字化,上游裝備企業更是數字化的主力軍,越來越多的設備在實現自動化、智能化的同時,具備了生產過程數據信息的現場采集和端口輸出,并且各裝備、各系統之間的兼容也得到有效改進。
2023年,將是行業的另一個巨變之年。疫情的烏云將逐步消散,冰封的市場正日漸恢復。一系列的利好政策,將讓陶瓷行業觸底反彈的可能性增大。當然,我們也應該清醒地認識到,行業產能過剩的矛盾將進一步加劇,市場需求下滑的趨勢將不可逆轉。
欲了解更多關于陶瓷行業的市場數據及未來行業投資前景,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產業院研究報告《2023-2027年中國陶瓷行業全景調研與發展戰略研究咨詢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7年中國陶瓷行業全景調研與發展戰略研究咨詢報告
進入21世紀以來,我國的陶瓷制造行業經歷了一個穩定發展時期,陶瓷制品的產量和陶瓷行業企業數量都有了巨大的增長,我國的陶瓷總產量位居世界第一位,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陶瓷生產國和出口國。雖...
查看詳情
長期以來,山楂多是以山楂片、山楂條、山楂糕一類零食形態為人們所熟悉,在社會經濟快速發展下自然而然的成為了不少人...
精神疾病是指在各種生物學、心理學以及社會環境因素影響下,大腦功能失調,導致認知、情感、意志和行為等精神活動出現...
咽喉用藥零售市場的消費人群大多為咽喉炎患者,此外,由于感冒等疾病或空氣污染等也會引起輕微的咽部不適,因此也給咽...
近幾年,在其他平臺陸續關閉后,國內在線音樂市場的競爭本已高度集中,獨家版權授權又使集中程度進一步上升。獨家授權...
近幾年,隨著一系列的政策利好,國內寵物疫苗行業的發展已經全面加速。其中,部分具有一定規模和實力的龍頭公司,不但...
平板電腦性能的不斷提升賦予了其更加廣泛的應用范圍,越來越多的平板電腦正涉足辦公領域,如蘋果推出可搭配鍵盤和觸控...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