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運輸部發布的《公路工程設施支持自動駕駛技術指南》(JTG/T?2430-2023,以下簡稱《指南》)將于2023年12月1日起施行。
中國公路工程設施支持自動駕駛技術指南
交通運輸部發布的《公路工程設施支持自動駕駛技術指南》(JTG/T?2430-2023,以下簡稱《指南》)將于2023年12月1日起施行。
《指南》從更好地支持車輛在公路上進行自動駕駛的需求出發,對公路工程設施提供輔助信息的能力與范圍進行研究和細化,共11章和2個附錄,分別是:1總則;2術語和符號;3基本規定;4自動駕駛云控平臺;5交通感知設施;6交通控制與誘導設施;7通信設施;8定位設施;9路側計算設施;10供配電設施;11網絡安全設施;附錄A公路工程設施支持自動駕駛的典型應用場景配置示例;附錄B典型車路通信應用場景說明。主要內容包括:
(一)指南基本原則:指南指出公路工程設施是為車輛自動駕駛提供一定程度的信息輔助,不改變車輛控制主體地位。在此原則下,指南對公路工程設施提供輔助信息的能力與范圍提出技術要求,指導公路工程設施建設。
(二)公路工程設施支持自動駕駛的總體結構:指南指出可以通過自動駕駛云控平臺、交通感知設施、交通控制與誘導設施、通信設施、定位設施、路側計算設施、供配電設施、網絡安全設施等聯合或單獨實現支持自動駕駛的功能。建設這些公路工程設施時,同時需要考慮支持公路基礎設施數字化和管控智能化的功能,并與既有交通安全設施、服務設施、管理設施等融合利用。
(三)公路工程設施支持自動駕駛的建設指導:為了實現支持自動駕駛的應用場景,可以選擇不同的技術方案遴選配置指南所列公路工程設施中的相關設施,實現支持自動駕駛的功能。
(四)自動駕駛云控平臺技術要求:指南主要針對路段云提出功能與性能要求,要求路段云完成交通信息的匯聚、分析、處理、計算、存儲、發布與交換,對公路工程設施支持自動駕駛的功能進行統一管理,接收自動駕駛車輛傳送的信息,向自動駕駛車輛提供輔助信息。
(五)交通感知設施技術要求:對交通流檢測設施、交通事件檢測設施、基礎設施狀態監測設施和交通氣象環境監測設施提出了支持自動駕駛的功能、性能與布設要求。針對自動駕駛對機動車、非機動車、行人等交通參與者的識別和定位感知需求,提出交通參與者檢測設施技術要求。
(六)交通控制與誘導設施技術要求:對交通標志標線、交通信號控制設施、交通信息發布設施和交通警示設施等提出了支持自動駕駛的功能、性能與布設要求。為了提高自動駕駛對交通標志標線承載的交通規則、公路狀態等信息的辨識度,提出數字交通標志標線技術要求。
(七)通信設施技術要求:主要從滿足自動駕駛安全類和非安全類應用場景的角度,對車路直連通信設施的功能、性能與布設提出了技術要求。
(八)定位設施技術要求:對高精度導航衛星定位設施和路側輔助定位設施提出技術要求。對于高精度導航衛星定位設施,公共位置服務能夠滿足應用需求時,使用公共位置服務;無公共位置服務或服務不能滿足應用需求時,可按照功能和方案要求布設高精度導航衛星定位設施。路側輔助定位設施,可采用基于無線通信技術或設置路側特征標識物這兩種方案實現。
(九)路側計算設施技術要求:指南主要對布設在公路沿線,具備信息匯聚和轉發、數據快速處理與融合計算等功能的設施提出了基本的功能、性能與布設要求。
(十)供配電設施技術要求:指南要求公路工程設施支持自動駕駛時,應為一級電力負荷并配備應急電源,且電能質量需要符合基本要求。
(十一)網絡安全設施技術要求:指南主要從自動駕駛云控平臺與路側設施兩方面考慮網絡安全技術要求。自動駕駛云控平臺的網絡安全等級不應低于現行《信息安全技術網絡安全等級保護基本要求》(GB/T 22239)中的第三級安全要求;路側設施不應低于現行《信息安全技術網絡安全等級保護基本要求》(GB/T 22239)中的第二級安全要求,并符合本指南路側設施安全物理環境、安全通信網絡、安全區域邊界、安全計算環境的技術要求。
自動駕駛作為當下汽車行業最為前沿的技術,也是人工智能的主要應用場景之一。無論是美國、中國,還是歐盟、日本、韓國;無論是谷歌、百度,還是福特、通用、寶馬等都加快在汽車自動駕駛領域的布局。谷歌獨立子公司Waymo、通用Cruise、Uber等世界知名的自動駕駛汽車研發企業,技術領先,代表了最前沿的自動駕駛技術。
中研研究院出版的《2022-2027年自動駕駛技術及應用行業深度研究報告》顯示
自動駕駛技術發展空間分析
公路工程設施支持自動駕駛建設不是一蹴而就的,《指南》在技術指標確定的過程中,充分考慮了既有的公路工程設施實際情況,在公路工程設施支持自動駕駛總體技術框架下,對公路工程設施支持自動駕駛過程中的作用和影響進行分析與研究,針對性提出支持自動駕駛時的功能要求、性能要求和布設要求。
考慮我國交通和環境特點,《指南》采用了“端-邊-云”相結合的技術架構,建立了公路工程設施支持自動駕駛的技術體系。通過“邊”的信息處理與交互,形成邊緣云與中心云,分別為路段級、省(區域)級、部(全國)級管理平臺提供數據支撐。技術體系充分考慮管理體系特點,便于較快推廣應用和相關建設的開展。
據了解,目前安途智駕、鵬電集團和蘿卜運力聯合體(蘿卜快跑)獲頒智能網聯汽車無人商業化試點牌照,美團、新石器、白犀牛也獲頒無人小車測試牌照。
我國在自動駕駛技術研發和落地應用方面均位居世界前列,百度Apollo已跨越“無人化”分水嶺,正在積極推進全無人自動駕駛規模化運營,已形成華北、華中、西南三大無人駕駛運營服務區。可以看到,我國自動駕駛已進入從量變到質變的關鍵節點,應該從國家層面進一步加大政策創新的力度。
自動駕駛汽車在系統沒有預先設定的多種突發場景如車輛逆行、工程車輛壓線超車等發生時,無需額外指令就能主動采取避讓,保證了駕駛安全,并隨著駕駛里程與數據量的累積,性能持續提升。
汽車安全帶總成分為低端安全帶、中端安全帶、高端安全帶以及電機式安全帶,單個價值量分別為30、30~40、90~100以及400元,對應的單車價值量分別為150元、250~300元、450~500、1500~2000元。隨著智能駕駛普及和政策對整車安全性要求更高,主被動可逆預緊式安全帶總成滲透率有望逐步提升。這意味著,高端安全帶和電機式安全帶將占比越來越高,單車價值相應大幅提升。安信證券預計,2024年國內安全帶的市場規模在271億左右。
自動駕駛技術在方向盤方面,更加適合高階智能駕駛要求的線控方向盤,單車價值為4000元,也遠高于目前傳統方向盤。有券商認為,2030年線控方向盤市場規模有望進一步提升至239億元,22-30年復合增速達57%。
據不完全統計,國內40多個城市出臺了自動駕駛汽車道路測試和應用相關的細則,開放的路測網絡不斷延展。看行業應用,除出行外,自動駕駛延伸到物流、采礦等多個場景,與實體經濟融合,幫助制造業降本增效。看發展潛力,我國民用汽車保有量超過3億輛,智能化轉型需求可觀、前景可期。
我國的自動駕駛技術發展保持與國際并跑的態勢,國內自動駕駛發展從地域上看,產業發展集中在北京、廣東、上海、浙江、江蘇,技術領域涵蓋了ADAS/駕駛解決方案、成車機器人制造、雷達傳感器、行車系統和算法、地圖和導航等方面。從商用化現狀可以看出,這些企業還處于技術研發階段,跨界和整合是的產業鏈進入了深度合作期,優勢互補可以上企業和整個產業向好發展。
自動駕駛技術在汽車產業智能化、網聯化方面,我國仍有部分基礎技術及器件受制于人,還須處理好推進應用和強化底層技術研發的關系,以市場需求為牽引,整合力量協同開展聯合攻關。
中國自動駕駛技術行業的內外部環境、行業發展現狀、產業鏈發展狀況、自動駕駛技術市場供需、競爭格局、標桿企業、發展趨勢、機會風險、發展策略與投資建議等進行了分析。
自動駕駛技術市場潛在需求與潛在機會,為戰略投資者選擇恰當的投資時機和公司領導層做戰略規劃提供準確的自動駕駛技術市場情報信息及科學的決策依據,同時對政府部門也具有極大的參考價值。同時包含大量的數據、深入分析、專業方法和價值洞察,可以幫助您更好地了解自動駕駛技術行業的趨勢、風險和機遇。
據了解,該行業發展空間極大,未來自動駕駛技術市場現狀如何呢?請查看,中研研究院出版的《2022-2027年自動駕駛技術及應用行業深度研究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8年煤油行業風險投資態勢及投融資策略指引報告
風險投資是在創業企業發展初期投入風險資本,待其發育相對成熟后,通過市場退出機制將所投入的資本由股權形態轉化為資金形態,以收回投資,取得高額風險收益。全球風險資本市場已進入新一輪快速...
查看詳情
醫聯體是以政府主導統籌規劃為原則,按照網絡化,根據不同醫療機構的功能、定位、級別,然后組建成一個聯合體。在聯合...
中國植發行業起步并不晚,自20世紀70年代引入中國后,主要經歷了初創期、緩慢發展期、快速發展期三個階段,目前整體處...
我國肉鴿養殖主要以5000對左右的家庭農場為主,面臨良種培育和改良慢,肉鴿營養研究相較空缺,生產標準化及自動化低等...
GPU芯片,為壁仞科技在上海發布了自主研發的首款通用芯片。GPU芯片BR100,其16位浮點算力達到1000T以上、8位定點算力2...
果蔬清洗機上市之初還有兩個別名,叫作臭氧解毒機或者活氧果蔬解毒機。顧名思義,其采用的是臭氧殺菌技術。據了解,臭...
我國外賣消費者群體中,“90后”是最大的消費群體,占比超50%。其中消費頻次較高,最為集中的兩個年齡段為18-25歲、2...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