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工業和信息化部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積極應對各種風險挑戰,著力抓好穩增長、提質量、優結構等工作。8月份,工業生產穩步恢復,企業效益逐步改善。
2023年工業經濟運行情況如何?
今年以來,工業和信息化部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積極應對各種風險挑戰,著力抓好穩增長、提質量、優結構等工作。8月份,工業生產穩步恢復,企業效益逐步改善。
一是工業生產穩步回升。8月份,我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5%,增速較上月加快0.8個百分點。從行業看,1-8月份,41個工業大類行業中,27個行業增加值同比增長。占GDP比重前10的制造業行業中,有7個行業的增速高于全國平均水平,10大行業對整體工業增長的貢獻率達到87.4%。從地區看,1-8月份,工業增加值規模排名前十五的大省中,有9個省份增速較上半年進一步加快。從9月份以來我部調度的用工用電等高頻數據看,無論是同比還是環比,工業生產都保持企穩回升的態勢。
二是產業結構不斷優化。高技術制造業投資增長加快。1-8月份,制造業投資同比增長5.9%。其中,高技術制造業投資同比增長11.2%。裝備制造業快速發展。8月份,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4%,對全部規上工業增長貢獻率達38.9%。新產品較快增長。8月份,服務機器人、民用飛機產量分別增長73.7%和33.3%。光伏電池、汽車用鋰離子動力電池等產品產量也分別增長77.8%和31.5%。
三是工業平穩增長積極因素不斷累積。企業產銷銜接進一步暢通。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持續收窄,8月份的降幅比上月進一步收窄1.4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產品銷售率為97.4%,已經連續兩個月恢復至97%以上的水平。企業利潤降幅也進一步收窄。前7個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下降15.5%,但是降幅已經連續收窄。隨著上游原材料價格的下降,企業營收在出現好轉,企業成本壓力有所緩解。企業信心也在逐步增強。8月份,制造業PMI進一步回升。其中,生產指數和新訂單指數分別為51.9%和50.2%,均為5個月以來的高點。
下一步,我們將會同各地區、各部門,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促進工業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一是加強政策協同落實。加緊實施十大重點行業穩增長工作方案,推動穩增長政策落地見效。二是加快促進需求恢復擴大。加強質量品牌建設,推進供給端創新,以高質量供給引領創造需求。引導企業因地制宜拓展國際市場,進一步挖掘出口潛力。三是加緊增強發展動能。深入實施智能制造工程,加快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系統推進5G、智能網聯汽車、新材料等新興產業發展,開辟新領域新賽道,培育一批增長新引擎,打造競爭新優勢。
預判2023年我國工業生產繼續向好回暖,支撐國民經濟平穩發展。在全球經濟下行調整、大國科技競爭進一步加劇的大背景下,我國工業經濟也將迎來宏觀政策加速釋放、區域合作步伐加快的機遇期,工業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不會改變,仍然具備應對階段性、突發性因素沖擊的基礎和潛力。
可以預見,隨著各項穩經濟政策發力顯效,我國工業經濟升級發展態勢將持續,數字技術對工業的支撐作用將持續顯現,數字新動能將為工業經濟穩定恢復添薪蓄力。
中研研究院出版的《2023-2028年工業大數據行業深度分析及投資戰略研究咨詢報告》顯示
工業大數據行業深度分析
工業和信息化部印發了《“十四五”大數據產業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也是繼《大數據產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之后連續出臺的第二個大數據產業五年規劃,以釋放數據要素價值為根本出發點,統籌產業基礎高級化和產業鏈現代化,統籌發展和安全,明確了未來五年大數據產業的發展目標、實施路徑和任務重點,為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重要指引。
今年,,工業和信息化發展總體呈現穩中有進的態勢。穩主要體現在工業經濟回穩向好,信息通信業平穩增長,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暢通。進主要體現在工業對國民經濟的支撐和貢獻進一步提升,產業發展韌性進一步增強,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發展進一步加快。
工業大數據邁出了從理念研究到技術探索、再到應用落地的關鍵步伐,在工業生產端、需求分析、流程優化、預測運維、能源管理等環節,數據驅動的工業新模式、新業態不斷涌現。工業大數據是未來工業在全球市場競爭中發揮優勢的關鍵。無論是德國工業4.0還是美國工業互聯網,各國都將工業發展戰略瞄準了“大數據”和“智能化”,未來以制造業為代表的工業創新發展都將以工業大數據技術為實施基礎。
從地區來看,多數省份工業經濟穩定恢復。去年31個省(區、市)中,有24個工業增加值實現了增長。其中江蘇、山東、浙江、河南、福建、四川、湖北、湖南、河北等工業大省增速高于全國水平。中西部地區主要指標增速處于領先。去年中西部地區工業增加值分別增長6.8%和6.2%。東部地區增加值同比增長3.0%,總體呈現平穩恢復態勢。
隨著工業化改革的發展,工業大數據的規模不斷增加。全球工業大數據的市場規模為258億美元,全球大數據市場規模為454億元,工業大數據占全球大數據總規模超過50%,可見工業大數據已經成為全球大數據行業發展的主要的領域。未來,在以德國為代表的工業4.0深化發展及其他國家智能制造的發展。
我國工業大數據的市場結構主要以應用服務層為主,其次是基礎層,平臺層占比最少。據統計,2019年應用層占比42.8%,逐年上漲?;A層和平臺層分別占比38.0%、19.2%。
工業大數據產業主要集中在基礎層、平臺層和應用層。其中基礎層主要包括數據資源、技術組件與集成兩部分。平臺主要包括數據處理、數據管理、工業應用軟件三部分。應用層則涵蓋工業設計、生產、協同、服務、個性化定制、資源共享的工業產品全生命周期各環節。
中國工業大數據行業的內外部環境、行業發展現狀、產業鏈發展狀況、市場供需、競爭格局、標桿企業、工業大數據發展趨勢、機會風險、發展策略與投資建議等進行了分析。
工業大數據市場潛在需求與潛在機會,為戰略投資者選擇恰當的投資時機和公司領導層做戰略規劃提供準確的市場情報信息及科學的決策依據,同時工業大數據對政府部門也具有極大的參考價值。同時包含大量的數據、深入分析、專業方法和價值洞察,可以幫助您更好地了解工業大數據行業的趨勢、風險和機遇。
據了解,該行業發展空間極大,未來工業大數據市場現狀如何呢?請查看,中研研究院出版的《2023-2028年工業大數據行業深度分析及投資戰略研究咨詢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8年基建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發展咨詢報告
基建行業指的是一些基礎建筑設施的行業。基礎設施主要包括交通運輸,機場,港口,橋梁,通訊,水利及城市供排水供氣,供電設施和提供無形產品或服務于科教文衛等部門所需的固定資產,它是一切企...
查看詳情
人民幣的匯率走勢展望從中國的情況來看,疫情后恢復相對還是比較好的,但是這個適應過程多少是需要的,所以中間有些指...
2023年1月份-7月份,銷售額百億元以上企業數量減少。其中,銷售額達到千億元以上房企有10家,與去年同期持平,銷售額1...
根據住建部的數據,中國有近16萬個老舊社區,涉及數億居民,擁有4200多萬個家庭,建筑面積約40億平方米。由于舊住宅小...
慢性病,是指那些因長期積累而形成、又不構成傳染性的疾病形態的總稱。常給個體、家庭和社會帶來無限的身心痛苦和承重...
國家衛建委發布調查數據顯示,我國脫發人群已突破2.52億人,占人口總數的比例高達18%。在龐大的脫發人群中,屬于雄激...
7-8月全國鋰電池總產量數據分析據工信部數據顯示,2023年7-8月,我國鋰離子電池產業延續增長態勢。根據鋰電池行業規范...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