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想了解光熱發電行業的內外部環境、行業發展現狀、產業鏈發展狀況、市場供需、競爭格局、標桿企業、發展趨勢、機會風險、發展策略與投資建議等進行了分析……我們研究院撰寫的《2023-2028年中國光熱發電行業投資分析及發展前景報告》。重點分析了我國光熱發電行業
太陽能熱發電也稱聚光型太陽能熱發電(簡稱CSP)或光熱發電(簡稱STE),是目前已實現商業化的兩種太陽能發電技術之一。它利用大量反射鏡以聚焦的方式將太陽直射光聚集起來,加熱工質并進行儲存,再利用高溫工質產生高溫高壓的蒸汽,驅動汽輪發電機組發電。與光伏發電相比,光熱發電在連續發電、儲能容量、儲能成本、穩定性、安全性、環保性及壽命等方面具有優勢。
根據光的聚焦方式不同,光熱發電分為點聚焦方式的的塔式、碟式太陽能光熱發電系統,線聚焦方式的槽式、線性菲涅爾式太陽能光熱發電系統。
如果你想了解光熱發電行業的內外部環境、行業發展現狀、產業鏈發展狀況、市場供需、競爭格局、標桿企業、發展趨勢、機會風險、發展策略與投資建議等進行了分析……我們研究院撰寫的《2023-2028年中國光熱發電行業投資分析及發展前景報告》。重點分析了我國光熱發電行業將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對光熱發電行業未來的發展趨勢及前景作出審慎分析與預測。
近年來,為推動我國光熱發電產業化發展,國家出臺了一系列項目建設,大幅度提高知識產權、設計、運營等相關技術。目前,我國已掌握擁有完整知識產權的聚光、吸熱、儲換熱等核心技術,高海拔、高寒地區的設備環境適應性設計技術及電站建設與運營技術,為光熱發電行業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國家能源局將根據沙漠、戈壁等地區新能源基地的建設情況,推動光熱發電項目盡快落地;不斷提高光熱發電項目的技術水平,提前規劃百萬千瓦、千萬千瓦級光熱發電基地,打造光熱產業集群。
據了解,光熱發電是指利用大規模陣列拋物或碟形鏡面收集太陽熱能,通過換熱裝置提供蒸汽,并結合傳統汽輪發電機的工藝,最終達到發電的目的。
新增光熱項目持續增加,政策扶持力度加碼同時,在風光熱互補開發的背景下,我國光熱發電行業又迎來新一波發展熱潮。在青海、甘肅、新疆等資源優質區域,建設長時儲熱型太陽能熱發電項目,推動光熱發電與風電、光伏發電基地一體化建設運行。根據CSPPLAZA數據,2021年至今我國部分光熱項目總數量已經超過40個,總裝機超4000MW,超過首批20個示范項目1349MW的規劃量。
光熱發電最大的優勢在于電力輸出比較平穩,可做基礎電力、可做調峰。此外,成熟可靠的儲能(儲熱)裝置完全可以在夜間持續發電。
業內人士表示,光熱發電機組配置儲能系統,發電功率穩定可靠,可以實現24小時連續穩定發電,可以提高風電、光伏等間歇性可再生能源的消納比例,并作為離網系統的基礎負荷電源。同時,光熱發電可以深度參與電網調峰,保證電網及電源的合理高效利用。
國家能源局近日發布1-2月全國電力工業統計數據,截至2月底,全國累計發電裝機容量約26億千瓦,同比增長8.5%,裝機增長動力主要來自于風光。截至2月底,風電、光伏累計裝機分別為3.71、4.13億千瓦,分別同比增長11%、30.8%,與截至2022年2月底的裝機同比增速相比,風電增速下滑6.5pct,光伏增速上升8.1pct。
具體而言,風電、光伏2023年1-2月新增裝機分別為5.84、20.37GW,較2022年1-2月新增裝機分別增加0.1、9.52GW。風電裝機增速下滑主要是年初部分勞動力受疫情影響,導致風電項目進度不及預期;光伏裝機增速大幅上升可能受益于年初以來硅料價格震蕩下跌,疊加去年年底由于疫情影響,部分原計劃去年年底裝機的項目拖延至今年年初。
經過20余年的積累和發展,我國的光熱發電技術已經取得了非常大的進步,目前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已形成16項領跑技術和9項并跑技術。
隨著中國對可再生能源發電的政策支持,我國的光熱發電行業將進入到快速發展的全新階段。根據市場調研在線網發布的調研報告顯示,到2035年,我國光熱發電裝機容量或將達到400GW。
隨著利好政策的鼎力支持,以及光熱發電技術的持續發展,我國的光熱發電行業得以快速發展,市場規模進一步擴大,未來有望呈現爆發式增長。值得一提的是,多家上市公司已在積極布局光熱發電領域,并取得了不錯的進展。
光熱發電行業市場機遇分析
國家相繼出臺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大力促進光熱發電行業發展。例如,2022年6月,九部委聯合印發“十四五”可再生能源規劃,其中明確了十四五時期光熱發電行業的發展主基調:提升可再生能源存儲能力方面,將有序推進長時儲熱型太陽能熱發電發展,推進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推動太陽能熱發電成本明顯下降;2023年4月,國家能源局發布《國家能源局綜合司關于推動光熱發電規模化發展有關事項的通知》,指出力爭“十四五“期間,全國光熱發電每年新增開工規模達到300萬千瓦左右。
在國家政策扶持及新項目建設實施的趨勢下,我國光熱市場在2023-2025年或迎裝機熱潮,市場規模將不斷擴大。根據國家能源局”十四五”期間每年新開工光熱3GW的指引,2023-2025年有望保持年均4.5GW的開工規模,所以預計2023-2025年光熱開工或將迎來熱潮,2023-2030年光熱市場年均約852億元。
近年來,從中央到地方不斷出臺相關政策舉措,支持光伏行業高質量發展。僅2023年以來,已有多個部門圍繞支持光伏發電產業發展出臺了一系列政策舉措。例如,3月20日,國家發改委公開征求《綠色產業指導目錄》意見,涉及光伏、綠電交易等;3月15日,國家能源局綜合司發布關于印發《2023年能源行業標準計劃立項指南》的通知,將光伏列入2023年能源行業標準計劃立項重點方向;2月23日,工信部等9部門指出,加快填補風電、光伏等領域發電效率標準和老舊設備淘汰標準空白等等。
此外,全國多地也將光伏行業發展列為地區發展重點目標之一。例如,安徽省提出,到2023年,“全省光伏產業技術水平和創新能力進一步提升”“力爭全省太陽能電池及組件產能突破80GW,產量保持全國領先,營業收入‘三年翻一番’,產業鏈產值實現1500億元”;北京市發展改革委等部門研究制定《關于印發推進光伏發電高質量發展實施意見的通知》和《關于印發推進光伏發電高質量發展支持政策的通知》,提出推進光伏發電高質量發展的工作措施和支持政策等等。
從成果來看,我國光伏行業發展不斷提速,行業總產值再創新高。國家能源局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12月底,全國累計發電裝機容量約25.6億千瓦,其中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約3.9億千瓦,同比增長28.1%。此外,據工信部披露,2022年,我國光伏行業總產值突破1.4萬億元。
除了政策利好及地理優勢,借力資本市場,也成為光伏行業企業成長壯大進而帶動行業整體發展的有力途徑。
隨著光熱發電行業競爭的不斷加劇,大型企業間并購整合與資本運作日趨頻繁,國內外優秀的光熱發電企業愈來愈重視對行業市場的分析研究,特別是對當前市場環境和客戶需求趨勢變化的深入研究,以期提前占領市場,取得先發優勢。正因為如此,一大批優秀品牌迅速崛起,逐漸成為行業中的翹楚。中研普華利用多種獨創的信息處理技術,對光熱發電行業市場海量的數據進行采集、整理、加工、分析、傳遞,為客戶提供一攬子信息解決方案和咨詢服務,最大限度地降低客戶投資風險與經營成本,把握投資機遇,提高企業競爭力。
未來行業市場發展前景和投資機會在哪?欲了解更多關于行業具體詳情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的報告《2023-2028年中國光熱發電行業投資分析及發展前景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8年中國光熱發電行業投資分析及發展前景報告
太陽能光熱發電是指利用大規模陣列拋物或碟形鏡面收集太陽熱能,通過換熱裝置提供蒸汽,結合傳統汽輪發電機的工藝,從而達到發電的目的。采用太陽能光熱發電技術,避免了昂貴的硅晶光電轉換工藝...
查看詳情
骨質增生(OA)是一種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的關節退行性疾病。根據相關資料可知,全球OA患者已經超過3億,而我國40歲O...
中國卸妝水市場在過去的幾年里發展迅速,行業規模不斷擴大。預計在未來幾年中,中國卸妝水市場規模將繼續增長,并將成...
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擁有了更多的財富,其中不少人都對私人會所情有獨鐘,這些會所提供高檔娛樂...
近年來,隨著互聯網的應用和普及,房產證抵押貸款行業發展被進一步促進。傳統金融機構往往受到地域的限制,能夠覆蓋的...
中國知識工程市場現狀深度調研及發展分析知識工程是符號主義人工智能的典型代表,知識圖譜,就是新一代的知識工程技術...
涂料,在中國傳統名稱為油漆。所謂涂料是涂覆在被保護或被裝飾的物體表面,并能與被涂物形成牢固附著的連續薄膜,通常...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