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雙碳”戰略下,現代煤化工產業應科學規劃、優化布局,合理控制產業規模,積極開展產業升級示范,推動產業集約、清潔、低碳、高質量發展和可持續發展。
目前,我國煤化工行業的主管部門主要包括國家和地方發改委、生態環境部(原環保部)、工信部、自然資源部(原國土資源部)、應急管理部(原國家安監總局)、國家煤礦安全監察局和國家能源局;自律組織包括中國煉焦行業協會、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圖表:2023-2028年中國煤化工市場規模預測
數據來源:中研普華研究院
根據中研研究院《2023-2028年煤化工行業深度分析及投資戰略研究咨詢報告》分析得知,我國煤化工行業的供給能力完全能夠滿足下游需求,為我國經濟的穩定發展提供能源及原材料的基礎保障,2028年中國煤化工市場規模達到34945億元。
在“雙碳”戰略下,現代煤化工產業應科學規劃、優化布局,合理控制產業規模,積極開展產業升級示范,推動產業集約、清潔、低碳、高質量發展和可持續發展。
現代煤化工行業發展的基本原則是:堅持科學布局,促進集約發展,要統籌考慮資源條件、環境容量、生態安全、交通運輸、產品市場等因素,推進大型化、園區化、基地化可持續發展模式;堅持創新引領,促進高端發展,要加大科技投入,加強共性技術研發和成果轉化,加快核心技術產業化進程,完善技術裝備、標準體系,提升產業自主發展和創新發展能力;堅持安全環保,促進綠色發展,要堅持嚴格環保標準,做到工藝廢水“零排放”或達標排放,力促二氧化碳減排。
在“十三五”現代煤化工產業規模的基礎上,“十四五”的發展目標是形成3000萬噸/年煤制油、150億立方米/年煤制氣、1000萬噸/年煤制乙二醇、100萬噸/年煤制芳烴、2000萬噸/年煤(甲醇)制烯烴的產業規模。
“十四五”要突破10項重大關鍵共性技術,完成5~8項重大技術成果產業化,建成一批示范工程,建設一批高水平協同創新平臺;示范工程和工業化項目的設備國產化率不低于85%。
在節能減排上則要實現單位工業增加值水耗降低10%、能效水平提高5%、二氧化碳排放強度降低5%的目標。能效、煤耗、水耗和排放等指標全部達到或超過單位產品能源消耗限額的基準值。
根據現代煤化工行業現狀,“十四五”現代煤化工要完成的五項主要任務:
第一項任務是要優化布局融合發展。內蒙古鄂爾多斯、陜西榆林、寧夏寧東、新疆準東4個重點現代煤化工產業示范區,適度布局國家規劃的14個大型煤炭基地以及煤炭運輸通道關鍵節點,推動產業集聚發展,逐步形成世界一流的現代煤化工產業示范區。
在重點發展的現代煤化工產業基地中,能源金三角(蒙西、陜北、寧東)地區要依托該區域大型煤炭基地,形成若干現代煤化工園區,以煤制油、煤制烯烴、低階煤分質利用為龍頭,合理規劃下游深加工產品方案,建設具有競爭力的煤基化工原料及合成材料項目。
新疆地區(準東、哈密、伊犁等)要合理布局煤制油、煤制天然氣、煤制烯烴及低階煤分級分質利用項目,同步建設外輸油氣管線,形成適度規模的煤基燃料替代能力。
云、貴地區應利用當地豐富的煤炭和水資源建設煤制油、煤制烯烴、煤制乙二醇等項目,推動當地經濟發展。
其他地區應適度布局現代煤化工項目,并加強與現有產業的融合發展。
產業融合發展的重點一是要與石油化工融合,實現煤直接液化和間接液化融合;煤制油與石油化工融合,煤油氣資源綜合利用,實現碳氫互補低碳發展。二是與聚酯產業融合,加快煤制芳烴、乙二醇產業化,推動化纖原料多元化。三是低階煤分質利用多聯產,與電力、化工、建材、材料、鋼廠、廢熱利用等不同產業的工藝技術進行集成聯產。四是與PVC產業融合,形成“煤/甲醇—烯烴—PVC”新型煤化工產品鏈,解決PVC產業無汞化問題。
第二項任務是總結經驗升級示范。示范項目發展的重點是煤制油、煤制天然氣、煤制化學品及低階煤分質利用。其中,煤制油領域應重點發展煤制清潔油品和特種油品等;煤制天然氣領域應繼續開展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甲烷化技術及催化劑開發等;煤制化學品領域應開發差異化、高端化聚烯烴牌號,加強對C資源綜合利用;低階煤分質利用應形成百萬噸級低階煤大型熱解多聯產清潔高效分級分質利用關鍵技術等。
第三項任務是創新引領高端發展。科技創新的重點包括開發先進大型煤氣化技術,短流程技術,產品高值化、高端化、差異化生產技術以及節能、節水、環保技術等。其中,開發大型高效煤氣化技術包括8.7MPa單爐投煤量4000噸/日的大型多噴嘴對置式水煤漿氣化技術;6.5MPa單爐投煤量3000噸/日的大型航天粉煤加壓氣化技術;單爐投煤量2000噸/日以上的水煤漿水冷壁氣化技術(晉華爐);單爐投煤量2000噸/日以上的單噴嘴冷壁式粉煤加壓氣化技術(SE)以及神寧爐干粉煤加壓氣化技術等。
第四項任務是安全環保綠色發展。應突破高鹽廢水和二氧化碳減排技術制約,即要下大功夫突破高鹽廢水和CO排放利用的技術制約,用清潔可靠的技術從根本上解決當前制約現代煤化工發展的環保排放突出矛盾;還要建立高效嚴格的環保監管體系,特別是通過化工園區和現代煤化工基地的集中在線監管體系,培養我國現代煤化工綠色可持續發展的標桿和典型。
第五項任務是標準規范有序發展。應加快標準制修訂速度,提高標準水平、調整煤化工標準結構;建立標準化工作協調推進機制,結合標準化體制改革,完善團體標準等標準化建設,提高產業競爭力,推動產業健康有序可持續發展;重點開展煤制烯烴、煤制油、煤制天然氣、煤制乙二醇和煤制芳烴等現代煤化工示范項目的主副產品、綜合能耗、水耗、安全生產規范等標準制訂,從而實現現代煤化工的可持續發展。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8年煤化工行業深度分析及投資戰略研究咨詢報告
煤化工是指以煤為原料,經化學加工使煤轉化為氣體、液體和固體燃料以及化學品的過程。主要包括煤的氣化、液化、干餾以及焦油加工和電石乙炔化工等。煤化學加工過程。煤中有機質的化學結構,是以...
查看詳情
核電自動化發展前景如何?發展新能源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趨勢,核電作為低碳能源,是新能源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
翡翠自古以來受到廣大女性的喜愛,目前,我國翡翠產業主要集散地靠近原料產地。其中,云南雖然不產翡翠,但接壤世界最...
學生營養奶粉行業發展現狀如何?中國奶粉行業從鼓勵奶業配方品質和競爭力的發展,到明確我國奶業發展是健康中國的不可2...
智能算力是數字經濟時代的重要支撐。數字經濟依賴于數據的處理和分析,而智能算力為這些操作提供了強大的支撐。企業和...
核閥門是核電站中使用數量較多的承壓設備和介質輸送控制設備,連接核電站中數百個系統,控制并調節介質的壓力、溫度、...
中國穩坐世界制造國龍頭地位,制造業增加值占比全球比重不斷提升。我國 制造業增加值從 2004 年的 6252 億美元增...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