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現有企業間競爭
在中國,受制于國家測繪法 (地圖產業涉及到國家機密),2021年,擁有“導航電子地圖甲級資質”的企業有高德、凱立德、四維圖新、易圖通、華為等31家。截至2022年底,國內通過資質復審換證的企業僅有19家。由此可見,高精度地圖行業有收緊的趨勢。
因此,總體來看,國內
高精度地圖產業現有企業之間雖有競爭,但由于企業數量較少,競爭并沒有太過激烈,基本上所有企業都有其生存的空間。而且,通過產品差異化等策略,現有企業之間還可以避免一些競爭,更好地滿足客戶需求,提高企業競爭力。
二、潛在進入者分析
當一家公司新進人某個行業時肯定會帶來新的生產能力、新的行業資源,而市場已被行業內現有公司瓜分一空,新公司要獲得一席之地,必然與現有公司在市場份額方面、原材料供應方面發生激烈競爭。潛在的行業新進入者是行業競爭的一種重要力量,這些新進人者大多擁有新的生產能力和某些必需的資源,期待能建立有利的市場地位。
新進入者加入該行業,會帶來生產能力的擴大和對市場占有率的要求,這必然引起與現有公司的激烈競爭,使產品價格下跌;另一方面,新加入者要獲得資源進行生產,從而可能使得行業生產成本升高,這兩方面都會導致行業的獲利能力下降。大部分的細分市場都有一些無形的屏障,來保護現有公司所擁有的市場資源和勝利果實。如果公司在做戰略決策時,能有效防范新進入者的威脅,使壁壘更加堅固,有利于公司保持穩定的市場占有率,提高市場話語權。
短期內,潛在進入者還無法對行業現存競爭者產生較大威脅,因為高精度地圖行業存在很高的壁壘,主要來自三方面:牌照壁壘、資金壁壘和技術壁壘。
牌照壁壘:在我國,只有獲得導航電子地圖制作甲級資質的廠商,才能夠制作并且售賣高精度地圖。近幾年的發展看,短期內
高精度地圖牌照有收緊的趨勢。
資金壁壘:高精度地圖的制作成本較高,前期需要大量投入。高精度地圖廠商需要具備雄厚的資金實力,也決定了創業公司的發展較為困難。
技術壁壘:商業化落地要求廠商實現規模制圖,即能批量獲取數據,批量進行高精度地圖的自動化生產,批量進行高精度地圖的自動化更新,才能夠真正滿足自動駕駛的需求。
三、替代品威脅分析
某一行業有時會與另一行業的公司互為競爭關系,其原因是這些公司的產品具有相互替代的性質。替代產品的價格如果比較低,它投入市場就會使本行業產品的價格上限只能處在較低的水平,這就限制了本行業的收益。本行業與生產替代產品的其他行業進行的競爭,常常需要本行業所有公司采取共同措施和集體行動。
替代品的威脅體現在企業現有產品的價格和獲利能力的提高會受到限制,如果替代品對于客戶來說更具接受性,這種限制的影響會更明顯。要想應對替代品威脅,公司采取的方法主要有:
1.提高產品質量;
2.通過降低產品成本的方法降低價格;
3.對現有產品進行改造,增加新的產品賣點;
4.提高營銷預算,做促銷。
如果面對替代品的威脅不采取相應措施,必然會影響銷量和利潤。當然公司還要分析替代品的市場前景,它受到產品優勢、客戶需求、與替代品競爭的競爭成本、替代品的科技含量和先進性等因素影響。
高精度地圖在自動駕駛前期,也就是感知(傳感器)和決策(算法)系統不夠成熟的時候,幫助實現自動駕駛功能,并且降低傳感器成本。
總體來看,目前
高精度地圖是汽車實現自動駕駛的必要組成部分,短期內不存在替代品威脅。但在傳感器成本下降、算法逐漸優化后,高精度地圖作用或逐漸弱化。
四、供應商議價能力
供應商是指提供產品、服務或其他資源的公司或個人。對某一行業來說,供應商競爭力量的強弱,主要取決于供應商行業的市場狀況以及其所提供物品的重要性。供應商的威脅手段,一是提高供應價格,二是降低相應產品或服務的質量,從而使下游行業利潤下降。
供應商議價能力是指供應商討價還價的行為和程度,他們可能通過提價或降低所購產品或服務,以此向某個產業中的企業施加壓力。供方壓力可以使一個產業因無法使銷售價格跟上生產成本的增長而失去利潤。
造成供應商的議價能力過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1.供應商的下游客戶較多,而公司的購買量占供應商的產量低。
2.供應商的產品具有一定特色,使買主難以轉換或轉換成本太高,對供應商高度依賴。
3.供應商的產品或勞務市場中沒有替代品等。
大部分行業內的現有企業,面對相同的客戶群體而又彼此熟悉,相互之間的利益都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作為企業整體戰略的一環,行業內企業競爭戰略,其目標在于使得自己的企業獲得相對于競爭對手的優勢。因此,在實施企業競爭戰略過程中就必然會產生沖突與對抗現象,這些沖突與對抗就構成了現有企業之間的競爭。
這種競爭力量是公司所面對的最強大的一種力量,這些競爭者根據自己的一整套規劃,運用各種手段(價格、質量、造型、服務擔保、廣告、銷售網絡創新等)力圖在市場上占據有利地位和爭奪更多的消費者,對行業構成了極大的威脅。從本質上來講,五力模型是一種管理思想在戰略層面的應用工具,要求公司從戰略分析的角度來進行管理,強調的是一種戰略意識,或者說戰略性思維的運用。
對于高精度地圖廠商來講,上游的數據采集設備的重要性毋庸置疑,采集設備是數據采集所必須的采集裝備之一。脫離了采集設備,精度就無從談起。從這個角度講,供應商本身具有較強的議價能力。但是,如果供應商數量較多,則其議價能力會有較大的下降空間。
五、客戶議價能力
購買者就是購買企業產品或服務的客戶或客戶群,當然也包括該企業產品渠道中的分銷商。買方的競爭力量需要視具體情況而定,但主要由以下三個因素決定:買方所需產品的數量,買方轉而購買其他替代產品所需的成本,買方各自追求的目標。什么原因會造成購買者議價能力過高。
1.購買者所購產品占企業產品銷量的總體比重過大,無形中增加了其在商務談判時討價還價的話語權。客戶是上帝,起決定作用的大客戶就是上帝的上帝。
2.買方所屬行業由大量相對來說規模較小的公司所組成。規模小就是小,這與你是賣家還是買家無關。
3.購買者有能力實現后向一體化,而賣主不可能前向一體化。比如一家奶粉廠可以比較容易地收購牧場,而牧場不容易開一家乳品企業。如果公司在做成略決策時,能有效地降低購買者的議價能力,會使其獲利能力提高。
目前,高精度地圖價格戰已見端倪,為了搶占高精度地圖落地的重要時間窗口,高精度地圖廠商都在價格上進行調整,購買者選擇余地較大,議價能力較強。
對于自身資金實力較強的這部分廠商來說,簽訂訂單的核心因素取決于高精度地圖廠商所能提供的技術水平和服務質量,對價格相對不敏感,因此價格戰對高精度地圖早期競爭格局影響較小。
而且,從高精度地圖行業的發展模式來看,未來云服務模式將是必然,而高精度地圖產品將不再是行業發展的重點,其價格也會有較大的議價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