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老齡工作委員會關于印發 《北京市“十四五”時期老齡事業發展規劃》提出,到2025年,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的制度安排逐步完善。初步建立具有首都特色的與國際一流和諧宜居之都相適應、與首都城市戰略定位及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相協調的老年友好型城市。老年健康服務
欲了解更多中國民營醫院行業的未來發展前景,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產業院研究報告《2023-2028年中國民營醫院市場深度全景調研及投資前景分析報告》。
一、北京市民營醫療行業發展政策環境分析
《北京市促進社會辦醫健康發展若干政策措施》,保障社會辦醫在規劃用地、政府財政投入、醫師執業制度改革、參與公立醫院改革,以及對民辦醫院的社會監管等方面得到更大的支持。除了對醫療機構的政策支持之外,醫生的“市場化”也將得到更大的支持,包括鼓勵到基層就醫或開設工作室;同步非全日制醫師的醫保、公積金;參與基層社會辦醫的醫生可作為職稱晉升前的經歷等。
北京市老齡工作委員會關于印發 《北京市“十四五”時期老齡事業發展規劃》提出,到2025年,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的制度安排逐步完善。初步建立具有首都特色的與國際一流和諧宜居之都相適應、與首都城市戰略定位及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相協調的老年友好型城市。老年健康服務體系、養老服務體系進一步完善。老年人社會保障、公共服務、社會優待、家庭贍養、社會參與等制度保障水平進一步提升。風險應對能力不斷加強,老齡產業發展活力進一步激發,老年宜居環境建設富有成效。
二、北京市民營醫療行業需求市場分析
2021年北京市衛生總費用占GDP的比重為8.32%,比2020年下降0.10個百分點。2021年北京市政府衛生支出784.02億元,比上年下降6.24%。政府衛生支出占衛生總費用、占地方財政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占GDP的比重分別為23.39%、10.28%和1.95%,與2020年相比,政府衛生支出占衛生總費用、GDP的比重分別下降3.35、0.31個百分點,占地方財政一般公共預算支出比重上升0.43個百分點。2021年北京市社會衛生支出2127.22億元,比上年增加13.64%。其中,社會醫療保障支出和商業健康保險費分別比上年增加14.42%和9.59%。
三、北京市民營醫療機構數及分布情況
北京市2021年民營醫院數量達518個,編制床位數達32401張,實有床位數為33149張。
2021年北京市醫療機構編制床位數達141128張,實有床位數達130259張。
四、北京市民營醫療機構門診服務分析
2021年,全市醫療機構診療人次數達24252.6萬人次,出院人數達397.2萬人次。與上一年比較,診療人次數增加4983.3萬人次,增長25.9%;出院人數增加108.5萬人次,增長37.6%。
五、北京市民營醫療機構住院服務分析
2021年,全市醫院診療人次數和出院人數分別為15799.5萬人次(占全市醫療機構的65.1%)和387.1萬人次(占全市醫療機構的97.5%),與上一年相比診療人次數增長33.4%,出院人數增長38.8%。
六、北京市民營醫療行業發展前景分析
《北京市醫療衛生設施專項規劃(2020年-2035年)》提出,根據首都城市功能定位、城市總體規劃和人口布局,以疏解為重點,分類分級分區統籌規劃和合理配置醫療衛生資源,優化醫療衛生設施建設標準和空間布局,改善提升醫療衛生設施基礎條件,加強環京地區協作,助力首都都市圈建設,帶動增強周邊地區醫療服務能力,促進區域之間、城鄉之間醫療衛生資源和服務均衡發展,構建功能健全、布局均衡、服務完善、中西醫并重、醫防融合、優質高效,與首都功能定位相匹配的醫療衛生設施服務體系,為人民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務。
以公立醫療為主體,民營醫療作為有效補充。長期以來,中國的醫療體系以公立醫療機構為主體,民營醫療機構是公立醫療體系外的有效補充。隨著人口老齡化問題的出現,中國醫療服務供需關系將面臨較大錯配,公立醫療體系 的運轉相對復雜,擴張受限,民營醫療的靈活性可以提供更多支持。
民營醫院數量高速增長,高等級醫院不足。根據中國衛生統計年鑒,過去十年間中國的公立醫療體系保持穩定,公立醫院的數量基本維持在 1.2 萬家左右;民營醫療高速發展,民營醫 院的數量從 2012 年的 9,786 家增長至 2021 年的 2.48 萬家,年復合增長率達到 10.87%。 從醫院等級來看,民營醫院數量雖然較多,但是仍然以二級醫院和一級醫院為主,三級醫院 占比不到 2%左右。2021 年全國三級醫院共有 3,275 家,其中公立三級醫院 2,789 家,民營 三級醫院只有 486 家。
民營醫療對于醫生資源的吸引力不足。我們認為,民營高等級醫院的缺失,主要是因為對于 頂級醫生資源的吸引力不足,長期以來,公立醫療體系的學術資源豐富、職稱評定占優、職 業發展路徑清晰,民營醫院只能通過市場化的薪酬體系吸引醫生。根據中國衛生統計年鑒, 2021 年公立醫院衛生技術人員 553 萬人,其中職業醫師 180 萬人;2021 年民營醫院衛生技 術人員 159 萬人,其中職業醫師 44 萬人。
與公立醫院相比,民營醫院的業務量有較大差距。過去十年,公立醫院的診療人次從 22.9 億 人次增長至 32.7 億人次,年復合增長率為 4%,手術量從 3,034 萬人次增長至 6,549 萬人 次,年復合增長率為 9%;民營醫院的診療人次從 2.5 億人次增長至 6.1 億人次,年復合增長 率為 10%,手術量從 408 萬人次提升至 1,025 萬人次,年復合增長率為 11%。與公立醫院相比,民營醫院的診療人次和手術量還有較大差距,充分體現公立醫療的主體地位和民營醫 療的有效補充地位。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8年中國民營醫院市場深度全景調研及投資前景分析報告
民營醫院行業研究報告旨在從國家經濟和產業發展的戰略入手,分析民營醫院未來的政策走向和監管體制的發展趨勢,挖掘民營醫院行業的市場潛力,基于重點細分市場領域的深度研究,提供對產業規模、...
查看詳情
鋁鎂合金鑄件主要應用領域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近年來鋁鎂合金受到各國廣泛的關注和重視,但在這領域內還有一些尚未解決...
女裝行業投資風險預警一、2022-2027年女裝行業市場風險預測在市場競爭中,競爭的基本動機和目標是實現最大化收入。但2...
行業發展特征一、行業的周期性女裝行業是服裝行業的重要子行業,隨著國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女性消費者對服裝的個性化需...
女裝行業競爭格局分析一、2022年女裝行業競爭分析我國女士服裝行業經歷了萌芽階段、發展階段,現處于增長階段。截至20...
2022年女裝行業投資效益分析中國女裝市場在近幾年的發展可謂說是十分迅速的,雖然中國女裝起步較晚,但是市場潛力還是...
女裝行業發展前景分析一、2022年女裝市場面臨的發展商機隨著居民收入水平提高以及城市化進程加速,消費升級直接推動了...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