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餐具有“高采購成本、高人力成本、高房租成本、低利潤”的特點。據業內公開數據顯示,原材料成本占據團餐企業成本的50%以上。同時不斷上漲的還有勞動力成本。此外,從運營角度看,經營者要面臨管理、采購、凈菜加工、運輸,以及設備采購和后廚工資等多樣開銷,經營壓
一、進入和退出壁壘較低,市場競爭同質化嚴重
團餐行業也是進出壁壘雙低的行業,想要做強做大需要投入巨大的資本,需要各種生產技術和人才,對管理能力也很高,如果團餐行業想要進入高端市場,它的進出壁壘相對較高。
隨著市場競爭的進一步激烈化,國內團餐企業大都缺乏技術核心競爭優勢,產品同質化現象嚴重,品牌知名度低,在買賣市場并不占據優勢地位。只能通過讓價換取市場這一方法,而這造成行業內無休止的價格戰爭,行業利潤被不斷攤薄,損害行業整體的利益。同時對行業的長遠發展也帶來極大危害,不利于團餐行業的長遠、科學、可持續發展。甚至越來越多的買方企業采取引用兩個膳食供應商的方式,利用供應商之間的競爭來保證餐的品質,降低價格。
二、行業非標化食品口味難以統一
沒有標準化,就難以形成優勢,就不能保證餐品的統一口味,標準化運作特別是菜肴標準化生產是必經之路。
一家優秀的團餐企業主要體現在團餐品質及服務質量上,餐食美味滿足食客們的味蕾,用餐服務征服食客們心中的口碑。團餐標準化是指將團餐餐品規模化、標準化的生產出來,或許是通過機器加工,或許是通過中央廚房統一烹飪食物,標準化的餐品衛生,安全,足以讓食客們吃到滿意、快捷的食品。而服務則需要利用各項環節體現出“體貼、周到”,為食客們營造一種更加優質的服務,如出餐、現場配餐、堂食中餐具的配置擺放、或團餐配送的運輸過程等等。團餐企業將“標準化”與企業獨特完善的服務相結合,成為得到食客們認可的關鍵,實現團餐企業用戶留存率的提高。
三、行業采購及人力成本高
團餐具有“高采購成本、高人力成本、高房租成本、低利潤”的特點。據業內公開數據顯示,原材料成本占據團餐企業成本的50%以上。同時不斷上漲的還有勞動力成本。
此外,從運營角度看,經營者要面臨管理、采購、凈菜加工、運輸,以及設備采購和后廚工資等多樣開銷,經營壓力巨大。
而且,甲方會對團餐企業運營中的毛利上限做出規定(特別是高校、機關等甲方會有強制規定),一般來說,食堂運營中毛利不得超過50%,部分甚至要求不得超過22%。目前大多數團餐企業的利潤率只能達到5%至8%的水平,低于快餐企業10%左右的平均水平。舉例來說,我國團餐行業利潤率5%-8%居多,最高可做到10%,一家年營業收入1億元的企業,利潤率按最理想的10%計算,成本約在0.9億左右。
規模越大,團餐企業的資金需求越多。但是在團餐行業中,企業一般固定資產偏少,吸收資金的渠道偏少,都是靠自己自身的周轉,抗擊風險能力弱。然而團餐企業服務的客戶類型又意味著企業的結算周期很長,至少一個月以上。一方面,高成本、低利潤限制著團餐企業的發展,另一方面,隨著企業規模的不斷壯大,以及客戶量的增加,過長的結算周期導致團餐企業無法收回資金,企業承受的風險增大。
四、行業易發生食品安全問題
相比網紅餐廳等社餐業態來說,團餐企業服務對象大多數是學校、政府機關、企業等,群體數量龐大,食品安全更是其發展的生命線。
以備受關注的校園團餐為例,據悉目前國內有52萬所學校,2.7億在校學生,如何保障學生們的用餐安全,成為來全社會普遍關心的問題。
得益于政府部門在食品安全方面的成功舉措,全國多地陸續推行校園集體配餐,推進食安軟硬件建設。如杭州市全面推廣智慧陽光廚房,不僅對原料采購、透明廚房等提出了規范要求,還明確了學生選餐、食堂采購等環節的具體要求。
五、行業品牌影響力低
發達國家團餐業態品牌集中已達60%,中國團餐業態品牌集中在20%以下,數字背后是品牌發育與品牌集中問題。品牌本身實際上就是一種無形的資產,其潛在價值需要不斷地去開發尋找。品牌可以幫助團餐企業利在投入階段降低成本,例如低價采購等;還可以在團餐企業銷售階段利用品牌提高單價從而提升銷量。這種潛在的品牌效應是企業經營過程中最好資源。餐飲行業中品牌影響力對顧客來說有更強的吸引力。例如人們一看到這些大品牌的產品根本就不會去考慮食物的質量,而是去考慮自己的需求是什么,有哪種口味適合自己。
六、行業不易連鎖化經營
團餐的品牌化發展及連鎖化經營程度還是比很多社餐要弱,偶爾看到幾篇網紅食堂的報道,也都是團餐公司自己在找存在感,很難在市場上形成市場品牌影響力。
目前團餐運營模式一般分三種經營模式,分為自主經營,合作模式,承包管理這三種自主的經營模式。
1、自主經營
這是公司自己組建的人員,自行采購加工那些生鮮產品,再進行生產銷售,但也能為內部的員工提供就餐服務,一般來說自主經營的餐飲產品會比外面外包便宜很多,可以理解為是這些公司員工的福利。但這個模式下最重要的問題就是要注意食材的新鮮度,一般來說每天都需要采購大批量的生鮮,如果是自主經營的話一般都有固定的供應商,因此如果供應商出現什么問題的話,都要及時溝通,總之就是要保證菜品的新鮮度。
2、合作模式
團餐合作模式一般都是指第三方模式,會有其他專門做團餐的公司來提供團餐,而像這樣的團餐訂購會比較被動一些,因為沒有辦法從源頭上知道這個團餐的食材質量怎么樣。而且采購全都是由乙方來負責的,只能委托他們,所以主動權會不在自己手里,但也可以讓自己的專員專門去監督。
3、承包管理
團餐承包管理其實和前面的合作模式比較像,但是沒有自己的需求,因為合作模式的話,可以讓甲方對乙方提出各種要求。但是承包管理的話,就是直接發放給你,你沒有任何的需求和想法,可以去跟甲方溝通,只能接受。
七、專業人才高流失,運營管理難保障
由于整個團餐業存在待遇低、晉升體制和發展速度不匹配等瓶頸,行業從吸引人才到育人、留人體制都亟待改善。
目前,絕大多數企業更多是采取自行進行內部培養的方式來培養人才梯隊。
頭部企業都紛紛成立自己的商學院,例如千喜鶴商學院,中快天廚商學院等,腰部以下企業至少也有自己的培訓管理部門。
團餐企業的人才內部培養方式,更多采取的從“看一看——篩一篩——重點培養”式的進階式人才培養。例如,從大中專院校招來應屆畢業生后,第一年只是讓之從事文職工作,深度了解團餐企業,無法適應者自然流失。之后,企業對留下來的“愿意做團餐”的人才開始輪崗,進行項目培養或菜品研發等工作,再之后從中篩選出優秀者作為管理干部進行重點培養。
此外,由平臺型企業發起的公共性專業人才培育服務機構正在成長,例如團餐謀與禧云國際合作的鹽梅商學院,以及中膳的黑豆商學院,更多意義上是為行業人才持續成長服務,亟待成長壯大。
欲了解更多團餐行業的未來發展前景,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產業院研究報告《2023-2028年中國團餐行業發展預測與投資研究咨詢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8年中國團餐行業發展前景及投資風險預測分析報告
團餐行業研究報告主要分析了團餐行業的市場規模、團餐市場供需求狀況、團餐市場競爭狀況和團餐主要企業經營情況,同時對團餐行業的未來發展做出科學的預測。中研普華憑借多年的行業研究經驗,總...
查看詳情
當前各個行業及省市都在抓緊制定轉型升級戰略,零售百貨行業也應抓住當前有利時機,培育和健全企業創新機制。同時,加...
近年來,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醋的需求及研究也越來越多。醋作為傳統的調味品,同時還具有保健、藥...
今年8月,特斯拉端到端AI自動駕駛系統FSD Beta V12首次公開亮相,完全依靠車載攝像頭和神經網絡來識別道路和交通情9...
滌綸是最重要的紡織原料。我國滌綸工業始于1958年,經過多年的發展,產量持續增長;前幾年國內滌綸產能產量處于快速發...
國家醫保局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第二、第三批國家組織藥品集中采購中選仿制藥臨床療效和安全性真實世界研究結果。發布...
鋰電池隔膜市場發展現狀分析近年來,將聚合物電解質用于鋰離子電池已實現了商品化,聚合物電解質在鋰離子電池中既是離...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