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中國人對住房等建筑的需求在不斷提升,中國正處于房屋建設的高峰期,目前我國多元化、多層次、多品種的建筑門窗產品結構框架已經建立起來,門窗產品的型譜系列已經形成規模,產品內部結構演變的趨勢和趨向已經明確。2023年上半年,房地產開發企業到位資金687979
欲了解更多中國門窗行業的未來發展前景,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產業院研究報告《2023-2028年中國門窗行業市場深度全景調研及投資前景分析報告》。
門窗為建筑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我國建筑業企業營業收入逐年遞增,增速整體上也呈波動上升的走勢。2022年全國八大建筑央企營業收入合計為67165.16億元。建筑業向好發展,尤其是裝配式建筑的發展,為鋁門窗提供了廣闊空間。
從下游房地產行業的投資情況來看,2015-2021年呈穩定上升走勢,其中2021年房地產開發投資額為14.76萬億元,同比增長4%,相較2017年增長了3.8萬億元。2022年受房地產利潤下滑、社會經濟受到疫情沖擊、市場交易疲軟等多重因素影響,房地產開發投資額下降至13.29萬億元。但隨著國家穩定經濟政策的調整以疫情形勢得到良好控制,未來我國房地產開發投資仍呈上升的良好預期。2023年上半年,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58550億元,同比下降7.9%;其中,住宅投資44439億元,下降7.3%。
上半年,房地產開發企業房屋施工面積791548萬平方米,同比下降6.6%。其中,住宅施工面積557083萬平方米,下降6.9%。房屋新開工面積49880萬平方米,下降24.3%。其中,住宅新開工面積36340萬平方米,下降24.9%。房屋竣工面積33904萬平方米,增長19.0%。其中,住宅竣工面積24604萬平方米,增長18.5%。
2023年上半年,商品房銷售面積59515萬平方米,同比下降5.3%,其中住宅銷售面積下降2.8%。商品房銷售額63092億元,增長1.1%,其中住宅銷售額增長3.7%。
2023年6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積64159萬平方米,同比增長17.0%。其中,住宅待售面積增長18.0%。
2023年上半年,房地產開發企業到位資金68797億元,同比下降9.8%。其中,國內貸款8691億元,下降11.1%;利用外資28億元,下降49.1%;自籌資金20561億元,下降23.4%;定金及預收款24275億元,下降0.9%;個人按揭貸款12429億元,增長2.7%。
近年來,中國人對住房等建筑的需求在不斷提升,中國正處于房屋建設的高峰期,目前我國多元化、多層次、多品種的建筑門窗產品結構框架已經建立起來,門窗產品的型譜系列已經形成規模,產品內部結構演變的趨勢和趨向已經明確。
1、政府大量投資公共資金來刺激建筑業的發展,特別是央企代表的建筑企業集中度的提升已經成為不可逆轉的趨勢。由于投建營運一體化、融資成本優勢、建筑合規化、項目規模增大以及技術門檻的提高等因素,導致中小型建筑商逐漸被邊緣化,變成了大型建筑企業的配套和勞務商。中小建筑商之所以被淘汰的核心原因是其能力不足。行業的集中度在長期內持續提高,而大型建設承包商和具有差異化技術領先性的企業則呈現出長期投資價值。
2、綠色建筑大勢所趨:
在“雙碳”的背景下,碳排放限制逐漸升級,環保整治和能耗雙控力度不斷增強。同時,結合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等行業趨勢,可以預見低碳生產技術的革新、節能減排和裝配式建筑將成為專業工程公司發展的方向。這對行業的技術創新和服務創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為未來市場開發帶來了新的增長空間。
盡管成本經濟性仍然是一個瓶頸,政府主導綠色建筑的先期投資以及行業技術門檻的持續提高為領先型企業提供了跨越式發展的良機。
建筑行業正在進入循環經濟時代,可再生建筑材料得到大規模應用。在未來五年里,十大可再生建筑材料包括粘土磚、植物基聚氨酯泡沫板、大麻混凝土、生態磚、竹子、橡膠輪胎、夯土、報紙木、聚碳酸酯板和芯片板。《關于“十四五”大宗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的指導意見》明確規定到2025年,新增大宗固廢綜合利用率應達到60%。因此,綠色可再生建筑材料的應用比重將不斷提高。
3、建筑行業工業產業化和現代化趨勢提速:
我國建筑行業通過應用裝配式建筑、鋼結構、預制件等先進技術,提高了工業化水平。截至2020年,全國共有328個國家級裝配式建筑產業基地和908個省級產業基地,預制混凝土構配件生產線超過2500條,鋼結構構件生產線超過2600條。同時,上游建筑材料和設計研發企業也不斷成熟發展,為建筑施工提供了良好的配套服務。
2021年,全國新開工的裝配式建筑面積達到了7.4億平方米,較2020年增長了18%,占新建建筑面積的比例為24.5%。住建部頒布了《“十四五”建筑業發展規劃》,明確提出了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的重要任務。預計到2035年,裝配式建筑將占新建建筑的比例達到30%以上。
裝配式建筑主要包括裝配式混凝土結構和裝配式鋼結構建筑兩種類型。我國裝配式混凝土結構的產能主要分布在湖南、江蘇、山東、江西等地,其中湖南的占比最高。而裝配式鋼結構的產能主要集中在長三角地區,主要分布在江蘇、安徽、山東、浙江等地,其中江蘇省占比最高。
4、建筑行業數字化趨勢不可逆轉
BIM+CIM+GIS是構建未來智慧城市建設的基礎信息系統。在建筑業高質量發展方面,BIM技術扮演著重要的支撐角色,并且全球建筑界廣泛認同BIM是未來發展的趨勢。
國內對BIM和CIM的理解是這樣的:BIM是指單體建筑模型,而CIM則是指整個城市的信息模型,可以說BIM是CIM的組成部分。當然,光有BIM還不夠,還需要引入GIS技術。GIS需要提供以下四個方面的能力:首先是提供二維和三維一體化的底層基礎設施和統一坐標系統;其次是提供各個BIM單體之間的連接網絡管理能力;第三是提供管理和空間分析能力;最后是具備大規模建筑群數據管理的能力。只有通過這些能力的提供,BIM+CIM+GIS才能夠共同構建起未來智慧城市建設所需的底層信息基礎。
5、智能建造:建筑業科技升級的必經之路
智能建造是一種有效的手段,可以降低行業的人工成本并提高勞動生產率,從而降低建筑制造的成本。為了適應行業發展和提高整個行業的生產效率,2020年7月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等多個部門發布了《關于推動智能建造與建筑工業化協同發展的指導意見》這一重要政策。在推進智能建造方面,我們應該關注以下三個重點內容:建立工程建造信息模型(EIM)、數字化協同設計和機器人施工。為了支持智能建造,我們需要進行基礎工作,包括開發三維圖形描述和圖形引擎的平臺,以及開發建筑的三維空間描述和真實感表達的系列軟件。智能建造的一個重要標志是機器人在現場承擔大量的施工任務,這將徹底改變建筑業的工作方式,逐漸實現施工現場的人員減少甚至無人化。
然而,智能建造的發展面臨著一系列挑戰。管理體制和人才構成不適應智能建造的要求,行業的信息化水平較低,缺乏自主知識產權的BIM基礎平臺、三維圖形系統和引擎,建筑機器人的研發剛剛起步。盡管如此,智能建造仍然具有巨大的潛力,它可以提高工程品質,改變建筑業的工作方式,提升工作效率,并實現對工程項目的“零距離”管控。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8年中國門窗市場深度全景調研及投資前景分析報告
門窗行業研究報告中的門窗行業數據分析以權威的國家統計數據為基礎,采用宏觀和微觀相結合的分析方式,利用科學的統計分析方法,在描述行業概貌的同時,對門窗行業進行細化分析,重點企業狀況等...
查看詳情
欲了解更多中國門窗行業的未來發展前景,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產業院研究報告《2023-2028年中國門窗行業市場深度全景2...
看到民俗園獨特的民族風貌,便決定到這里發展。她的體驗館建筑面積800多平方,目前館內有70多款風格各異的朝鮮族服飾9...
成都、重慶、長沙、武漢、合肥、溫州、廣州、西安、南昌、杭州等地的電競酒店消費較為活躍。電競酒店的核心客群以90后...
電芯采購熱情降溫、全年出貨預期下調、短期風險尚存行業經歷調整期……10月24日,在天合儲能全場景新品發布會上,高工...
直播間掛著倒計時,五分鐘一輪密集的“紅包雨”,主播們一遍又一遍地預告折扣信息……天貓雙11預售開啟,各大主播的直...
欲了解更多中國門窗行業的未來發展前景,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產業院研究報告《2023-2028年中國門窗行業市場深度全景1...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