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作為重要的賦能工具,不斷深化與綠色金融體系的結合,在多個領域開展了創新性的應用。
金融科技賦能轉型金融
在推進實現“雙碳”目標的背景下,自2021年以來,中國逐步探索形成了包括綠色金融標準體系、金融機構監管和信息披露要求、激勵約束機制、綠色金融產品和市場體系及綠色金融國際合作在內的綠色金融“五大支柱”。繼2022年二十國集團(G20)領導人批準《G20轉型金融框架》之后,中國人民銀行已初步確立轉型金融的基本原則,并組織開展了鋼鐵、煤電、建筑建材、農業等四個領域轉型金融標準的研究。金融科技作為重要的賦能工具,不斷深化與綠色金融體系的結合,在多個領域開展了創新性的應用。
目前,轉型金融面臨市場主體和金融機構碳核算能力不足,碳核算成本高、效率低、取數難的堵點,金融科技可以為企業碳排放數據的采集、分析、統計、共享提供技術支撐。
“當前,從政府到監管,再到金融機構,大家都形成了一種共識,就是要實現雙碳目標,不能畢其功于一役,必須轉型金融和綠色金融協調發展。但是對于一個商業銀行來說,開展轉型金融還是有很多難點。”中國銀行浙江省分行風險管理部副總經理林群指出,一是轉型標準難界定,二是轉型客戶難獲取,三是轉型過程難跟蹤。
金融科技是基于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等一系列技術創新,全面應用于支付清算、借貸融資、財富管理、零售銀行、保險、交易結算等六大金融領域,是金融業未來的主流趨勢。
中國金融與技術的融合開始于20世紀80年代,而金融科技(FinTech)的概念在2015年進入中國。早期的技術應用是金融業務的IT基礎設施,電子化工具為主。后隨著第三方支付、P2P網貸等一系列互聯網金融業務的快速發展,技術逐漸從后臺的位置轉移到了前端,滲透到了金融的核心業務領域。2016年起,伴隨著金融科技概念興起和監管的收緊,行業開始重新審視科技的重要性,以技術輸出為核心業務的企業開始出現,此外,金融科技對于金融業務的意義也更加重要,以消費金融為例,2018年以來,在監管愈加收緊背景下,多數互金公司轉型助貸,通過金融科技為銀行、信托、消金公司等金融機構提供獲客、風控、反欺詐等技術輸出服務。
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背景下,科技與金融業務的結合也越來越廣泛與深入,科技助力金融業高質量發展的態勢顯著。監管部門循序漸進地出臺一系列“科技+金融”的政策導向性文件,建立健全金融科技的監管制度與市場秩序。
2022年國有六大行投入總計1165.49億元,十大股份制銀行投入總計647.68億元,多家中小銀行未披露金融科技投入具體數額。整體來看,部分銀行金融科技投入呈現負增長,銀行金融科技投入增長幅度有所減緩。在金融科技投入方面,以工商銀行投入262.64億元的數額最高。2022年股份制銀行投入總計647.68億元。
從中國金融科技發展來看,我國金融科技發展時間較短,存在較大的市場缺口。伴隨著疫情帶來的線上發展機遇,大部分金融機構及互聯網公司紛紛借著傳統行業數字化轉型、資產數字化的關鍵時期進入金融科技產業,為我國金融科技產業注入新活力。
金融科技公司可分為傳統金融機構、互聯網金融公司、ISV服務商和科技初創企業四類。金融和科技原生背景的企業存在明顯不同,因此,在計算金融科技市場規模時需要從金融和科技兩個維度來考慮。
2023 年上半年,全球金融科技行業投融資事件總次數為 977 次,總金額為 628 億美元。其中,三月份投融資金額為 209 億元,為上半年最高;二季度的投融資次數和投融資金額較一季度均有所增加。
據中研產業研究院《2023-2028年金融科技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投資戰略研究報告》分析:
全球金融科技行業的早期創業仍然活躍,C 輪及以后的投融資金額為 108 億美元,占到總體的 17%;種子輪、A 輪的投融資事件次數最多,為 433 次,占到總體的 44%。
從地區來看,美洲地區仍是金融科技投融資的熱門地區,該地區的金融科技創業公司的商業模式可能更成熟,該區域的投融資金額占比和次數占比均超過全球總體的 50%。
支付、銀行與借貸是 2023 年上半年投融資較火熱的領域。銀行與借貸、支付融資事件分別為 182 和 156 次,投融資金額分別約為 147 和 163 億美元。區塊鏈領域融資事件最多,但融資金額不大。保險與保險科技領域發生的投融資事件未超過區塊鏈領域,但保險與保險科技領域的投融資金額超過區塊鏈領域,為 144 億美元。證券與資管領域投融資金額為 73 億元。
對于金融科技的應用領域,依據當前我國金融科技發展情況與國內外分類標準,可以將金融科技劃分為互聯網消費金融、互聯網保險、互聯網財富管理、第三方支付、第三方個人征信以及數字人民幣六個較為典型的領域。
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背景下,科技與金融業務的結合也越來越廣泛與深入,科技助力金融業高質量發展的態勢顯著。監管部門循序漸進地出臺一系列“科技+金融”的政策導向性文件,建立健全金融科技的監管制度與市場秩序。
金融科技的發展給傳統的風控和合規帶來巨大挑戰,監管科技通過改進數據處理、客戶身份識別、壓力測試、市場行為監控和法律法規跟蹤等環節,提升監管機構的監管能力、降低金融機構的合規成本。作為金融科技的分支,監管科技通過云技術、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區塊鏈等新興技術手段提升金融服務的質量和效率,拓寬金融科技范圍。
金融科技行業報告對我國金融科技行業的供需狀況、發展現狀、子行業發展變化等進行了分析,重點分析了國內外金融科技行業的發展現狀、如何面對行業的發展挑戰、行業的發展建議、行業競爭力,以及行業的投資分析和趨勢預測等等。報告還綜合了金融科技行業的整體發展動態,對行業在產品方面提供了參考建議和具體解決辦法。
想要了解更多金融科技行業詳情分析,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3-2028年金融科技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投資戰略研究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8年金融科技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投資戰略研究報告
金融科技是基于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等一系列技術創新,全面應用于支付清算、借貸融資、財富管理、零售銀行、保險、交易結算等六大金融領域,是金融業未來的主流趨勢。中國金融與技...
查看詳情
自動化行業發展前景如何?倉儲物流基礎設施的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關鍵是以“數據”驅動決策與執行,通過物流...
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規范金融租賃公司經營管理10月27日,金融監管總局發布《關于促進金融租賃公司規范經營和合規管理...
隨著數字化轉型深入推進和數據量的爆炸式增長,千行百業應用對數據庫的需求變化推動數據庫技術加速創新,全球數據庫產...
從韓劇《黑暗榮耀》到電影《消失的她》,從角色妍珍到演員倪妮,電視劇的熱播及明星的帶動使得珍珠話題在社交平臺上的...
工信部:培育遠程醫療等新模式新業態10月24日,在“2023中國醫藥工業發展大會”新聞發布會上,工業和信息化部消費品工...
10月24日,中國海洋石油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海油”)公布了2023年第三季度報告。前三季度,公司實現未經審計的油...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