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開源軟件行業發展趨勢
“開源模式”是指依托開源社區、遵循開源協議、多方共同開發、源代碼開放共享的軟件開發模式,在匯聚創新要素、廣納研發人才、快速應用迭代、構建產業生態等方面具有顯著的比較優勢。國際咨詢公司高德納(Gartner)等機構的研究數據顯示,當前99%的商業軟件含有開源組件,75%則直接由開源代碼組成.開源模式正成為軟件產業發展的主要模式之一,并呈現以下發展趨勢。
1)趨勢1:由興趣驅動向生態驅動轉變,開源模式的動力機制發生顯著變化
開源模式出現于20世紀90年代,早期主要由少數追求自由與共享的軟件開發領軍人物出于個人興趣推動。經過30多年的發展,開源模式在快速占領市場、廣聚研發人才、綁定下游應用、掌控產業生態等方面形成了巨大優勢,成為國際巨頭爭奪軟件產業生態主導權的“金鑰匙”。2005年谷歌公司通過收購安卓公司從而掌控了安卓手機產業生態;2010年甲骨文公司收購了開源數據庫MySQL,增強了其在數據庫領域的領先地位;2018年微軟公司收購了全球代碼托管平臺Github;2018年IBM公司收購了開源軟件供應商RedHat,增強了其在服務器市場的競爭力。微軟、甲骨文是典型的閉源軟件公司,早期是開源軟件的堅決抵制者。
近年來,閉源軟件龍頭企業對開源軟件的態度發生根本性改變,其背后的業務邏輯是通過開源快速搶占市場,形成下游應用黏連,從而掌握軟件產業生態的主導權,爭取更大的商業利益。
2)趨勢2:由模仿創新向引領創新轉變,開源模式成為爭奪創新先發優勢的重要途徑
開源模式的發展早期主要是模仿成熟的商業軟件。近年來,軟件工程體系日益復雜,技術創新迭代日益加快,開源模式“匯眾智、謀創新”的比較優勢日益突出,在技術創新的新賽道上,開源模式實現了由模仿創新向引領創新的重大轉變。大數據分析框架、人工智能軟件架構、云計算基礎構件等新型基礎軟件均是基于開源模式研發和推廣的。主流機器人操作系統(ROS)基于開源模式研發;谷歌通過開源人工智能平臺TensorFlow快速占據了人工智能市場;Openstack基金會的云計算開源基礎軟件成為云計算產業的重要支撐;Apache開源基金會的分布式系統基礎架構Hadoop成為應用最廣泛的大數據技術框架之一。
3)趨勢3:由跟隨學習向二次創新轉變,開源模式成為基礎軟件自立自強的重要模式
我國軟件產業在21世紀初開始大規模追蹤學習國外開源軟件。一是從貢獻角度看,我國已經成為國際開源社區的重要貢獻者。Github2020年4月的統計數據顯示,我國源代碼貢獻度已經躍居全球第二。華為公司在國際開源社區的貢獻度較高,華為、騰訊、阿里巴巴等公司成為Linux基金會、Apache軟件基金會等國際主流開源基金會的白金會員。二是從創新路徑上看,我國的鴻蒙、歐拉、麒麟、統信等操作系統是基于開源的內核代碼進行的二次創新。以開源模式推進基礎軟件創新可以提高技術起點、加快研發進程、兼容業務應用、降低替代難度,是基礎軟件實現自主創新突破的現實可行路徑。三是從自主創新上看,歐拉、鴻蒙社區已經形成技術分叉能力,open Euler操作系統內核能夠做到自我維護、自我演進。從總體上看,我國已經形成了基于開源模式的二次創新能力。
全球開源軟件行業區域發展格局
推動政府軟件和財政資助項目成果軟件開源
2016年8月,美國政府發布“聯邦源代碼政策”,要求聯邦機構每年必須將不少于20%的新開發源代碼以開源形式公開發布,并且要求開源至少3年。2019年,英國出臺的《數字服務標準》及此后更新的《服務標準》中要求,政府部門應選擇合適的許可證開源所有新的代碼。2021年,法國發布的《國家開放科學計劃(2021-2024年)》要求,公共資金資助的研究數據、算法和源代碼應通過開放許可進行傳播共享。
推動政府公共數據開放
2016年,法國《數字共和國法案》要求開放公共研究數據。2019年1月,美國國會通過了《開放政府數據法案》,將開放數據作為美國法典的一部分。美國成為繼法國、和德國之后,將開放政府公共數據從政府政策上升為國家法律的國家。在這些國家,政府公共數據應以機器可讀的格式,在不損害隱私或安全的前提下,默認向公眾開放。
全球開源軟件重點區域市場分析
美國
開源軟件在美國企業應用中日益成為一個重要的角色。據OptarosInc的調查報告,美國的企業正在積極從使用傳統商業軟件轉向開源軟件,在調查的512家企業中,87%已經開始使用開源軟件,中大型企業更加傾向于選擇開軟件:被調查的企業中,年收入超過5千萬美元的企業有156家,全部都在使用開源軟件。而且,使用的類別并不局限于操作系統(如Linux),越來越多的關鍵業務應用軟件也在轉向開源。
從開源軟件應用類型上看,數據庫、應用服務器、門戶和內容管理、開發工具以及數據中心運營管理軟件是美國政府和企業應用最為廣泛的開源軟件。其中,開源數據庫的使用總體上居于領先地位。從開源軟件應用的領域來看,通訊行業是美國開源軟件應用多的行業,其次為計算機軟硬件行業,傳統工業和金融保險行業相對應用較少,如圖3所示。
開源軟件在公共管理部門的使用
隨著政府等公共管理部門對開源軟件的日益了解,政府對開源軟件的政策計劃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根據CSIS發布的數據,2005年全世界大約有265個關于開源軟件的國家政策計劃,而且絕大多數屬于優先計劃。歐洲發布了126個開源軟件政策計劃,亞洲73個,拉丁美洲40個,北美17個,中東和非洲4個。目前,絕大多數的政府開源項目都是由歐盟開展的(16個),法國和德國也積極實施了開源軟件項目(分別為10個和9個),意大利、西班牙和英國緊隨其后,均為6個。
歐洲
從應用類型來講,操作系統、中間件、數據庫、協同應用、開發工具、ERP、CRM以及個性化產品是開源軟件應用的主要類型。
在使用開源軟件的企業中,已經有45%的企業將開源軟件作為其核心關鍵業務系統的部署和運營環境,開源數據庫、Web服務器和Linux服務器是企業使用最為廣泛的開源軟件,有三分之二都在用Apache、Tomcat或者Linux,開源個性化產品的近年來發展迅速,超越了開發工具等傳統的開源應用,如圖1所示。這些企業認為開源軟件所帶來的利益,要歸功于其成本:平均72%聲稱較低的“擁有成本”和較低的“獲得成本”是對商業軟件最關鍵的優勢。
從應用行業來講,開源軟件已經成功應用于商業、金融、醫療、電子政務、制造、零售、通訊、交通等關乎國計民生的各重要行業,并日益增長。其中商業、金融以及通訊傳媒是應用最為廣泛的領域,在被調查的企業中,使用率均超過了75%;在信息化比較薄弱的醫療領域雖然使用率相對較低,也幾乎達到了6成。
《2023-2028年中國開源軟件行業市場前瞻分析與投資戰略分析報告》由中研普華開源軟件行業分析專家領銜撰寫,主要分析了開源軟件行業的市場規模、發展現狀與投資前景,同時對開源軟件行業的未來發展做出科學的趨勢預測和專業的開源軟件行業數據分析,幫助客戶評估開源軟件行業投資價值。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8年中國開源軟件行業市場前瞻分析與投資戰略分析報告
開源軟件是通過特定類型的許可證發布的軟件,這種許可證能讓最終用戶合法地使用其源代碼。早在2015年,國務院在《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中,就提出了大力發展開源社區。鼓勵...
查看詳情
全球開源軟件行業發展歷程介紹所謂開源軟件(OSS,Open Source Software),通常的定義為一種其源碼可以被公眾使用2...
目前,隨著技術水平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電子產品的柔性化、可穿戴以及可折疊等成為新的發展需求,柔性電子產品被廣...
一、分布式光伏發電行業投資戰略研究分布式光伏發電投資作為一個系統工程,在投資建設階段和運維階段所涉及到的相關市...
分布式光伏發電投建階段模式(1)投建階段主要工作分析分布式光伏發電投資建設階段的主要工作為:資金募集、分布式光2...
分布式光伏發電行業政策法規環境分析一、2022年國內宏觀政策對其影響分布式能源管理體系是一個集現代信息技術、計算機...
日前均瑤健康發布三季報顯示,2023年前三季度,均瑤健康實現營業收入13.56億元,同比增長104.31%;實現歸母凈利潤825...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