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國特醫食品產業上游產業主要涉及農業種植、維生素、中藥材、植物提取物、乳制品、加工機械、包裝材料等產業,下游行業主要分為消費領域和流通領域,消費領域主要集中在嬰幼兒、中老年人以及有特殊醫學狀況、對營養素有特別需求的人群,而下游流通領域主要包括醫藥
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簡稱特醫食品),是為了滿足進食受限、消化吸收障礙、代謝紊亂或特定疾病狀態人群對營養素或膳食的特殊需要,專門加工配制而成的配方食品。不同于普通食品、保健食品和藥品的新型產品,是需要特殊食物管理的患者在醫生指導下進行服用的一類具有特殊食物用途的食品。
我國特醫食品行業起步較晚,但近幾年發展速度較快。據統計2015年我國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市場規模為20.1億元,2020年我國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市場規模增長至49.3億元,2021年市場規模約為57億元左右, 2022年我國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市場規模達到64.7億元。隨著老齡化進程加速、三孩政策的出爐,醫療服務供給能力的增強,中國城鄉居民的年均就診量迅速上升,臨床上需要營養支持的人群也越來越多,對于特醫食品的需求將呈現出指數級上升。
目前中國特醫食品產業上游產業主要涉及農業種植、維生素、中藥材、植物提取物、乳制品、加工機械、包裝材料等產業,下游行業主要分為消費領域和流通領域,消費領域主要集中在嬰幼兒、中老年人以及有特殊醫學狀況、對營養素有特別需求的人群,而下游流通領域主要包括醫藥、藥店、連鎖店以及其他銷售渠道銷售給終端消費者。
特醫食品消費領域主要集中在中老年人嬰幼兒、以及有特殊醫學狀況、對營養素有特別需求的人群,近年來中國老齡化程度日益加劇,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截止2022年末中國65歲及以上人口達21035萬人,同比增長4.9%,占全國人口總人數的14.9%,另外,近年來中國慢性病發病率持續增長,慢性病死亡人數占總死亡人數的86.6%,慢性病正在成為中國國民健康的頭號殺手,醫學研究表明,70%的慢性病是吃出來的,世界上絕大多數健康問題都可以通過營養保健來解決,疾病治療講究的是“三分治,七分養”,因此,營養才是康復環節的關鍵因素,未來,隨著老齡化社會來臨,醫療費用和醫保壓力增大,以及人們對營養知識和營養狀況日益關注,越來越多營養學家、醫生、臨床營養師和患者重視特醫食品在臨床上的使用,中國特醫食品市場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截至2023年9月30日,通過查詢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特殊食品信息查詢平臺”發布的特醫食品批準信息,統計共有140款特醫食品獲批。其中2023年第三季度共批準15款特醫產品。通過市場監管總局特殊食品信息查詢平臺數據發現,截至2023年9月30日,目前已獲新國標注冊的配方有926個。其中,國產配方790個,占整體配方的85%;進口配方136個,占整體配方的15%,主要涉及18家企業的50個系列配方,涉及的境外工廠所在國家包括新西蘭、荷蘭、德國、丹麥、瑞士、韓國、法國、新加坡、愛爾蘭。目前已獲新國標注冊的國產配方數量是進口配方數量的8倍。
據中研普華產業院研究報告《2024-2028年中國特醫食品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投資戰略研究報告》數據顯示
第五章 中國特醫食品行業中游細分產品市場分析
第一節 中國特殊醫學用途嬰兒配方食品市場分析
一、中國特殊醫學用途嬰兒配方食品市場概況
由于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在我國起步較晚,部分監管人員尤其是基層監管人員,對于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的概念和相關法規政策不了解,一定程度上導致監管不到位。另一方面,自2008年遭遇“三聚氰胺”事件后,國家高度重視嬰幼兒配方乳粉質量安全,花大力氣推進產品品質提升,我國奶粉行業整體呈現出安全健康發展的勢頭,近年來國產奶粉抽檢合格率高達99.5%。然而,對于因各種疾病影響或代謝問題而不能喂食母乳或普通嬰兒配方食品的嬰兒,他們的口糧———特殊醫學用途嬰兒配方食品,社會關注度并不高。
特殊醫學用途嬰兒配方食品也與普通嬰幼兒配方乳粉不同:特殊醫學用途嬰兒配方食品是針對特殊醫學狀況嬰兒生長需要個性化設計的食品,普通嬰幼兒配方乳粉不能滿足這類嬰兒的營養需求。
根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特殊醫學用途嬰兒配方食品通則》(GB25596-2010),我國特殊醫學用途嬰兒配方食品包括為6類,產品類別、適用特殊醫學狀況、主要臨床癥狀、配方主要特點情況如下表:
圖表:我國特殊醫學用途嬰兒配方食品的產品類別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特殊醫學用途嬰兒配方食品使用對象為特殊醫學狀況嬰兒,主要臨床癥狀表現為腹瀉、過敏、早產/低出生體重及其他代謝障礙。針對不同的醫學狀況,不同類型的產品在配方設計上存在差異,需針對不同醫學狀況的營養需求進行個性化設計。
目前,我國共批準注冊特殊醫學用途嬰兒配方食品30個,其中進口產品21個,國產新產品9個。由于我國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注冊審批工作開展時間較短,已批準的特殊醫學用途嬰兒配方食品數量不多,且主要以進口產品為主;產品已覆蓋特殊醫學用途嬰兒配方食品的6大類型,但是產品數量少,主要集中在適用于早產/低出生體重嬰兒的產品,占比47%;氨基酸代謝障礙配方只有1個適用于苯丙酮尿癥的產品,甲基丙二酸尿癥、丙酸血癥、楓糖尿癥甲等特殊醫學狀況尚無產品批準;乳蛋白深度水解配方或氨基酸配方和氨基酸代謝障礙配方,所批準產品均為進口,我國還不具備這兩類產品的研發、生產能力。
圖表:我國特殊醫學用途嬰兒配方食品的產品類型分布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產業專業性強、多學科交叉,涉及食品加工、臨床營養、臨床醫學、食品安全等多個方面,與普通食品產業很不相同,既需要科研技術力量的投入,也需要科技研發的探索積累,但我國的營養、健康等學科建設起步晚,科技積累不足,科研投入較低,致使我國營養健康產業整體基礎比較薄弱,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產業則更為薄弱,國產企業核心技術缺乏,產品推出緩慢,可供選擇的產品數量不足、類型單一。我國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注冊管理制度剛剛起步,批準的特殊醫學用途嬰兒配方食品僅30個,其中進口產品占2/3以上,生產企業多為國外企業,我國企業僅有兩三家,實際具備生產能力的可能更少。產品種類單一,如氨基酸代謝障礙配方只有1個適用于苯丙酮尿癥的進口產品,甲基丙二酸尿癥、丙酸血癥、楓糖尿癥甲等特殊醫學狀況尚無產品可用;適用于過敏嬰兒的產品僅9個。近年來,我國嬰兒過敏發生率呈上升趨勢,2016年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婦幼保健中心針對0~24月齡嬰幼兒過敏性疾病癥狀的流行病學調查發現,嬰幼兒家長報告其子女曾經發生或正在發生過敏性疾病癥狀的比例為40.9%。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社會需求量大,產品數量少,消費者購買困難,供需不平衡,為不良分子留下可乘之機。
我國監管人員、醫務工作者、特殊人群、普通消費者等,普遍對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的認知尚淺。在臨床應用方面,我國臨床營養學科正在建設之中,不同地區、不同類型的醫院發展不均衡,大部分臨床科室對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不了解。在固體飲料冒充特殊醫學用途嬰兒配方食品事件中,便存在臨床醫生參與推薦的情況。在科普宣傳教育方面,我國對營養科學、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的宣傳教育不夠廣泛,缺乏耳濡目染的科普宣傳。多數普通消費者對這類產品不甚了解,更不知道這類產品必須在“醫生或臨床營養師指導下使用”,這導致消費者在不良分子誤導下自行選用產品,直到不良癥狀明顯時才發現問題,對嬰兒造成不可逆轉的損害。
特醫食品行業研究報告旨在從國家經濟和產業發展的戰略入手,分析特醫食品未來的政策走向和監管體制的發展趨勢,挖掘特醫食品行業的市場潛力,基于重點細分市場領域的深度研究,提供對產業規模、產業結構、區域結構、市場競爭、產業盈利水平等多個角度市場變化的生動描繪,清晰發展方向。
欲了解更多關于特醫食品行業的市場數據及未來行業投資前景,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產業院研究報告《2024-2028年中國特醫食品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投資戰略研究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4-2028年中國特醫食品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投資戰略研究報告
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簡稱特醫食品),是為了滿足進食受限、消化吸收障礙、代謝紊亂或特定疾病狀態人群對營養素或膳食的特殊需要,專門加工配制而成的配方食品。不同于普通食品、保健食品和藥...
查看詳情
作為一種高蛋白、高營養價值的魚類,三文魚受到全球消費者的廣泛青睞。近幾年,消費者對健康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助推了...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社會生產力的顯著增強,我國能源領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有序穩妥推進核電建設仍然是我國...
在隨著全球5G世代即將來臨,持續驅動8寸與12寸晶圓廠產能需求,不僅部分晶圓廠擴產旗下8寸廠射頻SOI(RFS icon On ...
茶具目前已經成為市場上的一種暢銷品,也同樣帶著一種文化的精神象征,而且與我們的日常生活緊緊相關,當然茶具設計他...
青花瓷,中國的一種傳統名瓷,自14世紀以來一直占據著中國瓷器的主流地位,在古人的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隨著中外文化...
果汁飲料是指用成熟適度的新鮮或冷藏果實為原料,經機械加工所得的果汁或混合果汁類制品,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