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全國首批數字鄉村試點縣,余慶縣搶抓機遇,全力推進數字鄉村建設,彌合城鄉“數字鴻溝”,完善鄉村數字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賦能鄉村振興。
智慧農業的發展是一項長期復雜的系統性工程,必須通過精準性、科學性和系統化的頂層設計有序推動。人才是推動智慧農業發展的關鍵力量,其作用不可忽視。要想加快推進智慧農業的發展、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重點就在于要引進人才、留住人才,培養掌握新興農業技術的新農人。
智慧農業發展的核心技術要素是傳感器,沒有精確的數據采集技術,科技農業、智慧農業只能是空中樓閣。因此對有關傳感器的研發項目,重點企業要加大資金、技術的扶持力度,加強產、學、研對接,重點研發具有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傳感器,改變傳感器技術需要依賴國外進口的被動局面。結合綠色發展理念要求,積極開展“人工智能+農業”“互聯網+農業”等農業技術的創新研究,自主研發出一批兼具智能化和低碳化的農業核心技術。
根據中研普華研究院撰寫的《2024-2029年中國智能農業行業市場調查與投資建議分析報告》顯示:
2024智能農業行業發展前景研究與投資
作為傳統農業大國,農業一直是國家重視的領域之一,建設農業強國已成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大決策部署。其中,智慧農業可提高農業生產效率,是進一步解放生產力、提升農業行業現代化水平的發展新模式,受到國家高度關注。在以互聯網為代表的信息技術迅猛發展的時代下,信息的獲取和使用對人民生活和社會經濟的影響都日趨明顯。
我國近幾年的信息化發展雖然取得了較大成就,但在農村地區智慧農業發展所需的信息支撐依然需要發揮政府的組織協調、統籌規劃和推動示范的作用。
新一代信息技術是支撐智慧農業的核心,《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提出,構建農業科技創新體系,加快前沿技術突破,并提供補助資金支持技術發展。在基礎設施方面,《2023年數字鄉村發展工作要點》明確推進國家數字農業創新應用基地建設,強化農機、無人機等裝備支撐。在人才培養方面,多個政策鼓勵加強本土人才培育,引導城市人才到基層一線服務,實施人才定向培養項目等。
《中國農村發展報告2020》數據顯示,預計到2025年,農業就業人員比重將下降到20%左右。此外,深度老齡化已經是全社會共同的問題,尤其在農村,老齡化意味著核心勞動力生產能力和效率下降。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數據顯示,鄉村60周歲及以上、65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占鄉村總人口的比重分別為20.04%、13.82%,老年化程度遠超城鎮。
目前,我國智慧農業處于發展初期,盡管國家在20多個地區開展省級數字鄉村試點示范工作,在技術融合、整體規劃、裝備研發等方面實踐探索,但行業整體滲透率較低,未來仍有較大發展空間。
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指出,深入實施數字鄉村發展行動,推動數字化應用場景研發推廣。我省搶抓國家數字鄉村試點機遇,將信息技術與鄉村發展有機結合,引進先進的信息技術設施,大力推進數字鄉村建設,搭建數字鄉村平臺,賦能基層黨建、便民服務、產業管理、產品銷售、鄉村治理,為鄉村振興插上“智慧翅膀”,群眾生產生活提檔升級,收獲滿滿的幸福。
作為全國首批數字鄉村試點縣,余慶縣搶抓機遇,全力推進數字鄉村建設,彌合城鄉“數字鴻溝”,完善鄉村數字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賦能鄉村振興。
息烽縣以國家數字鄉村試點建設契機,以肉雞產業數字化改造升級為抓手,創新開發了肉雞大數據云服務平臺,肉雞養殖走向智慧管理、智慧生產、智慧銷售,實現管理效能、養殖效益“雙提升”和養殖成本、勞動強度“雙下降”,開啟“云”上養雞新時代。
數字技術讓生產從田間到指尖。我省充分發揮數字鄉村功能優勢,大力發展鄉村產業壯體,著力為12個農業特色優勢產業注入數字新動能,推動特色農業產業延鏈、補鏈、強鏈,持續完善升級農村物流電商體系,增強農業高質量發展增動力,實現降本增效,全省試點地區農業生產信息化率達到32.9%。數字鄉村建設給群眾帶來更多福祉。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及投資者能否做出適時有效的市場決策是制勝的關鍵。中研網撰寫的智能農業行業報告對中國智能農業行業的發展現狀、競爭格局及市場供需形勢進行了具體分析,并從行業的政策環境、經濟環境、社會環境及技術環境等方面分析行業面臨的機遇及挑戰。同時揭示了智能農業市場潛在需求與潛在機會,為戰略投資者選擇恰當的投資時機和公司領導層做戰略規劃提供準確的市場情報信息及科學的決策依據,同時對政府部門也具有極大的參考價值。
想了解關于更多智能農業行業專業分析,可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院撰寫的《2024-2029年中國智能農業行業市場調查與投資建議分析報告》。同時本報告還包含大量的數據、深入分析、專業方法和價值洞察,可以幫助您更好地了解行業的趨勢、風險和機遇。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4-2029年中國智能農業行業市場調查與投資建議分析報告
智能農業(或稱工廠化農業),是指在相對可控的環境條件下,采用工業化生產,實現集約高效可持續發展的現代超前農業生產方式,就是農業先進設施與陸地相配套、具有高度的技術規范和高效益的集約...
查看詳情
市場監管總局發布“雙十一”網絡集中促銷合規提示市場監管總局10日發布“雙十一”網絡集中促銷合規提示,促銷期間加大...
鋼鐵工業是中國經濟建設的中流砥柱。隨著新一代信息技術飛速發展,推動行業數字化轉型已成為鋼鐵行業降本增效和提升核...
菜鳥:今年雙11物流速度更快 首日訂單當次日達率同比提升50%從菜鳥獲悉,在單量增長的情況下,今年雙11,無論是國際...
10月中國快遞發展指數為383.5 同比提升7.1%國家郵政局官微11月10日消息,經測算,2023年10月中國快遞發展指數為383....
“雙11”收官,戰報“缺席”!電商巨頭,再次默契11月12日零點,2023年“雙11”收官,天貓、京東默契度十足,雙雙未公1...
近年以鉆石業為主的企業整體盈利卻呈現下降趨勢新冠疫情期間,全球鉆石的銷量大幅增長,不少消費者在線上購買珠寶和其...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