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想了解新媒體行業的內外部環境、行業發展現狀、產業鏈發展狀況、市場供需、競爭格局、標桿企業、發展趨勢、機會風險、發展策略與投資建議等信息……我們研究院撰寫的《2023-2028年中國新媒體行業市場前瞻與未來投資戰略分析報告》。重點分析了我國新媒體行業將面
隨著移動互聯網和社交媒體的普及,數字內容消費不斷增長。用戶越來越依賴數字媒體獲取信息、娛樂和社交互動。在線視頻、音頻流媒體、社交媒體平臺和電子出版物等數字媒體形式迅速流行。
在新的傳媒時代,新媒體更加廣泛地滲入人類社會生活,從“互聯網+”到“+互聯網”都重要,從“萬物互聯”到“萬物智能”,電商、人工智能,各類VR,AR,即增強現實,也被稱之為混合現實技術將極大地改變人們未來的生活。
如果你想了解新媒體行業的內外部環境、行業發展現狀、產業鏈發展狀況、市場供需、競爭格局、標桿企業、發展趨勢、機會風險、發展策略與投資建議等信息……我們研究院撰寫的《2023-2028年中國新媒體行業市場前瞻與未來投資戰略分析報告》。重點分析了我國新媒體行業將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對新媒體行業未來的發展趨勢及前景作出審慎分析與預測。
新媒體(New Media)是除了報刊、戶外、廣播、電視四大傳統媒體之外的第五大媒體,是在新的數字技術、互聯網技術、移動通信技術下的有雙向傳播特點、用戶創造內容的新形式。
除了大家熟知的微信之外,還有很多都屬于新媒體的范疇,比如微博、Facebook、Snapchat、直播、今日頭條、喜馬拉雅FM、愛奇藝、知乎、維基百科……這些新的數字媒體不同于傳統的電視、紙媒和廣播,它們依托于互聯網,傳播途徑更加多元,內容更加多樣,強調個性化和社群化,與受眾互動性也更強。不過,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多媒體顯然不是新媒體的終點。按照《連線》雜志創始主編凱文·凱利在《必然》中分析的未來趨勢,未來是一個屏讀(Screening)的時代,萬物都可以成為自帶屏幕的媒體,并且能與人互動。
新媒體正在走向文明、規模化、規范化,這既是互聯網知識產權保護與內容治理的必然要求,也是新媒體可持續發展與升級迭代的必然趨勢。未來,在新型互聯網治理機制中,新媒體也將完成從“治理受體”向“治理主體“角色的轉變。
雖然我國新媒體行業前途問題重重,但是不可否認,我國新媒體行業的發展前景是非常巨大的,我國對于新媒體的發展具有很大的優勢,主要在于新媒體顛覆了信息傳播的壟斷權、新媒體顛覆了社會監督的壟斷權、新媒體顛覆了信息的生產權擁有巨大的發展優勢。
隨著新媒體行業競爭的不斷加劇,大型企業間并購整合與資本運作日趨頻繁,國內外優秀的新媒體企業愈來愈重視對行業市場的分析研究,特別是對當前市場環境和客戶需求趨勢變化的深入研究,以期提前占領市場,取得先發優勢。
新媒體行業現狀,新媒體行業前景如何?新媒體行業在國內已經發展十年有余,正在處于蓬勃快速的發展階段,就現在的就業市場來看,由于行業新興時候沒有針對性人才的出現,新媒體行業理論知識不完善,導致行業發展中遇到了不少瓶頸和天花板,以傳統媒體方式解決新媒體行業問題,導致工作內容十分瑣碎,沒有形成體系,所以現在對新媒體專業人才的市場需求大、缺口大,借助工具多樣化、產品趨同的發展前提,經過專業培訓的新媒體行業人才更受到青睞。
新媒體和5G的結合、應用,將帶動整個5G產業鏈的發展,將大幅度地增加媒體的傳播范圍和影響力,充分利用好5G時代的網絡能力,可以更好地匯聚新媒體產業發展的合力,創新媒體內容制作和傳播方式,從而促進更大范圍更深層次的產業發展。
近兩年,隨著國內視聽新媒體業務的崛起,視聽新媒體不斷擠占傳統媒體的市場份額,傳統媒體紛紛"多管齊下",謀劃向視聽新媒體轉型。目前我國視聽新媒體業務的市場形態具體包括:互聯網電視、手機電視、IPTV、移動互聯網音視頻、移動多媒體廣播電視和公共視頻載體。
中國新媒體視聽用戶規模達9.44億人,較2020年6月視聽新媒體增長4321萬人,網民使用率為95.4%,短視頻用戶達8.73億人;視聽新媒體用戶平均每天花兩小時看短視頻,28.2%的視聽新媒體視頻用戶不按原速觀看視頻節目,00后群體近4成選擇倍速觀看方式。
此外,人們的新聞閱讀習慣趨于移動化、碎片化,大都養成休閑時間“刷”新聞的習慣。用戶閱讀新聞資訊的場景排前三位的分別是:晚間休閑時間(占60.3%)、隨時隨地一有空就刷(占47.6%)、午餐及午休時間(占46.2%)。
除互聯網網民外,我國手機網民規模也逐年上升。中國手機網民規模為9.86億,新增手機網民8885萬,網民中使用手機上網的比例為99.7%,中國已經完成了移動互聯網的全面滲透。互聯網及移動互聯網的普及進一步地刺激我國網絡動漫的發展。
據杭州中經智盛市場研究有限公司發布的《2022-2026年新媒體行業現狀調研與發展前景研究報告》顯示:隨著我國互聯網的不斷普及,我國網絡動漫市場規模不斷擴大。根據東北證券及艾瑞咨詢初步測算,我國在線動漫及網絡動漫市場規模已達238.7億元,始終保持25%以上增速,盡管增速逐年下降,但仍處于快速擴張階段。
傳統媒體在與新媒體的碰撞和嘗試中,超級編輯部初露端倪,以新媒體為本位,形成兩微一端、視頻、戶外屏等多態化發展模式,若以新融舊,則必定大成。今日頭條的個性推薦,澎湃新聞的內容微創新,可以管窺出定制化、可視化、數據化、移動化已成為媒體發展的大方向。
新媒體行業市場機遇分析
在互聯網時代,傳媒類相關專業的就業領域非常廣泛。作為傳媒領域的分支之一,新媒體相關的就業崗位非常多,比如:新媒體運營、新媒體寫作、新媒體設計或技術類崗位等。這些新媒體崗位有的依托于傳統媒體,比如New York Daily News公司設有專門的社交媒體部門,跨媒體公司KERO-TV設有多媒體記者崗位,也有獨立的新媒體公司,比如TEDx。
新媒體是基于互聯網而存在的新型媒體,我國互聯網的發展已經較為普及,移動互聯網以及手機的用戶規模都非常巨大,至今我國互聯網網民規模超10億用戶,在我國新媒體的發展基礎已經非常成熟。
從網絡視頻的廣告規模來看,根據艾瑞數據顯示,中國網絡視頻廣告市場保持平穩較快的增長,中國網絡視頻廣告市場規模達到632億元,同比增長29.2%,網絡視頻廣告增速顯著,也從側面反映了網絡視頻用戶的高速增長和用戶粘性的不斷提高。
現階段,我國電視劇上游制作已經開始由數量化轉變為精品化制作,而在下游需求端中,電視臺和音像市場在互聯網平臺的不斷沖擊之下,市場已經出現逐漸下滑態勢;而近幾年發展的新媒體平臺利用其快捷、便利以及靈活性,吸引了影視制作公司以及視頻用戶的青睞,其市場規模快速增長。未來,隨著網絡平臺對排播模式的整改,電視臺將和網絡平臺深入融合發展,進行更加有效地流量互通,共同促進我國電視劇產業健康發展。
新媒體和5G的結合、應用,將帶動整個5G產業鏈的發展,將大幅度地增加媒體的傳播范圍和影響力,充分利用好5G時代的網絡能力,可以更好地匯聚新媒體產業發展的合力,創新媒體內容制作和傳播方式,從而促進更大范圍更深層次的產業發展。
隨著互聯網用戶規模增速逐步放緩,用戶下沉成為新媒體行業發展新動向。當前,新農村建設和城鄉一體化進程加快,三線以下城鎮及鄉村基礎設施、商業配套日益完善,資訊、小說、電商、短視頻等行業增長較快,有望成為新媒體行業的藍海。趣頭條等新媒體平臺積極開拓下沉市場,將目光投向三線以下城鎮并構建多元內容生態。
從空間上來看,“新媒體”特指當下與“傳統媒體”相對應的,以數字壓縮和無線網絡技術為支撐,利用其大容量、實時性和交互性,可以跨越地理界線最終得以實現全球化的媒體。
新媒體在新媒體產業盈利模式的兩個部分中,內容產業占主體,廣告產業處于依附和從屬地位。隨著新媒體產業的不斷發展,內容產業的比重還會繼續增加。
46.1%的用戶在過去半年上傳過短視頻,視聽新媒體這一比例大幅增長,較2019年增長28.6%。從上傳的短視頻類型看,關于“日常”生活的短視頻最為常見;其次是“旅游”“風景”類視頻,上傳比例為31.6%;“搞笑”“美食”“音樂”類視頻,用戶上傳的占比均在20%以上。
未來傳統媒體轉型APP將成為繼微信公眾號之后新風口,在一定程度上解決微信公眾號發文數受限,維護粉絲難等問題。未來公眾號等新媒體將成為內容付費變現主要渠道之一,新媒體內容付費時代已然來臨。根據目前的發展趨勢,以及國內居民精神娛樂的增長和多元化發展,預計到2023年中國新媒體行業企業數量將達到4723家。
未來新媒體行業發展趨向如何?更多最新的專業分析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的《2023-2028年中國新媒體行業市場前瞻與未來投資戰略分析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8年中國新媒體行業市場前瞻與未來投資戰略分析報告
新媒體研究報告對新媒體行業研究的內容和方法進行全面的闡述和論證,對研究過程中所獲取的新媒體資料進行全面系統的整理和分析,通過圖表、統計結果及文獻資料,或以縱向的發展過程,或橫向類別...
查看詳情
近年來,國家對企業的消防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抓好消防安全成了企業不可推卸的法律責任,企業對消防工作越來越重視...
近年來,新型文化娛樂產業呈現較快的增長態勢。以劇本殺、密室逃脫為代表的劇本娛樂經營場所,深受年輕人喜愛。劇本殺...
穩增長再發力 央行大規模超量平價續作MLF中國人民銀行11月15日發布消息稱,為維護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對沖稅期4...
水管是供水的管道,現代裝修水管都是采用埋墻式施工,水管的分類有三種,第一類是金屬管,如內搪塑料的熱鍍鑄鐵管、銅...
近年來,中國的餐飲業發展非常迅速,據有關方面的統計,餐飲業的增長率要比其它行業高出十個百分點以上。可以說中國正...
進入10月以后,隨著國內各產區晾曬進程的不斷推進,市場新米供應量增加明顯。同時業內對于今年新花生增產的預期較強,...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