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想了解蟹養殖行業的內外部環境、行業發展現狀、產業鏈發展狀況、市場供需、競爭格局、標桿企業、發展趨勢、機會風險、發展策略與投資建議等信息……我們研究院撰寫的《2022-2027年中國蟹養殖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投資策略預測報告》。重點分析了我國蟹養殖行業將面
全國大閘蟹產業第二次變革和品牌提升是從2010年左右開始,當時阿里巴巴淘寶和京東等電商平臺初步興起,開始運作時他們也需要尋找優質品牌產品,于是就先后找到陽澄湖大閘蟹等一些當時在市場上比較有名氣的產品進行合作。從此開始了大閘蟹通過電商平臺進行線上交易的嘗試。由于有了電商平臺的介入從此大閘蟹交易變得更加方便和快捷,并在影響力、履蓋面和銷售量上均有了大幅度的提升。正是在這種市場效益的推波助瀾下,全國蟹農的生產積極性得到了極大的提高,全國各地掀起了大養蟹的高潮,全國大閘蟹的產量連年創新高,2015年更是創下了82.33萬噸的年度產量歷史最高。
中國人食蟹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周朝,中秋、重陽兩個重大節日都和食蟹聯系在一起,使得吃螃蟹成了一件風雅而有儀式感的事情。在中國古人眼里河蟹因其鮮甜細嫩的肉質,豐腴細密的蟹黃,地位高于海蟹,不同的河蟹又因產地不同,分為以下幾個等級:一等是湖蟹,如陽澄湖大閘蟹;二等是江蟹,如浙江平陽縣產的炎亭江蟹;三等是河水蟹,如天津紫蟹;四等是溪蟹,五等是溝蟹。
如果你想了解蟹養殖行業的內外部環境、行業發展現狀、產業鏈發展狀況、市場供需、競爭格局、標桿企業、發展趨勢、機會風險、發展策略與投資建議等信息……我們研究院撰寫的《2022-2027年中國蟹養殖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投資策略預測報告》。重點分析了我國蟹養殖行業將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對蟹養殖行業未來的發展趨勢及前景作出審慎分析與預測。
大閘蟹在養殖、運輸和銷售過程中,總會有相當一部分賣不起價錢的小規格產品和斷胳膊缺腿的殘次品,經過精深加工后,這部分產品可以通過制作成多種樣式的新品種,實現變廢為寶。根據以往經驗經過加工后的大閘蟹產品的利潤可以實現與原產品利潤相差8倍左右的增值。一個具有一定規模的大閘蟹加工廠,一天加工大閘蟹的量可以達到幾十噸至上百噸。設想今后如果有更多有實力的大企業投入大閘蟹精深加工領域,這樣就可以大大消化目前日益增長的大閘蟹資源,從而大大減輕市場上活蟹銷售的壓力,并有利于活蟹銷售價格的穩定和逐步提高。
我國螃蟹產業迎來大發展,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科技養蟹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中展現風采和擔當。作為大閘蟹“C位”,陽澄湖大閘蟹受到萬眾追捧垂涎,然而相比于國人每年3億只大閘蟹的消耗量,陽澄湖大閘蟹實在是供不應求。實際上,中國的螃蟹有600種之多,美味的平價螃蟹在全國比比皆是。《全國大閘蟹平替吃貨地圖》顯示,全國有超6萬家“蟹”相關企業。蟹企數量前十省份里,南方地區占了7個。除了江蘇的蟹企數量以30.72%占比一騎絕塵,安徽、遼寧、湖北、山東、廣東等也是產蟹大省,更多品種的螃蟹正在爬上大眾的餐桌。
安徽、湖北、廣東等也是南方地區具有代表性的產蟹大省。其中,安徽蟹企數量達6800多家,廬江黃陂湖大閘蟹、安慶沱湖大閘蟹都是著名的國家地理標志產品。湖北蟹企數量達3800多家,以洪湖大閘蟹最為知名,蟹黃呈醬紫色或豆沙色,十分特別。廣東蟹企數量超2400家,尤以入秋之后特有“頂角膏”芷寮蟹、蒸熟后全身可透見黃色油脂的南沙黃油蟹,最為著名。
當然,螃蟹并非長江沿岸獨有,遼寧、山東、河北等同樣位列產蟹大省前十名。遼寧省以4400多家蟹企數量躋身全國第3,東港梭子蟹、盤錦稻田蟹是該地代表性品種。東港梭子蟹個頭大、體紋明顯、色澤鮮艷,每年3-5月最為肥美;盤錦河蟹放養在稻田之中,典型特征是腹白有劃痕,背殼色深,膏滿、黃多、油水多,因平易近人的價格備受市場歡迎。
品種多樣的美味螃蟹爬上大眾餐桌的另一面,是與鄉村振興息息相關的蟹產業大發展。天眼查數據顯示,我國有2600多項專利信息與螃蟹相關。毫不夸張地說,我國螃蟹養殖的每個環節都極富技術含量,隨著生態養殖技術的不斷進步與推廣普及,螃蟹也“飛入尋常百姓家”。從省份來看,擁有螃蟹相關知識產權數量最多的前十省份中,南方地區占9省,陽澄湖大閘蟹原產地江蘇獨占鰲頭,以29.23%占比居首。安徽、浙江、山東等專精特新民營經濟大省緊跟其后。
值得一提的是,我國有38家螃蟹相關的高新企業。其中,江蘇占比15.79%排名第一,既是產蟹大省、也是科技產蟹強省。從行業分布上看,科技推廣和應用服務業企業數量占比最高,達26.32%;其次漁業占比15.79%,研究和實驗發展、批發業則占7.89%。
大閘蟹是十足目弓蟹科絨螯蟹屬節肢動物,又名海毛蟹、毛蟹、河蟹。我國大閘蟹養殖歷史悠久,作為一種特色名特水產品,大閘蟹已經成為許多地區扶貧、經濟增長、農民增收的重要突破口,是我國漁業經濟的支柱產業之一。
近年來隨著養殖技術成熟,我國大閘蟹產量呈現增長態勢。根據數據,2016-2022年我國大閘蟹產量由74.87萬噸增長至78.22萬噸,其中2021年達到近年來頂峰,為80.83萬噸,較上年同比增長4.18%。
我們知道國人一般都有吃鮮活大閘蟹的習慣,而鮮活的大閘蟹銷售一般都有季節性,一年中最佳的食蟹時間也就是三到四個月,過了這個季節各地銷售大閘蟹的生意就會逐步冷落,門店就會陸續關門,這樣造成了門店資源的極大浪費。如果通過大閘蟹的精深加工,能像英國開發茶葉產品那樣開發出老少皆宜各種形狀和各種口味的大閘蟹即食產品,就可以實現大閘蟹的常年銷售,這不僅能滿足國內消費市場的需求,還能滿足國外市場的需求。不過這項工作需要得到政府在政策和資金上的大力支持。
蟹養殖行業市場機遇分析
大閘蟹是中國傳統的名貴水產品之一。大閘蟹肉質細嫩,滋味鮮美,營養價值極高,所含蛋白質與海蟹相等,比鯽魚要高;所含脂肪和碳水化合物遠遠高于沼蝦、對蝦、帶魚等;維生素A非常豐富,含鐵質特別高,核黃素含量也多,屬高級營養食品。近年來隨著居民收入水平提高,我國大閘蟹需求量增多。
隨著我國的海鮮消費正在迎來突破性增長,海鮮電商領域將獲得更多的機會,同時也將給養殖業帶來一些深刻的變化。近年來,中國海鮮水產行業呈現穩步上升態勢。預計到2026年我國人均水產品消費量將達到23千克,占總消費量的比重將達到36%左右,海鮮市場正在迎來黃金期。隨著蟹養殖行業競爭的不斷加劇,大型企業間并購整合與資本運作日趨頻繁,國內外優秀的蟹養殖企業愈來愈重視對行業市場的分析研究,特別是對當前市場環境和客戶需求趨勢變化的深入研究,以期提前占領市場,取得先發優勢。
隨著我國大閘蟹養殖業的快速發展,各大大閘蟹產地爭先搶占市場,導致大閘蟹價格商戰;而我國大閘蟹市場也由“高端消費品”往“大眾消費品”拉近的發展態勢,國民消費能力的提升對大閘蟹市場需求拉動效果十分明顯,使大閘蟹行業市場需求逐漸延伸。2022夏季持續高溫天氣對大閘蟹成長造成一定的影響,預計今年大塊頭螃蟹比去年相對減少一成以上。大閘蟹未來養殖方面也需要更多科技創新,要提高養殖技術的科技化、自動化,數字化,探索科技養殖,為大閘蟹等行業高質量發展增添新的動力引擎。
想要了解關于蟹養殖行業具體詳情,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2-2027年中國蟹養殖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投資策略預測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2-2027年中國蟹養殖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投資策略預測報告
在現代市場經濟活動中,信息已經是一種重要的經濟資源,信息資源的優先占有者勝,反之則處于劣勢。中國每年有近百萬家企業倒閉,對于企業經營而言,因為失誤而出局,極有可能意味著從此退出歷史...
查看詳情
隨著中國電子產業的快速發展,防靜電安全棉簽行業也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由于防靜電安全棉簽的特殊性,防靜電安全棉...
文旅部數據顯示,2023年前三季度,國內旅游總人次36.74億,比上年同期增加15.80億,同比增長75.5%。其中,城鎮居民國...
三文魚(Oncorhynchus),又名大馬哈魚、鮭魚、撒蒙魚,屬硬骨魚綱、鮭形目、鮭屬,主要分布在大西洋與太平洋、北冰洋...
珠寶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分析一、中寶協:近兩年珠寶行業消費表現超預期10月,2023中國國際珠寶展在北京舉行。中國珠寶玉...
北斗系統正式加入國際民航組織標準 今后可全球民航通用近日,《國際民用航空公約》附件10最新修訂版正式生效,其中包...
國家醫保局:醫保碼全國用戶超10億據央視新聞,今天(15日),國家醫保局公布,自2019年11月24日首個醫保碼在山東省濟...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