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以來,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中國深入踐行人類命運共同體和海洋命運共同體理念,持續加強海洋生態文明建設,始終堅持走遠洋漁業綠色可持續發展道路。
據自然資源部消息,今年前三季度,全國海洋經濟持續恢復向好。初步核算,前三季度海洋生產總值7.2萬億元,同比增長5.8%。其中,海洋漁業保持穩定增長,國內海洋水產品產量和海水養殖產量同比增速均超5.0%。
遠洋漁業是中國漁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始終秉承合作共贏、安全穩定、綠色可持續的發展理念,深化遠洋漁業對外交流,多渠道、多形式開展互利共贏合作,堅持走遠洋漁業高質量發展道路,努力為世界遠洋漁業發展和水產品供給作出積極貢獻。
根據中研普華研究院撰寫的《2023-2028年中國海洋漁業行業深度調研及發展預測報告》顯示:
海洋漁業行業發展前景研究與現狀
水產品是全球公認的健康食物,在全球糧食和營養安全中發揮關鍵作用。可持續水產養殖發展和有效漁業管理對保障國際市場水產品供給至關重要。
近年來,水產品國際貿易增長顯著。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統計數據,從進口額看,歐盟為最大的單一進口市場,2020年在全球水產品進口總額中占比為16%(不包括歐盟內部貿易)。
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世界漁業和水產養殖狀況2022》公布的統計數據,2020年全球漁業和水產養殖總產量達2.14億噸,達歷史最高水平,其中水產養殖產量達1.226億噸,在全球漁業和水產養殖總產量中的比重達57.29%。
中國也是世界水產養殖產量最高的國家,全球的水產養殖產品約40%來自中國。中國漁業特別是水產養殖業的發展,為滿足中國乃至世界水產品消費需求、減少對天然海洋漁業資源的利用和依賴、促進全球漁業資源科學養護和可持續利用作出了重要貢獻。
中國陸續發布了《“十四五”全國漁業發展規劃》《關于促進“十四五”遠洋漁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遠洋漁業“監管提升年”行動方案》《遠洋漁業人才建設三年行動方案》等政策文件,對遠洋漁業發展作出規劃。
到2025年,中國遠洋漁業總產量和遠洋漁船規模保持穩定,行業整體素質和生產效益顯著提升,違規事件和安全事故明顯下降,區域與產業布局進一步優化,監督管理和國際履約成效顯著提升。
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對漁業工作作出部署,指出要構建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循著這一思路,我市積極探索深遠海養殖,瞄準國內、國際三文魚市場,以科技賦能為支撐,推動三文魚全產業鏈發展,構建多元、安全的食物供給體系,打造鄉村振興新高地。資料顯示,2021年世界范圍內三文魚養殖產量約286萬噸:挪威居第一位,養殖產量約153萬噸;其次是智利和英國,3個國家的三文魚供應量約占全球的85%。
另一組數據顯示,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市場每年的三文魚需求量達25萬噸以上,過去15年年均增長率超20%,未來10—20年的需求增長呈加速態勢。2030年,中國三文魚市場需求將達到30萬噸左右,具備培育千億級產業鏈的潛力,發展空間極大。
豐收的希望激蕩著耕海者的萬丈豪情,但現實卻是,國內養殖產量目前僅為4萬噸,且以淡水虹鱒為主,主要集中在青海、新疆、甘肅、黑龍江等區域。
十八大以來,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中國深入踐行人類命運共同體和海洋命運共同體理念,持續加強海洋生態文明建設,始終堅持走遠洋漁業綠色可持續發展道路,堅持優化產業結構,推進轉型升級,提高質量效益,嚴控發展規模,強化規范管理,打擊非法捕撈,致力于科學養護和可持續利用漁業資源,努力實現遠洋漁業高質量發展。
中國高度重視遠洋漁業國際履約,積極履行多邊漁業條約和區域漁業管理組織框架下的成員國義務,對尚無區域漁業管理組織管理的公海漁業履行船旗國①應盡的勤勉義務,并積極推動成立相關區域漁業管理組織,持續加強遠洋漁業監管,促進全球漁業資源的科學養護和可持續利用。
2022年,中國擁有經批準的遠洋漁業企業177家,遠洋作業漁船2551艘(其中公海作業漁船1498艘),作業區域分布于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公海和南極海域,以及相關合作國家管轄海域,年產量232.8萬噸。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及投資者能否做出適時有效的市場決策是制勝的關鍵。中研網撰寫的海洋漁業行業報告對中國海洋漁業行業的發展現狀、競爭格局及市場供需形勢進行了具體分析,并從行業的政策環境、經濟環境、社會環境及技術環境等方面分析行業面臨的機遇及挑戰。同時揭示了海洋漁業市場潛在需求與潛在機會,為戰略投資者選擇恰當的投資時機和公司領導層做戰略規劃提供準確的市場情報信息及科學的決策依據,同時對政府部門也具有極大的參考價值。
想了解關于更多海洋漁業行業專業分析,可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院撰寫的《2023-2028年中國海洋漁業行業深度調研及發展預測報告》。同時本報告還包含大量的數據、深入分析、專業方法和價值洞察,可以幫助您更好地了解行業的趨勢、風險和機遇。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8年中國海洋漁業行業深度調研及發展預測報告
海洋漁業指通過在海洋中捕撈、采集和養殖水生動植物獲得水產品的一類生產活動。海洋漁業因離海岸的遠近不同,可分為近海、外海、遠洋漁業;而按照生產特性劃分,海洋漁業可進一步劃分為海洋捕撈...
查看詳情
GLP-1是一種天然存在于人體的腸促胰島素,通過中樞神經和胃腸道發揮減肥作用。天風國際介紹,針對GLP-1受體(GLP-1R)...
廣告業整體發展實力進一步增強,在全球廣告市場中的重要性不斷提升。我國廣告產業在全球廣告市場中的比重,從2012年的...
酒包裝作為品牌重要的物質載體,對塑造企業文化和品牌個性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近兩年來白酒包裝行業進入了高速成長后...
在當前社會發展的背景下,數字化技術的快速發展正在深刻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和產業格局。數字化是當今人類社會發展進步...
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融合集群發展,構建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生物技術、新能源、新材料、...
據統計,我國人均可支配收入及消費水平全體出現上升趨勢,人們對生豬、家禽類肉質產品的需求量較大,加快我國飼養職業...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