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是一種自動化機器,不同的是這種機器具備一些與人或生物相似的智能能力,如感知能力、規劃能力、動作能力和協同能力,是一種具有高度靈活性的自動化機器。
近日,工信部發布《人形機器人創新發展指導意見》《意見》指出,人形機器人集成人工智能、高端制造、新材料等先進技術,有望成為繼計算機、智能手機、新能源汽車后的顛覆性產品,發展潛力大、應用前景廣,是未來產業的新賽道。最新出爐的《人形機器人技術專利分析報告》顯示,在人形機器人這一極具技術含量的新賽道上,我國在技術方面實現全面領跑,專利申請數量全球第一,中國企業優必選科技更是在人形機器人有效專利數量(763件)上實現全球第一。
在“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技術浪潮中,中國企業正在全力加碼前瞻性布局,儲備大量核心技術,助力推動中國人形機器人產業高質量發展。《報告》顯示,近十年,中國在人形機器人技術專利上實現了從落后到跟跑乃至領跑,逐步超越了日本、美國、韓國等早期投入的國家,截至2023年5月31日,中國在人形機器人專利申請數量(6618件)和有效專利數量(3110件)上均是全球第一;中國企業優必選科技在人形機器人有效專利數量(763件)上是全球第一。
機器人是一種自動化機器,不同的是這種機器具備一些與人或生物相似的智能能力,如感知能力、規劃能力、動作能力和協同能力,是一種具有高度靈活性的自動化機器。機器人可以輔助甚至替代人類完成危險、繁重、復雜的工作,提高工作效率質量,服務人類生活,擴大延伸人的活動及能力范圍。
2021年全球機器人市場規模預計將達到335.8億美元,2016-2021年的平均增長率約為11.5%。隨著疫情在全球范圍內得到控制,機器人市場也將逐漸回暖,預計到2023年,全球機器人市場規模將突破477億美元。其中,2021年全球工業機器人市場規模為144.9億美元,占全球機器人市場規模的43.15%,占比最大;服務機器人市場規模為125.2億美元,占全球機器人市場規模的37.28%;特種機器人市場規模為65.7億美元,占全球機器人市場規模的19.57%。
近年來,國家機器人產業相關政策助力了國內工業機器人市場的迅猛發展,2023年1月19日,工信部等17部門聯合印發《“機器人+”應用行動實施方案》,全方位支持機器人行業發展。在新一輪科技浪潮下,機器人與AI技術、ChatGPT相輔相通,實現機器人在各行各業更高的滲透率。
據了解,目前國內機器人產業已經在多個領域實現了應用,在制造業:機器人應用最為廣泛,主要用于自動化生產線的組裝、搬運、焊接等工作;物流配送:機器人在該領域的應用正在逐漸增多,主要用于倉庫的貨物搬運、配送等工作;農業:主要用于農田的種植、噴灑農藥等工作;醫療衛生:主要用于精細化手術、康復等方面;家庭服務:主要用于家庭清潔、照顧老人等方面。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機器人產業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報告》顯示:
中國機器人市場需求全球領先,是支撐機器人產業的發展的中堅力量,2021年中國機器人市場規模將達到839億元,2016-2023年的平均增長率達到18.3%。其中,工業機器人市場規模為445.7億元,占中國機器人市場規模的53.12%,占比最大;服務機器人市場規模為302.6億元,占中國機器人市場規模的36.07%;特種機器人市場規模為90.7億元,占中國機器人市場規模的10.81%。分地區來看,2020年中國長三角地區機器人銷售收入為188億元;珠三角地區機器人銷售收入為142億元;京津冀地區機器人銷售收入為82億元;東北地區機器人銷售收入為130億元;西部地區機器人銷售收入為64億元。長三角地區機器人產業園區數量全國領先且布局合理,重點聚焦于“機器人+智能制造”領域,集研發、應用、博覽、服務、培訓于一體,逐步打造活躍的創客文化及孵化生態圈,綜合配套設施日趨完善,持續吸引創新企業入園。
根據數據顯示,中國移動機器人行業市場規模呈現逐年上漲態勢,2022年中國移動機器人行業市場規模約為89.02億元。主要集中在華東地區,占比為30.11% ,其次為華北地區16.14%,華中地區占比10.79%。人口老齡化加劇,醫療機器人和護理機器人在醫療和養老領域的需求不斷增加。根據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移動機器人行業產量約為44900臺,需求量約為47100臺。
中國工業機器人出口數量波動較大,由2018年6萬臺先增后減至2021年的5.5萬臺,出口金額則由2018年的2.7億美元上升至2021年的3.4億美元。進口數量及金額則呈現上升趨勢。2022年1-11月中國工業機器人出口數量為14.7萬臺,出口金額為3.8億美元,進口數量為9.7萬臺,進口金額為12.5億美元。2022年1-11月中國未列名工業機器人出口數量為7.9萬臺,出口金額為0.9億美元;多功能工業機器人出口數量為6.8萬臺,較未列名工業機器人低出1.1萬臺,出口金額為2.9億美元,較未列名工業機器人高出2億美元。
2023年上半年,我國工業機器人產量達22.2萬套,同比增長5.4%;工業機器人裝機量占全球比重超過50%,穩居全球第一位。眼下,在人工智能技術升級驅動下,機器人高仿生化、強互動化特點也日益突出,各式各樣的消費型機器人“多點開花”,切中了新形勢下人們的內在需求。
展望未來,我國擁有超大規模市場優勢,機器人產業消費升級前景十分廣闊。可以預見,在人工智能和物聯網等技術不斷取得突破的有力支撐下,在通過體驗應用不斷提出新需求的市場驅動下,更加豐富的機器人產品和服務將涌現出來,應用場景更加多樣化、功能品質不斷拓展升級,而成本售價則進一步合理,機器人產品和服務將更多、更快、更好地飛入尋常百姓家,為生活帶來更多便利和樂趣,顯著提升人民的生活品質。
中研普華通過對市場海量的數據進行采集、整理、加工、分析、傳遞,為客戶提供一攬子信息解決方案和咨詢服務,最大限度地幫助客戶降低投資風險與經營成本,把握投資機遇,提高企業競爭力。想要了解更多最新的專業分析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的《2024-2029年機器人產業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4-2029年機器人產業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報告
機器人是一種自動化機器,不同的是這種機器具備一些與人或生物相似的智能能力,如感知能力、規劃能力、動作能力和協同能力,是一種具有高度靈活性的自動化機器。機器人可以輔助甚至替代人類完成...
查看詳情
日前,國務院批復同意《支持北京深化國家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示范區建設工作方案》,提出170余項試點措施,支持北京開2...
邊緣算力在成本、時延、隱私上具有天然優勢,可以作為云端算力的補充,將AI的多樣化、海量復雜需求進行本地化預處理,...
治未病理念包含未病先防和既病防變兩個方面,強調通過預防保健,防止疾病的發生、發展與傳變。中醫藥在治未病方面具有...
聽一場小型現場演唱會,或是呼朋約伴來一場穿越千年的“投壺”競技……長沙夏夜里的晚風,少不了酒吧煙火氣的飄蕩,與...
今年上半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零售滲透率已經超過28%,也就是說,每賣出四輛汽車就有一輛是新能源汽車。其中,在國際市...
隨著“十四五”邁向新發展階段,家庭居住空間迎來新需求,家電家居市場實現快速擴張和多元化發展。生活模式、消費觀念...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