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出版業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中國的出版業在今后幾年將繼續呈快速發展態勢,這是毋庸置疑的。但出版形勢的發展亦已經證明,中國原有的出版市場格局將被打破,一個全新的市場化的出版市場格局正在逐步形成之中。
數智時代下,出版業的未來將走向何方?
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出版業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中國的出版業在今后幾年將繼續呈快速發展態勢,這是毋庸置疑的。但出版形勢的發展亦已經證明,中國原有的出版市場格局將被打破,一個全新的市場化的出版市場格局正在逐步形成之中。
從第十三屆中國數字出版博覽會上獲悉:2022年,我國數字出版產業展現出較強的發展勢頭,總收入達到13586.99億元,比上年增加6.46%。
傳統書報刊數字化收入呈現上升態勢。2022年,互聯網期刊、電子圖書、數字報紙的總收入為104.91億元,相較于2021年的101.17億元,增幅為3.7%。
新興板塊發展勢頭繼續向好。2022年,在線教育收入為2620億元、網絡動漫收入330.94億元。2022年,網絡文學持續高質量發展,走出去邁出穩健步伐,海外傳播力影響力持續增強。截至2022年底,中國網絡文學共向海外輸出作品1.6萬余部,其中實體書授權超過6400部,上線翻譯作品9600余部,網絡文學海外市場規模突破30億元。
中國傳媒大學出版學院副院長秦瑜明表示,在中宣部的領導下,出版學界與業界的聯合推動下,出版學科專業共建工作使學科發展提升到了全新的高度。出版行業在新的媒體時代,特別是媒體融合的發展過程中面臨更多的契機和更大的可能性。在教育和科學研究中,要在融合出版、數字出版的領域做更多發力。
秦瑜明表示,教材的數字化建設不僅是出版專業教材的數字化建設,高等教育的教材數字化建設實際有更多的空間和可為性。
出版或稱發表,是指將作品通過任何方式公之于眾的一種行為。在大多數國家,作品一經完成,不論是否出版,即享有著作權。作品獲得國際標準書號并經過一定資質的出版機構印刷成書籍稱為出版物;出版物內容以數碼形式呈現的稱為電子出版物或電子書。以出版為主的生產或者產業領域稱為出版業。擁有大量復制或同等規模的傳播力的公開發表都統稱為出版。
出版是人類社會的經濟、政治、文化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
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出版業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中國的出版業在今后幾年將繼續呈快速發展態勢,這是毋庸置疑的。但出版形勢的發展亦已經證明,中國原有的出版市場格局將被打破,一個全新的市場化的出版市場格局正在逐步形成之中。
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出版總資產為1486219.6萬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增加了36266.51萬元,同比增長2.31%;凈資產為817047.67萬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增加了42920.37萬元,同比增長5.54%。2022年中國出版總負債為564687.26萬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增加了1907.77萬元,同比增長0.34%;2022年中國出版資產負債比率為37.99%,2021年中國出版資產負債比率為38.81%。2022年中國出版營業收入為614124.88萬元,與上年同期相比減少了16308.84萬元,同比下降2.85%;營業成本為563188.64萬元,與上年同期相比減少了3975.15萬元,同比下降1.03%。2022年中國出版歸母公司凈利潤為65080.83萬元,與上年同期相比減少了12912.62萬元,同比下降16.66%。
根據中國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財報顯示,2022年公司出版業務營業收入約為45.49億元,按照產品分類,圖書收入占比78.84%,約為48.42億元;材料物資收入占比為8.86%,約為5.439億元。
根據國家新聞出版署2021年12月發布的《2020年新聞出版產業分析報告》,在總體經濟規模方面,出版集團在出版傳媒集團中位居第八位,與2019年持平,根據北京開卷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發布的《2021年中國出版集團零售市場報告》,在整體圖書零售市場中,2021年度出版集團的監控銷售碼洋位居行業首位。公司強大的規模優勢既有利于降低單位成本,提高盈利能力和競爭力,也便于開拓市場,為社會提供更優質的產品與服務。
據中研產業研究院《2023-2028年出版行業深度分析及投資戰略研究咨詢報告》分析:
數字出版是人類文化的數字化傳承,它是建立在計算機技術、通訊技術、網絡技術、流媒體技術、存儲技術、顯示技術等高新技術基礎上,融合并超越了傳統出版內容而發展起來的新興出版產業。數字化出版是在出版的整個過程中,將所有的信息都以統一的二進制代碼的數字化形式存儲于光盤、磁盤等介質中,信息的處理與接收則借助計算機或終端設備進行。它強調內容的數字化、生產模式和運作流程的數字化、傳播載體的數字化和閱讀消費、學習形態的數字化。數字出版在我國雖然起步較晚,但是發展很快,目前已經形成了網絡圖書、網絡期刊等新業態。
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AR/VR、5G、元宇宙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迭代創新,不斷為數字出版賦能,推動數字出版快速發展,新興業態不斷呈現,帶來新的發展機遇。數據顯示,2026年全球數字出版市場將達到688.1億美元,復合年增長率為13.4%。《出版業“十四五”規劃》提出,到“十四五”時期末,出版強國建設取得重大進展,并明確提出“產業數字化水平邁上新臺階”的具體目標。
在未來的幾年中,這個行業將會面臨哪些新的挑戰和機遇?報告對我國出版行業的供需狀況、發展現狀、子行業發展變化等進行了分析,重點分析了國內外出版行業的發展現狀、如何面對行業的發展挑戰、行業的發展建議、行業競爭力,以及行業的投資分析和趨勢預測等等。報告還綜合了出版行業的整體發展動態,對行業在產品方面提供了參考建議和具體解決辦法。
想要了解更多出版行業詳情分析,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3-2028年出版行業深度分析及投資戰略研究咨詢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8年出版行業深度分析及投資戰略研究咨詢報告
出版行業研究報告中的出版行業數據分析以權威的國家統計數據為基礎,采用宏觀和微觀相結合的分析方式,利用科學的統計分析方法,在描述行業概貌的同時,對出版行業進行細化分析,重點企業狀況等...
查看詳情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社會高速發展,收藏文物已成文化消費熱點。我國文物市場規模已穩居世界前列,在滿足人民群眾收藏...
生物工程行業生物工程(bioengineering),是20世紀70年代初開始興起的一門新興的綜合性應用學科,90年代誕生了基于系...
皮革是經脫毛和鞣制等物理、化學加工所得到的已經變性不易腐爛的動物皮。革是由天然蛋白質纖維在三維空間緊密編織構成...
調味品(flavouring,condiment,seasoning),是指能增加菜肴的色、香、味,促進食欲,有益于人體健康的輔助食品。它...
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此前表示,房地產市場轉型帶來了一定挑戰,同時也蘊含了新的發展機遇。我國城鎮化仍處于發展階段,...
近日,老齡社會30人論壇專題研討會(78)在盤古智庫舉行,會議主題是“康養產業細分行業發展空間和產業規模研究”,老...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