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確保信貸行業數據精準性以及內容的可參考價值,我們研究團隊通過上市公司年報、廠家調研、經銷商座談、專家驗證等多渠道開展數據采集工作,并對數據進行多維度分析,以求深度剖析行業各個領域,使從業者能夠從多種維度、多個側面綜合了解信貸行業的發展態勢,以及創新
信貸是指以償還和付息為條件的價值運動形式。通常包括銀行存款、貸款等信用活動,狹義上僅指銀行貸款,廣義上同“信用”通用。信貸是社會主義國家用有償方式動員和分配資金的重要形式,是發展經濟的有力杠桿。
中國人民銀行發布的2023年上半年金融統計數據報告顯示,上半年人民幣貸款增加15.73萬億元,同比多增2.02萬億元,6月份金融數據超預期回暖。那么,銀行的信貸資金都投向了哪些領域呢?記者今天從多家銀行了解到,制造業、涉農領域、消費領域等,是上半年銀行信貸投放的重點。
為確保信貸行業數據精準性以及內容的可參考價值,我們研究團隊通過上市公司年報、廠家調研、經銷商座談、專家驗證等多渠道開展數據采集工作,并對數據進行多維度分析,以求深度剖析行業各個領域,使從業者能夠從多種維度、多個側面綜合了解信貸行業的發展態勢,以及創新前沿熱點,進而賦能信貸業者搶跑轉型賽道。
信貸行業發展現狀分析
從2022年的金融數據看,月度間的波動非常明顯,其中1月、3月、5月、6月好于市場預期,但2月、4月、7月低于市場預期,波動幅度比往年大,信貸增長缺乏穩定性。究其原因,房地產貸款加速下行,但其他類型的貸款無法彌補前者貸款的下降,由此導致信貸需求的青黃不接。
信貸增量延續改善趨勢,結構優化仍在路上。隨著疫情影響消退、政策持續發力、實體需求逐步恢復,2月信貸延續增量改善態勢。人民幣貸款新增1.81萬億,同比多增5928億;人民幣貸款余額同比增11.6%,增速環比提高0.3pct。從分項看,主要貢獻仍然來自企業端,居民端需求恢復較慢,信貸結構改善仍在路上。
人民銀行數據顯示,在2月社會融資規模(以下簡稱“社融”)增量中,對實體經濟發放的人民幣貸款增加1.82萬億元,同比多增9241億元;對實體經濟發放的外幣貸款折合人民幣增加310億元,同比少增170億元;委托貸款減少77億元,同比多減3億元;信托貸款增加66億元,同比多增817億元;未貼現的銀行承兌匯票減少70億元,同比少減4158億元;企業債券凈融資3644億元,同比多34億元;政府債券凈融資8138億元,同比多5416億元;非金融企業境內股票融資571億元,同比少14億元。
6月末,工商銀行成為首家制造業貸款余額突破3.5萬億的銀行,穩居同業首位,較年初凈增超6000億元,增速達20%。其中制造業中長期貸款余額突破1.7萬億元,較年初增速近34%,制造業中長期貸款余額及增量保持同業首位。特別是一些新興領域,工商銀行迅速投放貸款滿足市場需求。比如,為助力破解新能源汽車“找樁難”、解決群眾充電難題,工行加大貸款投放,到6月末,工商銀行在充電基礎設施領域貸款余額超20億元,較2022年初增幅近百倍。
6月末,農業銀行制造業貸款余額超2.91萬億元,較年初增長6120億元,同比多增1837億元,是去年同期增量的1.43倍,增速26.6%。其中,制造業中長期貸款同比多增1775億元,是去年同期增量的2.04倍,增速45.5%,居四大商業銀行之首。
中國銀行6月末境內制造業整體貸款余額合計24010億元,較年初新增3946億元,增速19.67%。國家開發銀行上半年發放制造業貸款2507億元,制造業貸款余額11578億元,較年初增長793億元。
此外,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汽車、高端裝備制造、高端新材料等重點領域,也都是各家銀行貸款支持的重點。
此前, 2月新增信貸創同期歷史新高,“居民弱、企業強”結構有望改善。據央行官網最新披露的金融數據顯示,2月信貸強勢回暖,除了企業貸款新增明顯,居民短貸也出現高增。在業內看來,這預示著居民消費和樓市銷售在回暖,反映目前居民消費和房地產處于恢復階段。后續,新增信貸仍將保持合理適度增長,“居民弱、企業強”的結構有望逐步改善,國內穩健貨幣政策將偏積極,繼續為寬信用營造有利環境。
為處理好穩增長和防風險的關系,保持貨幣信貸合理平穩增長,增強信貸總量增長的穩定性和持續性,滿足“有效”需求,溫彬提出,后續信貸投放總量與節奏需進一步調節。預計3月新增人民幣貸款維持同比小幅多增,二季度開始轉入相對正常的節奏,從而為經濟穩固運行和可持續增長創造適宜的金融環境。
信貸行業市場機遇分析
伴隨著政策刺激、經濟復蘇、消費回暖、信心恢復,實體需求有望實質性回暖,信貸結構和價格改善在路上。
今年上半年,國家開發銀行發放能源領域貸款3461億元,同比增長18%;發放基礎設施中長期貸款6669億元,為天津液化天然氣(LNG)二期項目、三門核電項目3、4號機組工程、廣湛高鐵等一批基礎設施重大工程開工建設和穩步推進提供了有力保障。
6月末,工商銀行戰略性新興產業貸款余額突破2.3萬億元,較年初增長6000多億元,增幅近35%。農業銀行綠色信貸業務余額突破3.6萬億元,新增超9000億元,增速超30%。中國銀行綠色信貸余額超2.5萬億元,參與支持了中東地區主流油氣公司(油氣行業)首筆ESG貸款等一系列標志性項目。
普惠金融方面,截至6月末,農業銀行普惠金融領域貸款余額3.32萬億元,居同業首位,較年初增加7561億元,增速29.47%。農業銀行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余額2.3萬億元,較年初增加5357億元,增速30.28%;普惠型小微企業有貸客戶數327萬戶,較年初增加74萬戶。中國銀行普惠貸款較年初新增3226億元,同比增速40.35%。
自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高質量發展成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以來,以服務小微企業、農民和低收入城鎮居民等弱勢群體為己任的普惠金融,也面臨著從量到質的轉變。在數字信貸技術的加持下,以大數信科為代表的信貸科技企業為普惠金融業務進一步發展注入了技術動能。、
黨的二十大對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行了戰略謀劃,為做好經濟金融工作明確了根本方向。商業銀行必須構建更加適配新發展格局的發展模式,全力服務高質量發展。信貸資產質量的好壞關系著商業銀行的發展與安全。面對新挑戰、新要求,商業銀行需要著力加強現代化的信貸管理體系建設,為投融資業務穩健發展保駕護航。
未來,若你欲了解更多關于信貸行業的市場數據及未來行業投資前景,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產業院研究報告《2023-2028年信貸行業競爭格局及“十四五”企業投資戰略研究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8年信貸行業競爭格局及“十四五”企業投資戰略研究報告
“十四五”規劃時處重要戰略機遇期和“兩個一百年”歷史交匯期,具有繼往開來的里程碑意義。從外部環境看,當前世界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平與發展仍然是時代主題。在這個變局中,世界經濟中...
查看詳情
沒人比即時零售更懂本地消費生態。本地生活是消費頻次更高、剛需的萬億級市場,即時零售的主戰場就在于本地供給。據艾...
今年四季度以來,從中央匯金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兩次大手筆買入,到多家基金公司接連自購,一定程度上已經顯示出積極因素...
上海數交所預計2023年全年數據交易額突破10億元數字經濟時代,數商應運而生。11月25日,由上海市城市數字化轉型工作領...
罐頭是采用金屬薄板、玻璃、塑料、紙板或上述某些材料的組合制成可密封的容器,內存商業的食品,經特定處理,達到商業...
“11年來,我國商業保理行業走過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發展歷程,保理業務量和活躍企業數量實現了百倍的成長。”日前...
EDA是指利用計算機輔助設計(CAD等)軟件,來完成超大規模集成電路(VLSI)芯片的功能設計、綜合、驗證、物理設計(包...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