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氫能產業的活躍度明顯提升,燃料電池技術和氫燃料電池汽車的發展取得了顯著突破,使得氫能作為清潔能源的應用得到了推廣。在政策有效落地、產業鏈降本以及需求進一步釋放的背景下,氫能產業有望迎來高速發展,并且伴隨著氫能應用邊界的不斷拓展以及產業鏈“出
制氫再也不用淡水,直接在海里就能制造,這無疑是一項令人振奮的技術突破。將海水轉化為氫燃料,不僅減少了對淡水資源的依賴,還能大大降低制氫的成本。
近日,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相關人士表示,直接海水制氫為降低電解水制氫成本提供了新的可能,目前我國已經在海上完成了制氫技術測試,經反復驗證其成本低至符合大規模生產的條件。這一突破將極大推動氫能源的廣泛應用,尤其是在水資源豐富而化石能源相對匱乏的地區。
該人士還提到了我國首次海上風電無淡化海水原位直接電解制氫技術的海上中試,這是國際上的一次重大突破。這些技術突破和應用嘗試為未來的能源轉型提供了新的視角和可能。
今年以來,氫能產業的活躍度明顯提升,燃料電池技術和氫燃料電池汽車的發展取得了顯著突破,使得氫能作為清潔能源的應用得到了推廣。在政策有效落地、產業鏈降本以及需求進一步釋放的背景下,氫能產業有望迎來高速發展,并且伴隨著氫能應用邊界的不斷拓展以及產業鏈“出?!?,預計關鍵材料的本土化和降本也會有新的突破。
為確保制氫行業數據精準性以及內容的可參考價值,我們研究團隊通過上市公司年報、廠家調研、經銷商座談、專家驗證等多渠道開展數據采集工作,并對數據進行多維度分析,以求深度剖析行業各個領域,使從業者能夠從多種維度、多個側面綜合了解制氫行業的發展態勢,以及創新前沿熱點,進而賦能制氫從業者搶跑轉型賽道。
氫能行業市場分析
11月30日,國家技術標準創新基地(氫能)標準驗證中心正式授牌。該中心將填補相關技術開發與實證檢測基地空白,對推動我國氫能檢測技術發展、完善行業標準體系和實現氫能產業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10月以來,氫能領域暖風頻頻。來自政府層級的政策支持、企業方面的技術突破和項目落地、資本對氫能企業融資的力挺都給從業者的信心帶來極大提振。
氫能是實現碳中和的重要途徑,戰略意義突出。國內外主要國家和地區均制定了氫能發展的支持政策,并做出了遠期發展的目標:我國規劃到2025年可再生能源制氫量達到10萬噸/年-20萬噸/年;日本、美國、歐盟分別規劃到2030年形成300萬噸/年、1000萬噸/年、1000萬噸/年的清潔氫生產能力。
多家A股上市公司正在積極布局,助推綠氫發展駛入“快車道”。中國石油、中國石化、上海電氣、吉電股份、華電重工等都在綠氫領域進行布局,加速推動產業的發展。整個綠氫產業已從關鍵技術研發逐步轉向產業發展階段,未來將在降本增效、推進規?;瘧蒙舷鹿Ψ颉?/p>
上海電氣在氫能領域推出了首臺單體產氫量為1500Nm3/h的堿性電解水制氫裝備以及單體產氫量為50Nm3/h的PEM電解水制氫裝備。兩款產品通過模塊化設計均可滿足集成化、大規模的綠氫制備需求。
中央企業是我國氫能源產業發展的主力軍。11月28日,國內首個且容量功率最大的綠電制氫儲氫發電商業應用項目簽約儀式在央企東方電氣旗下東方鍋爐舉行。據了解,該項目將在都江堰建設10兆瓦等級的工業園區氫儲能供電站,通過綠電制氫、氫儲能和氫發電保障工業園區峰電時段供電,打造工業園區綠色低碳電力供應新模式。據了解,本次簽約的制儲氫發電一體化商用項目,是中國首個以“綠電大規模制氫—大容量儲氫—大功率氫發電”商業應用工程項目,其中氫能發電功率是目前國內最大且是首個超過兆瓦級的工程應用項目。
11月20日,國家管網宣布,國內首次全尺寸摻氫天然氣管道封閉空間泄漏燃爆試驗成功實施。據了解,這次實驗選用323.9毫米管徑管道,最大摻氫比例為30%,是我國最大尺度的管道摻氫天然氣燃爆試驗(我國現階段天然氣摻氫利用的比例為3%,歐美部分國家最高比例達到20%)。
政策層面。10月以來,包括廣東、安徽、深圳、青島等地相繼出臺氫能利好政策。多地明確,將對符合條件的氫燃料電池汽車給予購置補貼或運營補貼支持。
11月16日,國鴻氫能科技(嘉興)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國鴻氫能”)通過港交所上市聆訊,標志著繼億華通(53.600, 0.00, 0.00%)之后,資本市場將迎來另一家以氫燃料電池為主營業務的上市公司。
在我國氫燃料電池電堆行業中,國鴻氫能市場份額居第一。不過,與億華通類似,國鴻氫能現階段也未能實現盈利。2020年至2022年,國鴻氫能營收分別為2.27億元、4.57億元和7.48億元,對應凈虧損分別為2.21億元、7.03億元和2.8億元。
近期,一級市場氫能企業的融資情況也給行業帶來極大鼓舞。10月以來,10余家氫能企業完成融資,其中不乏融資額在億元以上的多起案例。近期,浙江藍能完成數億元戰略股權融資,資金將用于氫能及其他清潔能源或氣體儲運裝備的研發和產線建設。綠氫電極供應商莒納科技、深耕有機液態儲氫技術的氫易能源等也獲得億元以上的融資。
上市公司是氫能發展的重要參與者。近期,多家上市公司宣布了在氫能領域的最新布局進展和技術進步。在近日舉辦的2023中國裝備制造、物流與金融發展論壇上,相關人士表示:“我國氫能儲運裝備技術取得新進展,氫能產業鏈極具發展潛力。”我國氫能儲運壓力容器、氣瓶、管道、壓縮機、泵、閥門等機械裝備制造業,正全面對標國際先進水平,加快核心技術攻關,并取得系列突破和新成果;氫氣加注專用壓縮機、純氫管道運輸、管束集裝箱等氫能產業重要裝備制造的優化升級正加快推進。
近年來,我國加速發展氫能產業,在氫能制備、儲運、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已取得多個突破性進展。
目前,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環渤海三大區域氫能產業呈現集群化發展態勢。在氫能的技術創新方面,電解水制氫裝置、儲運設備和燃料電池,我國已掌握了一批先進技術,高端裝備正逐步推向市場。在氫能制備方面,可再生能源制氫項目在華北和西北等地積極推進,電解水制氫成本穩中有降。
我國有全世界最大規模的可再生能源的裝機,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制氫的裝機規模有可能突破1億千瓦。到2060年,綠氫生產的量有可能能接近1億噸。包括我們用氫能再發電的裝機容量,有可能突破1億千瓦。
目前,超過三分之一的中央企業已經在布局包括制氫、儲氫、加氫、用氫等全產業鏈,加速突破氫能全產業鏈關鍵材料及核心技術設備瓶頸。據預測,到2030年中國氫氣需求量將達到3715萬噸,在終端能源消費中占比約為5%,可再生氫產量約500萬噸。
近年來,我國氫能產業持續發展,據統計,2019年我國氫氣產量約為2000萬噸,2020年增至2500萬噸,到2021年更是達到了3300萬噸,同比增長32%,2022年我國氫氣產量為3781萬噸,同比增長14.58%。我國62%的制氫量來自于煤或焦炭生產,工業副產氫占比約為19%,天然氣制氫占比18.1%,電解水制氫占比不足1%。2020年我國加氫站數量為118座,2021年我國加氫站數量增長至218座,截至2022年底,國內共建成投運加氫站274座,仍有較大發展空間,同比增長25.7%。
氫能行業市場機遇分析
近年來,我國氫氣產量持續增長,為氫能行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撐。據統計,2019年我國氫氣產量約為2000萬噸,2020年增至2500萬噸,到2021年更是達到了3300萬噸,同比增長32%,2022年我國氫氣產量為3781萬噸,同比增長14.58%。我國氫氣產量之所以能夠實現快速增長,主要得益于化石能源制氫技術的快速發展以及可再生能源發電和電解水制氫技術的推廣,再加上近年來,我國政府對氫能產業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
氫產業鏈可大致分為上游制氫、儲氫運氫、中游企業運營,下游用氫三大環節。在上游制氫環節中,可再生能源發電和電解水制氫技術備受關注??稍偕茉窗l電技術成熟、減排效果好,可再生能源發電和電解水制氫技術結合,可以實現綠色氫能的生產。電解水制氫技術則是利用電能將水分解為氫氣和氧氣。在可再生能源發電的基礎上,通過電解水制氫技術,可以獲得綠色、無污染的氫氣。
政府在“十四五”規劃中明確提出要推進氫能產業的發展;各地政府也相繼出臺了氫能產業發展規劃和實施方案,為氫能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氫氣產量的快速增長為氫能行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撐和保障,推動了氫能產業鏈的發展和完善,隨著氫氣產量的增長,氫能產業鏈上游制氫環節的技術不斷進步和完善,為中游儲氫運氫環節提供了更多的原料來源;中游儲氫運氫環節的技術也得到了提升和完善,為下游應用環節提供了更加可靠和安全的服務保障。未來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完善以及政策的持續扶持,我國氫氣產量有望迎來進一步的發展。
中國氫能行業發展前景如何?如果想要了解更多中國氫能行業詳情分析,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4-2029年中國氫能行業深度分析及發展研究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4-2029年中國氫能行業深度分析及發展研究報告
全球能源供應體系結構主要由以下幾個部分組成:1.石油:石油是全球能源供應的最主要組成部分之一,約占全球能源消費總量的33%。石油主要用于交通運輸、化工等領域。2.天然氣:天然氣是全球第二...
查看詳情
近日甘肅發生6.2級地震12月19日甘肅地震已造成甘肅和青海兩省111人不幸遇難。12月18日23時59分,甘肅臨夏州積石山縣發...
演出市場終于在回春之際迎來全面復蘇,新的演出業態正在沖擊著傳統的演出市場。沉浸式/環境式劇場、LiveHouse演藝音1...
轎車成車企爭奪新高地進入12月份,國內轎車市場多款新車密集發布。截至12月18日,包括奔馳全新長軸距E級車、吉利旗下E...
三餐四季煙火氣,廚房承載著生活的溫度。隨著消費者對品質生活的追求不斷提高,廚房的使用頻率大幅提升,越來越多的人...
汽車后市場作為汽車產業鏈上的一塊“大蛋糕”,行業規模突破1.3萬億元、鏈接數億車主,其中包含了五花八門的細分行業1...
汽車內飾面料是指應用于座椅、門板、頂棚等汽車部件中的包括紡織物、真皮、人造革等材料。新能源特別是純電動汽車對車...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