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較之下,2024年更注重改善民眾的未來預期,注重維持合理的經濟增速,慎重對待對經濟做劇烈減法。這都意味著加大宏觀政策,延續經濟修復,緩解多重風險是2024年的經濟政策主調。
新經濟產業的代表性行業主要有高端裝備制造產業、金融和法律服務業、新能源汽車產業、新材料產業、新能源產業、新一代信息技術與信息服務產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生物醫藥產業、節能與環保產業等。
從國內看,近年來新經濟進入迅猛發展階段。高鐵、支付寶、共享單車和網購“新四大發明”正引領全球科技變革。目前,全國已形成以北上深杭等城市為引領、部分區域中心城市競相追趕的新經濟發展格局。從全球看,“新經濟”發展方興未艾。在“新經濟”四大形態中,尤其數字經濟的規模最為龐大,在產業發展的格局日益重要。
根據中研普華研究院撰寫的《2024-2029年中國新經濟行業市場現狀調查及未來發展趨勢預測報告》顯示:
新經濟市場環境及創新發展路徑分析
目前,全國已形成以北上深杭等城市為引領、部分區域中心城市競相追趕的新經濟發展格局。北京以創業為引領發展“新經濟”,通過整合全球尖端創新資源,形成了以創業為核心的一流生態和創業到創新的經濟循環,在全球創業生態中排第四位,涌現出全國第一、全球第二的獨角獸群體,成為中國“新經濟”的引領者。
上海以“四新”為引領發展新經濟。在全國率先提出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新產業的“四新”經濟概念,以促進科技與經濟融合為切入點,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深圳以電子信息產業為引領發展新經濟。利用顛覆式技術發展先導式產業,打造最佳、最全、最完善的世界級電子信息產業生態圈,加快構建新經濟體系。
新經濟指新的經濟形態。社會占主導地位的產業形態的不同,決定社會經濟形態的不同。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新經濟有不同的內涵。當前新經濟是指創新性知識在知識中占主導、創意產業成為龍頭產業的智慧經濟形態。
新經濟產業是指在經濟新常態下,基于新技術所產生的新產業形態的集合,主要包括人工智能、生命科學、3D打印、云計算等新技術的新產業和新技術與傳統產業融合發展所產生的新業態、新模式兩個方面,主要特征是生產方式和組織形式的網絡化、智能化、虛擬化、綠色化、大眾化、個性化、無疆界。
自2021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首次定調以來,房地產發展新模式已在多個頂層會議中頻繁出現,且從相關表述來看,近年以來房地產發展新模式已從探索階段逐漸步入理念轉變及制度完善等多方面實施階段。
從近年中央經濟工作相關部署來看,2021年首次定調時要求房地產“探索新的發展模式”,2022年則要求推動房地產業向新發展模式平穩過渡,今年要求加快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同時,還提出要完善相關基礎性制度。
多位專家認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是促進市場健康發展的治本之策,也是行業“先立后破”的關鍵,但新模式不能一蹴而就,加快構建新模式客觀上還需要以“基礎性制度建設”深化配套改革。
平臺化是引領新經濟發展的重要驅動力,以物聯網為主導的平臺經濟,是基于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之上的新型經濟模式。
其中,三二一產數字經濟滲透率分別為44.7%、24.0%和10.5%,同比分別提升1.6、1.2和0.4個百分點,二產滲透率增幅與三產滲透率增幅差距進一步縮小,形成服務業和工業數字化共同驅動發展的格局。
加快新經濟培育是順應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趨勢,搶占未來產業競爭制高點,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的重要抓手。當前,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新材料、生命科學、數字經濟等前沿科技領域的重大突破與加速應用,以及對產業領域帶來的重要影響,正加快重塑經濟結構和產業競爭新格局。
上海海關統計分析處副處長李計融分析認為,今年前11個月,上海市進出口38606.9億元,同比增長1.2%;其中,進口 22721.3億元,同比增長0.8%;出口15885.6億元,同比增長1.7%。當前,我國外貿內需偏緊、外需承壓的形勢仍未得到根本改變,國際產能競爭進一步激烈,東盟、墨西哥、印度等新興經濟體與我國在國際市場競爭加劇。
擴大產業開放、引進外資僅僅是其中一方面,更為重要的是推動商品要素流動型開放轉向制度型開放。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以進促穩、先立后破、增強經濟活力、改善社會預期。似乎這折射出之前的經濟政策更急切地推進轉型發展,以穩中求進、六穩六保、不破不立為特征。相較之下,2024年更注重改善民眾的未來預期,注重維持合理的經濟增速,慎重對待對經濟做劇烈減法。這都意味著加大宏觀政策,延續經濟修復,緩解多重風險是2024年的經濟政策主調。
上海市商務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杜娟認為,歐美碳貿易規則短期內對外貿直接沖擊不顯著,但必須重視它對企業、產業、貿易格局、城市功能等帶來的連鎖影響。目前,上海出口產品的碳成本偏高,亟須加快提升城市核心功能在綠色低碳領域的服務能力和國際競爭力,推動重點領域全產業鏈降低碳相關成本,建立高水平的綠色低碳供應鏈專業服務體系,開展高標準重點區域示范試點。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及投資者能否做出適時有效的市場決策是制勝的關鍵。中研網撰寫的新經濟行業報告對中國新經濟行業的發展現狀、競爭格局及市場供需形勢進行了具體分析,并從行業的政策環境、經濟環境、社會環境及技術環境等方面分析行業面臨的機遇及挑戰。同時揭示了市場潛在需求與潛在機會,為戰略投資者選擇恰當的投資時機和公司領導層做戰略規劃提供準確的市場情報信息及科學的決策依據,同時對政府部門也具有極大的參考價值。
想了解關于更多新經濟行業專業分析,可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院撰寫的《2024-2029年中國新經濟行業市場現狀調查及未來發展趨勢預測報告》。同時本報告還包含大量的數據、深入分析、專業方法和價值洞察,可以幫助您更好地了解行業的趨勢、風險和機遇。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4-2029年中國新經濟行業市場現狀調查及未來發展趨勢預測報告
新經濟指新的經濟形態。社會占主導地位的產業形態的不同,決定社會經濟形態的不同。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新經濟有不同的內涵。當前新經濟是指創新性知識在知識中占主導、創意產業成為龍頭產業的智...
查看詳情
企業發展離不開長期有效的培訓,培訓是批量制造企業所需人才的最好方法之一。培訓實質上是一種系統化的智力投資。企業...
民以食為天,食以糧為先。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強調,要抓好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生產,穩定糧食播種面積,推動大面積提高糧食...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從國內第一套民營丙烯酸裝置開始,到第一套PDH裝置、第一個自主S...
黨的二十大擘畫了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藍圖,為新時代新征程黨...
我國基礎醫療養老保障覆蓋范圍廣,但保障程度較低,這導致市場發展空間較大。因此,未來隨著政策不斷引導、制度加強建...
小麥深加工作為小麥產業產品加工的主要環節之一,是構建糧食安全和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舉措之一。因此,小麥深加工行業...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