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確保豆奶行業數據精準性以及內容的可參考價值,我們研究團隊通過上市公司年報、廠家調研、經銷商座談、專家驗證等多渠道開展數據采集工作,并對數據進行多維度分析,以求深度剖析行業各個領域,使從業者能夠從多種維度、多個側面綜合了解豆奶行業的發展態勢,以及創新
隨著國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早餐飲品也越來越豐富。從以前的稀粥豆漿到如今的牛奶果汁,消費者有了更多的選擇性。尤其是樂利包技術在國內的普及,讓牛奶成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營養飲品。
牛奶行業的蓬勃發展,令傳統固體沖調市場黯然失色,逐漸淡出大眾視野。近年來,高樂高、卡夫果珍、香飄飄都開始失寵,豆奶粉更是淪為“老年”產品,難受年輕人喜愛。
近期國內“豆奶粉大王”維維股份發布了年中財報,2023年上半年營收20.09億元,同比下降3.86%;歸母凈利潤6150萬元,同比增長 23.78%,可謂是喜憂參半。
為確保豆奶行業數據精準性以及內容的可參考價值,我們研究團隊通過上市公司年報、廠家調研、經銷商座談、專家驗證等多渠道開展數據采集工作,并對數據進行多維度分析,以求深度剖析行業各個領域,使從業者能夠從多種維度、多個側面綜合了解豆奶行業的發展態勢,以及創新前沿熱點,進而賦能豆奶從業者搶跑轉型賽道。
豆奶行業市場現狀分析
除了價值認知之外,營養也是消費者較為關注的因素之一,隨著飲品行業向健康化發展,與牛奶高度相似的豆奶無法避免的與豆奶進行營養層面的比較。但是,純牛奶(全脂)的能量、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鈣含量均高于豆漿(新南洋牌),而豆漿的原料大豆雖含較高鈣、鐵和抗氧化劑維生素E,但經過加工制作成豆漿后損失較大,維生素E和鐵含量與牛奶不相上下,鈣含量更是遠不及牛奶。因此普遍都把乳制品作為優質蛋白質來源的推薦,主要原因就是牛奶是補鈣效率較高,且更加容易推廣的食品。
豆奶行業受到越來越多的投資者關注,因為豆奶具有豐富的營養價值,符合消費者對健康和營養的需求。同時,政府也在鼓勵豆奶行業的發展,以促進國民營養健康水平的提高。隨著消費者對豆奶產品的需求增加,豆奶行業的投資規模也在不斷擴大。據統計,近年來國內豆奶行業的市場規模不斷增長,年復合增長率保持在10%左右。近幾年,植物基熱潮席卷全球,資本大鱷紛紛布局植物飲品賽道,有著深厚消費基礎的豆奶也成為投資熱點。2020年豆奶市場規模增長至106.8億元,2022年中國豆奶市場規模115.2億元。
兩年前的維維股份正值多事之秋。2017年至2019年期間,其控股股東維維集團三年間違占資金高達27億元,被證監會立案調查。2021年4月維維股份突變為“ST維維”,未來發展岌岌可危。
三個月后,有國資背景的新盛集團以9.19億元取得維維集團持有的維維股份2.15688億股份,持股比例增至17%,成為其第一大股東。同年9月,維維股份以5.73億元受讓維維集團172項“維維”系列商標;12月維維股份董事會大換血,創始人崔桂亮退出,這也標志著維維集團失去了對維維股份的主導權。
自新盛集團入主之后,實行了一系列調整方案。2021年維維股份資產負債率從2019年的68.65%下降至40.16%,扣非凈利潤2.23億元,同比增長259.54%。在不到一年的時間里便摘下了ST的帽子。
不過也可以看到,從2021年至今,維維股份在利潤上有所改善,但營收卻一直呈下降趨勢。2020年至2022年,其營收分別為47.99億元、45.68億元和42.22億元。營收規模難以擴大,這也說明維維股份多元化的惡果短時間內難以解決。
據有關報告顯示,我國居民大豆食品攝入量為10.3 g/標準人日,但3~5歲兒童平均每日攝入量僅為4.4g,不足推薦攝入量的三分之一;而6~11歲兒童攝入量為7.9g,一般成年人為9.7g,老年人攝入量為9.9g,均遠低于推薦攝入量。此外,約有40%左右的成人不常吃大豆食品,70%的成年居民達不到最低推薦攝入量15g。
從未來發展前景的角度來看,2023年豆奶行業未來發展前景看好。國外豆奶市場需求旺盛,始終是眾所周知的潛力市場。隨著消費者對健康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未來這一項目的消費前景非常可觀。另外,國家加大生產和技術改進研發投資,在豆奶行業中開發新產品和技術,如無菌生產、低溫保藏技術等也是未來發展趨勢,對于推動豆奶行業的發展非常有利。
豆奶生產技術不斷升級:隨著消費者對豆奶品質和口感的要求不斷提高,豆奶生產技術也在不斷升級。目前,我國豆奶企業已經開始采用先進的生產工藝和設備,如高壓均質化、超微粉碎、真空脫臭等,提高了產品的質量和口感。
豆奶功能化趨勢明顯:隨著健康意識的提高,消費者對豆奶的功能性需求也越來越高。豆奶企業開始研發具有特定功能的豆奶產品,如低糖、低脂、高蛋白等,以滿足不同消費者的需求。
截至目前,中國共有5000+家植物奶相關企業,這其中的入局者,包括椰樹、養元、露露等老牌植物蛋白品牌,小麥歐耶、oatoat、每日盒子、奧麥星球等創業品牌,以及蒙牛、伊利、君樂寶、達利、達能、維他奶、喜茶等跨界巨頭。
隨著新老品牌的“正面交鋒”,整個植物奶細分市場的競爭態勢更加趨向白熱化,在調味品領域擅長的海天味業,在運營豆奶方面,缺乏了相應的品牌、渠道和營銷能力。
不過,也有行業人士對第一食品資訊表示:“豆奶和醬油都需要使用大豆做原料,對于海天而言,能夠通過規模優勢控制產品的成本,增加毛利潤。從而把這個豆奶作為補充性產品也未嘗不可”。
面對海天的跨界,調味品行業專家、沃頓國際營銷機構董事長祝啟明表示,如果海天能精耕飲料行業,重新樹立起行業新的競爭門檻,加之資本助力,也許飲料會成為新的增長點。如果不是全力以赴,只是嘗試性推廣,要想在飲料行業與那些成名多年的專業企業競爭,大勝的可能性不大。
豆奶行業市場機遇分析
目前,我國豆奶行業的集中程度較低。大多處于以區域為半徑的輻射型消費原生形態,市場還處于散點市場階段。中國豆奶仍然是孤軍作戰,沒有形成以行業價值鏈為關聯的資源優化與組合者,各自為政,沒有辦法形成行業的整體競爭優勢和合力。消費者的引導與教育,市場的培育與宣傳,品牌的樹立與傳播等等,仍處于一個無序的自然狀態。國內豆奶粉領導品牌企業主要有維維集團、完達山、永和豆漿、黑牛食品、貝因美等。
豆奶智能化生產趨勢:隨著工業4.0的發展,豆奶生產也開始向智能化轉型。豆奶企業采用自動化生產線和智能設備,提高了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同時也降低了生產成本。
技術創新不斷: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豆奶行業的技術創新也在不斷推進。豆奶企業積極探索新的原料、配方和生產工藝,以提高產品的品質和市場競爭力。
總體來看,中國豆奶行業技術發展呈現出不斷升級和創新的趨勢,未來將繼續向高品質、高功能性、智能化生產方向發展。
豆奶行業研究報告旨在從國家經濟和產業發展的戰略入手,分析豆奶未來的政策走向和監管體制的發展趨勢,挖掘豆奶行業的市場潛力,基于重點細分市場領域的深度研究,提供對產業規模、產業結構、區域結構、市場競爭、產業盈利水平等多個角度市場變化的生動描繪,清晰發展方向。
未來,欲了解更多關于豆奶行業的市場數據及未來行業投資前景,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產業院研究報告《2023-2028年豆奶市場投資前景分析及供需研究預測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8年豆奶市場投資前景分析及供需研究預測報告
隨著消費群體的年輕化,豆奶這種傳統飲品已經很難再引起年輕群體的消費興趣,特別是豆奶的原料是大豆,稀缺性弱,價值感弱直接導致產品定位受限。導致消費者對于豆奶的價值認知偏低,在價格相差...
查看詳情
衛浴行業市場經過數十年的發展,市場規模在不斷增長,廣東、浙江、福建中國三大衛浴生產基地也在數十年的發展過程中孵...
近一個月來,招銀理財、光大理財、華夏理財、興銀理財、中銀理財等至少10家理財公司相繼調降費率,且調降力度不小,部...
今年以來,中國家電產業結構轉型升級趨勢更加明顯,以綠色智能為特點的高端產品供給充足有效,帶動產業運行穩中有進。...
12月28日,江鈴集團新能源搭載孚能科技鈉離子電池的鈉電車型正式下線。江鈴易至EV3(青春版)251km版本成為了全球首款...
PEEK是高端工程塑料,比強度約是鋁合金的8倍,是輕量化的極佳解決方案。使用連續碳纖維進行增強的CF/PEEK復合材料除P...
香飄飄近期在接受調研時表示,公司會在即飲產品的銷售旺季,持續增加冰凍化方面的投入。目前,公司主要通過購買冰凍化...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