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確保垃圾焚燒行業數據精準性以及內容的可參考價值,我們研究團隊通過上市公司年報、廠家調研、經銷商座談、專家驗證等多渠道開展數據采集工作,并對數據進行多維度分析,以求深度剖析行業各個領域,使從業者能夠從多種維度、多個側面綜合了解垃圾焚燒行業的發展態勢,
垃圾,是我們生活中不可避免的產物。每天,我們都會產生各種各樣的垃圾,如廚余垃圾、塑料垃圾、紙張垃圾等。這些垃圾如果不及時處理,就會堆積成垃圾山,占用土地資源,污染環境,影響人們的健康和生活質量。因此,垃圾處理是一個亟待解決的社會問題。
垃圾處理的方式有多種,如填埋、堆肥、焚燒等。其中,垃圾焚燒是一種利用垃圾中的可燃成分進行燃燒,實現垃圾減量化、無害化和資源化的技術。垃圾焚燒不僅可以有效減少垃圾的體積和重量,還可以利用焚燒產生的熱能來發電或供熱,實現垃圾的能源化利用。
為確保垃圾焚燒行業數據精準性以及內容的可參考價值,我們研究團隊通過上市公司年報、廠家調研、經銷商座談、專家驗證等多渠道開展數據采集工作,并對數據進行多維度分析,以求深度剖析行業各個領域,使從業者能夠從多種維度、多個側面綜合了解垃圾焚燒行業的發展態勢,以及創新前沿熱點,進而賦能垃圾焚燒從業者搶跑轉型賽道。
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出版的《2023-2028年中國垃圾焚燒行業市場調查研究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統計分析顯示:
根據中國社會科學院發布的《城市藍皮書:中國城市發展報告 No.12》,到 2030 年我國城鎮化率將達到 70%,2050 年將達到 80%左右,城鎮化仍然具有較大的 發展空間和潛力。城鎮化進程的提升將使垃圾產量不斷增長,擴大城市生活垃圾處理行業的市場空間。 然而,由于我國城市生活垃圾清運系統發展滯后,部分城市生活垃圾仍未能 進行集中收集、清運和無害化處理,垃圾累積堆存規模巨大。隨著近年來城市化進程加快,城市生活垃圾產量不斷增加;同時,伴隨我國對綠色、先進環保行業 的日益重視和支持,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處理的需求持續旺盛。
2022年,全國共有212個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建設項目完成竣工環保驗收,其中新建項目163個、改擴建項目39個、技改項目10個,共涉及總投資1142.77億元。
2022年,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建設項目環評文件審批數量107個,其中新建項目51個,改擴建項目19個,技術改造項目37個。共新增處理能力47100t/d,涉及總投資288.1億元。
報告指出,我國生活垃圾焚燒發電行業布局總體呈現由東部向西部遞減趨勢。山東、浙江、河南、河北、廣東和江蘇6個省份的企業數量均超過60家,合計約占全國總企業數量的48%,總處理能力和發電裝機規模在全國占比都超過50%。
垃圾焚燒即通過適當的熱分解、燃燒、熔融等反應,使垃圾經過高溫下的氧化進行減容,成為殘渣或者熔融固體物質的過程。垃圾焚燒設施必須配有煙氣處理設施,防止重金屬、有機類污染物等再次排入環境介質中。回收垃圾焚燒產生的熱量,可達到廢物資源化的目的。
垃圾焚燒發電具有如下3個方面的優點。第一,爐溫在850-1100℃,可以有效殺滅細菌;第二,使垃圾體積減少85%-95%,實現有效減量化;第三,實現前期的金屬回收和焚燒爐余熱發電。同時垃圾焚燒發電也有一定的缺點。第一,發電量受垃圾收集量、垃圾含水率、垃圾燃燒的熱值和灰分等影響,發電量的穩定性弱;第二,垃圾焚燒過程中產生的二噁英等容易引起環境的再污染。
目前,國家對垃圾焚燒發電的上網電價有一個統一的標準,即每噸生活垃圾上網電量280千瓦時以內部分,執行全國統一的垃圾發電標桿上網電價,每千瓦時0.65元(含稅);280千瓦時以外的部分,執行當地的標桿電價。
這意味著,垃圾焚燒發電的售電收入與垃圾的熱值和上網電量有關,熱值越高,上網電量越多,售電收入越高。據統計,我國生活垃圾的平均熱值在800-1000千卡/公斤左右,每噸垃圾的上網電量在200-250千瓦時左右,每噸垃圾的售電收入在130-160元左右。
垃圾處理費。垃圾處理費是垃圾焚燒行業的另一個重要收入來源,占總收入的20%左右。垃圾處理費是指垃圾焚燒企業向垃圾產生方或者垃圾清運方收取的垃圾處理服務費,一般按照噸計收費。
中國垃圾焚燒發電行業的上游行業主要包括垃圾清運、垃圾發電項目設計建造、垃圾焚燒設備制造等;下游客戶主要包括地方政府部門和電網公司,垃圾焚燒發電企業向地方政府提供垃圾焚燒處理服務,并收取垃圾處置費;在垃圾焚燒處理過程中利用余熱進行發電,向電網公司提供電力,并獲得發電收入。
垃圾焚燒發電市場的參與者主要包括設備制造商、建設運營商和服務提供商等。其中,設備制造商主要提供焚燒設備、發電設備等產品,建設運營商則負責垃圾焚燒發電廠的建設和運營,而服務提供商則為行業提供技術支持、環保監測等服務。
垃圾焚燒行業市場機遇分析
由于垃圾焚燒的諸多優勢,近年來,我國政府對垃圾焚燒行業給予了大力的支持和鼓勵。根據《“十四五”城鎮生活垃圾分類和處理設施發展規劃》,到2025年底,全國城鎮生活垃圾焚燒處理能力將達到80萬噸/日左右,城市生活垃圾焚燒處理能力占比達到65%左右。
同時,國家也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如提高垃圾焚燒發電的上網電價,給予垃圾焚燒項目的財政補貼,加強垃圾焚燒廠的環境監管等,為垃圾焚燒行業的發展營造了良好的市場環境。
在垃圾焚燒發電市場中,國內企業與外資企業并存,市場競爭較為激烈。國內企業憑借本土化優勢和政策支持,占據了一定的市場份額。而外資企業在技術和管理方面具有豐富的經驗,也在積極拓展中國市場。
目前,我國生活垃圾處理已全面進入焚燒階段且處于行業成熟期,綜合化、規模化、專業化是行業發展的必然方向。參考國外垃圾處理發展歷程,預計未來幾年爐排爐焚燒處置仍將是我國的主流技術。隨著垃圾分類的逐步推廣和新技術的應用,未來將逐步向資源化方向發展。我國垃圾焚燒企業高度重視和依托技術創新,積極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5G 等多種新興技術,推動新技術與核心業務深度融合:開發高效節能低氮氧化物的新型爐排焚燒技術,降低污染物排放濃度,提高發電效率;開發"無廢城市工業互聯網平臺",實現城市固廢處理全產業鏈智慧管理,進一步打造垃圾焚燒行業的產業鏈。
"十四五"期間,生活垃圾處置需求仍存增長空間,但增量將逐步減少。而垃圾分類、無廢城市等或將進一步驅動行業進一步發展。領先企業基本為全產業鏈模式,通過全產業鏈、多元化模式拓展市場,生態資源化園區模式也成為熱點。
2022年全國垃圾焚燒發電企業實際處理生活垃圾2.81億噸,人均生活垃圾焚燒處理量約為199kg/a。
隨著垃圾發電的行業持續發展,未來中國垃圾焚燒發電投資規模有望進一步擴大,預計2023年中國垃圾焚燒發電投資規模有望突破1200億元。
未來行業市場發展前景和投資機會在哪?欲了解更多關于行業具體詳情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的報告《2023-2028年中國垃圾焚燒行業市場調查研究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8年中國垃圾焚燒行業市場調查研究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
垃圾焚燒即通過適當的熱分解、燃燒、熔融等反應,使垃圾經過高溫下的氧化進行減容,成為殘渣或者熔融固體物質的過程。垃圾焚燒設施必須配有煙氣處理設施,防止重金屬、有機類污染物等再次排入環...
查看詳情
北京冬奧會的火熱使我國冰雪產業進入了大眾視野,同時一個規模更大的產業也開始日益受到關注,那就是體育產業。隨著國...
隨著生成式 AI 的興起以及消費電子的持續下行,全球 AR/VR 頭顯也呈現下滑態勢。當時 IDC 發布報告指出,2022A...
餐飲行業火速發展,“火鍋熱”的掀起帶動蝦滑、炸蝦等日常消費需求量的增多。數據顯示,有52.2%的消費者偏好選擇蝦滑...
工業硅是純度比較高的硅,雖是非金屬但外表閃耀著亮麗的金屬光澤,故又稱金屬硅。金屬硅是一種重要的工業原料,廣泛應...
今年5月,“深藍1號”迎來大西洋鮭首次度夏后的收獲。“這次收魚歷時一個多月,共計收獲三文魚近百噸,成功驗證了三文...
虛擬電廠的一大優勢在于不占用土地資源,也無需新建輸電通道,可提高土地資源利用效率。同時促進節能減排和新能源消納...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