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確保混凝土行業數據精準性以及內容的可參考價值,我們研究團隊通過上市公司年報、廠家調研、經銷商座談、專家驗證等多渠道開展數據采集工作,并對數據進行多維度分析,以求深度剖析行業各個領域,使從業者能夠從多種維度、多個側面綜合了解混凝土行業的發展態勢,以及
調研顯示,2022年混凝土企業在手訂單為3.12億方,同比下滑31%左右。2022年國內混凝土行業需求較差,疫情沖擊產業鏈下游,房建市場需求降低,新建項目普遍延期,房建項目需求持續下滑,混凝土企業開始轉向基建項目供應,但基建需求量難以支撐較大的需求,導致混凝土企業新接訂單量減少,企業主要保供以往的老項目。另一方面國內經濟環境較弱,混凝土企業針對房建訂單相對謹慎,主接付款方式相對較好的項目,但是從施工企業調研反饋來看,2022年各大項目付款方式較差。
2022年混凝土企業平均回款率為32.04%,同比降低17.86個百分點。2022年混凝土企業回款情況較差,其中主要因素在于行業資金緊缺,企業普遍反饋資金回籠時間線被拉長,行業中以資抵債的現象較多。2022年的市場價格客觀反映出資金緩解的空間難抵市場需求下降的空間。
為確保混凝土行業數據精準性以及內容的可參考價值,我們研究團隊通過上市公司年報、廠家調研、經銷商座談、專家驗證等多渠道開展數據采集工作,并對數據進行多維度分析,以求深度剖析行業各個領域,使從業者能夠從多種維度、多個側面綜合了解混凝土行業的發展態勢,以及創新前沿熱點,進而賦能混凝土從業者搶跑轉型賽道。
水城海螺低碳減量置換項目建成投產,烏茲別克斯坦塔什干海螺、上峰友誼公司和柬埔寨金邊海螺的水泥熟料生產線項目建設有序推進,八菱海螺粉磨站遷建項目和蒙城海螺粉磨站項目順利開工;產業鏈延伸方面,馬鞍山綠色建材、蕪湖建科等八個骨料項目順利投產,并積極通過新建、并購和租賃等方式新增了八個在運營商品混凝土項目。
報告期內,海螺水泥新增骨料產能2160萬噸,商品混凝土產能780萬立方米,光儲發電裝機容量38MW。截至報告期末,本集團熟料產能2.69億噸,水泥產能3.88億噸,骨料產能1.30億噸,商品混凝土產能3330萬立方米,光儲發電裝機容量513MW。
2023年上半年,西部建設公司在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實現預拌混凝土簽約量3000余萬方,同比增幅超過10%。在北京、上海、廣東等地的預拌混凝土銷售量快速增長,同比增幅均超過60%。
近期,中建西部建設海外公司持續發力,相繼簽約、中標4個項目共計混凝土59.55萬方、水泥貿易18萬噸,涉及中泰高鐵4-3標段項目、香港保利高印尼工廠項目、龍蟠科技旗下印尼鋰源一期3萬噸磷酸鐵鋰項目等。
建筑行業占全球GDP的13%,而混凝土和水泥工業在其中扮演關鍵角色。長期以來,混凝土和水泥行業就已開展應對氣候變化行動并已取得一定成果。自1990年以來,替代燃料的使用量增加了九倍,而每噸膠結材料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減少了19%。
混凝土企業要不斷拓展和延伸混凝土行業產業鏈條,水泥-粉磨站-砂石-混凝土外加劑商品混凝土一體化,已成為今后混凝土企業的發展趨勢,整個混凝土行業將分工細化,使得混凝土行業更加專業化,有利于提高整個行業的生產技術水平和競爭力。
2022年全國建筑業總產值31.2萬億元,其中鋼結構產值達到9918.5億元,占建筑業比例3.18%。建筑鋼結構產量9200萬噸,產量增幅3.4%。2022年在建的鋼結構建筑面積為4.81億平方米,占當年在建建筑面積3.07%。鋼結構的產值、產量和在建面積比重穩步增長,建筑鋼結構已經成為了萬億級的產業。
2022年,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132895億元,比2021年下降10%;其中,住宅投資100646億元,下降9.5%。2022年,房地產開發企業房屋施工面積904999萬平方米,比2021年下降7.2%。房屋竣工面積86222萬平方米,下降15.0%。其中,住宅竣工面積62539萬平方米,下降14.3%。2022年,商品房銷售面積135837萬平方米,比2021年下降24.3%,其中住宅銷售面積下降26.8%。商品房銷售額133308億元,下降26.7%。2022年,房地產開發企業到位資金148979億元,比2021年下降25.9%。
2022年,我國商品混凝土市場需求低迷,疊加原材料水泥等價格下滑顯著,商品混凝土價格下降。在需求與價格雙降的情況下,我國商品混凝土市場規模同比下降14.96%至13125.5億元。同時,柴油價格上升使得運輸成本增加,進一步壓縮了商品混凝土企業的利潤空間,商品混凝土企業經營承壓。
從開發投資的數據來看,目前開發投資的壓力仍較大,當前房屋銷售數據總體上弱于預期,全年下跌了近25%的水平,購房需求刺激仍然面臨阻力。隨著疫情度過峰值,新一輪社會經濟刺激工作會加速,購房市場是中國最大的消費市場,其勢必有較好的表現和轉機。而對于目前的房建項目來講,恢復仍然需要時間,混凝土企業對于房建項目的供應仍然會比較謹慎。
據不完全統計,2022年行業前100名鋼結構企業完成鋼結構產量3662.4萬噸,占到全國建筑鋼結構產量的39.8%,鋼結構產值達2314.2億元,占全國建筑鋼結構產值的23.3%。
2023上半年國內在疫情和天氣因素的影響下,施工項目進展緩慢,尤其是地產項目施工量出現負增長,拖累混凝土市場需求,至6月底,全國混凝土價格指數(CONCPI)報收146.09點,季度內價格跌幅為2.35%,同比上漲1.35%。
混凝土行業綠色高質量發展
近年來,混凝土行業經歷了由傳統加工制造模式向智能產業化模式轉變的過程,淘汰落后工藝技術,倒逼落后產能退出,推動了行業由粗放式擴張向規范化發展邁進
在國家提出“碳達峰以及碳中和”的政策背景下,建材行業需要承擔起相應的減碳責任,而預拌混凝土用量龐大,低碳生產也就自然成為了行業綠色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內容。
經濟新常態背景下,商品混凝土行業的發展將從依靠要素驅動逐步向依靠創新驅動轉變,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由勞動密集型向智能化、自動化轉變。建材行業的轉型升級、綠色發展已成共識,商品混凝土作為建材的一個細分品類,其綠色化發展是政策重點引導方向,碳達峰等相關政策文件提到要加強低碳混凝土產品的研發應用,綠色生產和綠色產品將引領行業轉型升級。同時,建筑業的高質量發展趨勢對混凝土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性能混凝土、裝飾混凝土等多種形式的混凝土產品將得到應用,引領行業創新驅動發展。
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住建部以及工信部三部門聯合發布了《關于加快推進綠色建材產品認證及生產應用的通知》,標志著綠色建材產品認證代替綠色建材評價成為評判預拌混凝土綠色生產水平的指標體系。
工信息部、發改委、生態環境部和住建部聯合印發《建材行業碳達峰實施方案》,提出提升混凝土、水泥制品等材料生產過程中固廢資源利用水平,同時提出要加大高性能混凝土推廣應用力度。
國務院印發《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提出要加強低碳混凝土產品的研發應用,將低碳混凝土列為推動建材行業降碳的重要途經之一。
從科技創新角度看,鋼結構企業積極推進科技創新體系建設,不斷加大科研投入,通過41家行業高新技術企業的數據發現,2022年科研投入占總營業收入比例約3.2%左右。企業科研投入金額和占比逐年增加,重視科研、技術創新成為新趨勢。模塊化、智能化、信息化技術正在加速“嵌入”鋼結構產業鏈,促使建筑鋼結構成為“智能建造”的重要組成部分。
混凝土對于人類生活的可持續發展和繁榮穩定至關重要。在氣候變化的大背景下,混凝土是基礎設施、房屋、潔凈飲水和實現社會抗災能力的關鍵原材料。同時,它還是助力清潔、綠色能源轉型的重要因素。
更多混凝土行業發展趨勢消息,請點擊中研研究院出版的《2023-2028年混凝土行業風險投資態勢及投融資策略指引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8年混凝土行業風險投資態勢及投融資策略指引報告
風險投資是在創業企業發展初期投入風險資本,待其發育相對成熟后,通過市場退出機制將所投入的資本由股權形態轉化為資金形態,以收回投資,取得高額風險收益。全球風險資本市場已進入新一輪快速...
查看詳情
作為電子產品制造的關鍵材料,玻璃基板廣泛應用于智能手機、平板電腦、電視等電子產品的顯示屏制造中。隨著消費電子產...
電力行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性行業,由于電力行業對國民經濟和人民生活影響巨大,電力系統將能源輸送到全國的各個角落,...
中國互聯網與移動互聯網的快速發展使中國網絡用戶的規模持續擴大,直接促進了搜索引擎用戶的不斷上升,進而強化了搜索...
隨著VR、5G等前沿科技的飛速發展,全景影像技術在各行各業迎來廣泛應用的時代。隨著VR(虛擬現實)概念和技術的興起,...
近年來,我國信息化發展取得長足進展,經濟社會信息化水平全面提升。網絡與信息安全保障體系不斷健全。隨著信息技術的...
在如今的社會中,地攤經濟成為了一種新的商業模式,許多人都加入了這個行業中。然而,地攤經濟也面臨著許多問題,如食...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