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早已不是中老年人的專屬名詞了。18—35歲年輕人養生熱情高漲,甚至超越中老年人,成為養生市場的主力軍,在養生消費人群中占比高達83.7%。2023年秋季跑中藥房又成了青年人社交圈里的養生消費新事物。在社交平臺上,不少網友分享在中醫館購買酸梅湯配方的經歷,
“養生”早已不是中老年人的專屬名詞了。2022年新華網發布的《Z世代營養消費趨勢報告》顯示,18—35歲年輕人養生熱情高漲,甚至超越中老年人,成為養生市場的主力軍,在養生消費人群中占比高達83.7%。
美國beauty matter網站2023年刊文稱,后疫情時代,中國消費者的保健意識持續提升,保健品消費將逐步從可選轉向必選。注重健康的Z世代人群喜歡食用便利、零食包裝的保健品,如軟糖、果凍等。美國“精奢商業觀察”網站則報道稱,不斷增長的健康意識、政府的相關舉措和大型運動賽事的舉辦推動中國消費者追求更積極的生活方式,健康需求正成為消費的重要驅動力。
“啤酒加枸杞”“可樂杯里泡黨參”的“朋克養生”已成為過去式,“養生”這一概念正在被解構和重塑。
這一趨勢在社交媒體上亦能體現。2023年,八段錦成為炎炎夏日最受歡迎的運動方式之一,“三伏天曬背”“三伏貼”也先后登上熱搜……養生年輕化的勢頭越來越明顯。《中國美好生活大調查》數據顯示,2023年,18—35歲年輕人的消費榜單前三名分別是旅游(32.77%),電腦、手機等數碼產品(31.67%)和保健養生(31.04%)。一些商家敏銳地抓住這一商機,從“熬夜水”到在多個城市開花的中藥咖啡店,從刮痧片熱賣到養生課程流行,年輕人的養生浪潮不斷催生新生意。
目前,年輕消費者對于健康追求的迫切,也讓養生行業市場規模不斷擴大。
2023年秋季跑中藥房又成了青年人社交圈里的養生消費新事物。在社交平臺上,不少網友分享在中醫館購買酸梅湯配方的經歷,不僅價格便宜,還能刷醫保。
帶著中藥香的中藥茶飲成了“新寵”。其火爆程度,不亞于“醬香拿鐵”的風頭。
這一商機也被部分中醫館捕捉。有網友分享稱,同仁堂門店貼有“酸梅湯”的抓方方法,配方含有烏梅、山楂、烏棗、陳皮、甘草、玫瑰茄等,能夠生津止渴、解暑開胃、健脾解膩、澀腸止瀉,同時還有詳盡的用法用量介紹。
據了解,全國部分省市中醫醫院已經出現酸梅湯供不應求的情況。在網上,中藥版酸梅湯的視頻爆火,“流行花十元找中醫配酸梅湯”的話題一度登上短視頻平臺熱搜,近2000萬網友圍觀。酸梅湯在網上火了,很多視頻博主紛紛曬出拿著配方走進藥房抓藥的經歷,僅花費低廉的價格,就能收獲一份酸梅湯原材料。
在成都,情況也是如此,不少中醫館不僅可以配到酸梅湯,還可以買到現熬現喝的酸梅湯。有的藥房沒有酸梅湯的現成配方,需要自己提供正規處方,有的則有中藥師提供推薦的方子,省去了不少麻煩。
據中研產業研究院《2023-2028年中國養生茶行業供需分析及發展前景研究報告》分析:
中藥茶飲異軍突起的趨勢,正說明了當今年輕人對健康飲食和中醫傳統文化的關注。年輕人選擇花費較少的費用去中藥房配酸梅湯,可能也有嘗鮮的目的在其中。不得不提的是,中藥里面有很多藥食同源的成分,如烏梅、枸杞、山藥等,所以具有保健和食物的功能。相較于飲品店的酸梅湯,中醫館無論原料來源、組方搭配(量)、給出的建議指導更科學、合理,技術含量也更高一些。
養生茶,是以茶為主要原料,根據時令或體質等特殊因素,配合不同食材或藥材制作的茶飲品,以飲茶的方式達到養生保健的目的。
養生茶的范圍比較廣泛,含茶或以中藥,或者以藥食同源的原料制成以養生保健為目的的茶,都統稱為養生茶。養生茶的生產原則與要求養生茶是具有保健功能的一類食品,而不是治病的藥品。生產養生茶必須遵循的一個原則是:只能采用具有保健功能的食品與茶葉拼和,而不能采用藥品與茶葉拼和。因此審評養生茶,首先須看其配方是否符合國家標準,再審評其品質。
目前我國生產的養生茶已經達到數百種。這些養生茶按成品形態劃分,可分為三類:袋泡茶,如江西寧紅系列產品;液體飲料類,如軟、硬包裝的各色保健茶飲料;結晶速溶類,如湖南猴王牌減肥晶等。按保健功效來劃分,可分為四類:滋補強身類,如福建的鐵觀音人參茶、湖南益智養心茶;延年益壽類,如四川益壽茶,福建烏龍長壽茶;輔助治療類,如北京碘茶,廣東健齒茶。原生態養生類:如廈門阿勝芳樟果茶,不含茶堿和咖啡因,富含微量元素和維生素C。
中華中醫藥學會發布的《2022年全民中醫健康指數研究報告》顯示,在95后眼中,新中式養生比其他方式更注重身心結合,能提供精神享受。他們既要提高免疫力,抵抗、消滅外來細菌、病毒,也要拒絕精神內耗,加強精神防御。00后選擇新中式養生是因為它更容易理解,沒有復雜的概念,這意味著他們更喜歡去繁就簡的養生方式,一眼就懂才是他們的養生信條。
消費者在養生的理念上不只是過去的單一性,更注重便捷、功能性。對于企業而言,除了產品適應市場外,選對供應商,提高產品質量、服務也是在養生茶這一賽道上的競爭力所在。
我們對養生茶行業進行了長期追蹤,結合我們對養生茶相關企業的調查研究,對我國養生茶行業發展現狀與前景、市場競爭格局與形勢、贏利水平與企業發展、投資策略與風險預警、發展趨勢與規劃建議等進行深入研究,并重點分析了養生茶行業的前景與風險。
想要了解更多養生茶行業詳情分析,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3-2028年中國養生茶行業供需分析及發展前景研究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8年中國養生茶行業供需分析及發展前景研究報告
養生茶,是以茶為主要原料,根據時令或體質等特殊因素,配合不同食材或藥材制作的茶飲品,以飲茶的方式達到養生保健的目的。中研普華的整份研究報告向您詳盡描述您所處的行業形勢,為您提供詳盡...
查看詳情
網紅面包、網紅書店、網紅小鎮、網紅咖啡廳……如今,“網紅”元素在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網紅經濟行業市場分析1、淄2...
隨著國內拋光工業領域的不斷擴大,傳統的拋光設備已經不能滿足行業高速發展的需求。此外,我國推出強制認證制度,大幅...
作為數字化轉型中必不可少的底層資產,數據的重要性愈加凸顯,數據能力也已成為各家銀行競爭力關鍵所在。而要將原始數...
碳中和是指企業、團體或個人測算在一定時間內直接或間接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總量,然后通過植物造樹造林、節能減排等形...
2023年12月28日,《中國能源展望2060(2024年版)》《中國氫能產業展望報告》發布會暨2024能源化工產業發展論壇”在北...
無功補償,全稱無功功率補償,是一種在電力供電系統中起提高電網的功率因數的作用,降低供電變壓器及輸送線路的損耗,...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