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確保智能紡織行業數據精準性以及內容的可參考價值,我們研究團隊通過上市公司年報、廠家調研、經銷商座談、專家驗證等多渠道開展數據采集工作,并對數據進行多維度分析,以求深度剖析行業各個領域,使從業者能夠從多種維度、多個側面綜合了解智能紡織行業的發展態勢,
傳統紡織業一度被認為是高污染、低利潤的密集型產業,隨著紡織企業創新能力不斷增強,傳統產業煥發新生機。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會長孫瑞哲表示,中國紡織行業科技創新能力已從“跟跑”階段全面進入“并跑、領跑”階段。在新技術助力下,中國紡織工業正在發生蝶變,通過智能化轉型織就更加美好的行業未來。
紡織服裝行業屬于我國傳統制造業,同時也是我國國民經濟重要的支柱產業之一,近年來,傳統紡織服裝行業借助智能化改造,轉型升級。
為確保智能紡織行業數據精準性以及內容的可參考價值,我們研究團隊通過上市公司年報、廠家調研、經銷商座談、專家驗證等多渠道開展數據采集工作,并對數據進行多維度分析,以求深度剖析行業各個領域,使從業者能夠從多種維度、多個側面綜合了解智能紡織行業的發展態勢,以及創新前沿熱點,進而賦能智能紡織從業者搶跑轉型賽道。
智能紡織品的現狀分析
紡織服裝行業屬于我國傳統制造業,同時也是我國國民經濟重要的支柱產業之一,近年來,傳統紡織服裝行業借助智能化改造,轉型升級。
國內紡織信息化建設相較其他行業較早,經過數十年的發展,目前進入到兩化深度融合階段,行業信息化轉型是提升企業競爭力,拉動行業增量的重要變革方式。“十四五”的開局之年,紡織工業加快智能制造發展,智能制造在紡織行業已經形成許多試點示范。
截至2022年12月,我國紡織行業兩化融合總體發展水平評估指數達到57.1,生產設備數字化率達到55.6%,數字化生產設備聯網率49%,智能制造就緒率為14.6%。”在日前在山東夏津舉辦的紡織行業數字化轉型峰會上,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秘書長夏令敏談道。
當前,人工智能、數字孿生等技術創新在我國紡織行業的應用取得新進展,一些企業打造的5G全連接智慧工廠,不僅實現了智能機器人檢測、智能IGV等應用場景,而且通過構建全感知系統,為企業帶來了實質性效益。
智能制造是紡織行業數字化轉型的主攻方向。據了解,截至2022年12月,我國紡織行業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總體發展水平評估指數達到57.1,生產設備數字化率達到55.6%,智能制造就緒率為14.6%。
2023中國紡織智能制造大會上國際紡聯主席、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會長孫瑞哲在致辭中表示,智能制造作為紡織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的重要內容和方向,是紡織行業邁向高質量發展、形成國際競爭新優勢的必由之路。
“紡織產業是夏津縣第一支柱產業,紡紗規模達260 萬紗,占德州市的二分之一,山東省的十分之一,形成了以鴻泰鼎、仁和紡織、鑫瑞娜家紡為代表,紡紗、織布、家紡、服裝等生產環節齊全的紡織產業集群。” 夏津縣委書記沙淑紅說。
“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數字化轉型已經成為大勢所趨。2022年6月,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印發《紡織行業數字化轉型三年行動計劃(2022-2024年)》,推動行業加快數字化轉型。”中國紡聯信息化部紡織行業數字化首席專家翟燕駒說,通過數字化轉型,可以助推紡織制造能力高端化,實現提質、降本、增效,優化生產經營,賦能企業決策,實現產業協同,踐行綠色發展,推動模式創新以及賦能產業集群和園區的高質量發展。
智能紡織品作為紡織行業的新技術,利用活躍的智能組織,能夠感應外界環境的變化,及時做出反應。隨著智能紡織品的普及,智能服裝也不斷在升級,滿足了人們的日常需求。
智能紡織品與傳統紡織品相比較,在功能和應用上具有更豐富全面的作用,其可以接收外界的變化,并且收集必要的信息,同時做出及時的響應和反饋,彰顯了其較強的功能性。
智能紡織品的應用范圍更加廣泛,在不同的場景中,可以使用不同的材料,通過不同的造型,帶來與眾不同的穿戴產品。應用于服裝領域的智能紡織品,不僅具有美觀的作用,也可以應用于軍用、消防、醫療等領域。
智能紡織產品的研發方向目前主要在與電子智能設備的結合和智能化生產加工技術的研究。
智能紡織行業市場機遇分析
智能紡織品需求增長因素包括:納米技術的大規模擴張,電子和織物的制造成本下降,2000后的人口數量越來越多,可支配收入激增,互聯網滲透增加以及智能紡織品在醫療、軍事和汽車行業的廣泛應用。
隨著人們對生活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紡織品的需求也會不斷增加。同時,紡織業的技術水平也會不斷提升,更多的技術會用于紡織品的設計和生產,使紡織品的質量和外觀得到進一步提升。未來,紡織業需要不斷創新和發展,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同時提高自身的競爭力和影響力。近年來,國內紡織工業逐漸的引進了國際先進的技術和生產設備,提升了生產品質和生產效率,未來有著廣闊的發展空間。
智能紡織品的未來應用可能會開發用于運動和健康產品,以及用于患者監護的醫療設備。技術紡織品,時裝和娛樂也將是重要的應用。
隨著社會經濟水平的提高,人們的生活需求不斷加大,傳統的紡織品已經很難滿足市場需求。在這樣的背景下,傳統紡織技術與化學、材料、微電子、信息等深度融合,智能紡織材料由此誕生,并生產出了智能紡織品。
“智能制造不僅使紅豆實現了柔性化、拉動式、協同生產線為一體的混合生產線,能夠滿足個定、團定及批量訂單的需求,更在設備運維及有效利用率、人員生產效率、數據匯總分析效率以及用工成本方面,成效顯著。” 江蘇紅豆工業互聯網有限公司總經理奚豐說。
“值得關注的是,當前,紡織產業集群、產業園區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與落地應用正在加快。”翟燕駒說,“比如福州長樂區,作為重要的紡織產業集群地,長樂紡織工業互聯網平臺實現對集群地企業的數字化轉型賦能,已累計接入紡織企業數超過600余家,超過長樂區紡織企業比重近50%;連接紡織設備8900余臺,覆蓋全區紡織設備超50%。平臺已形成較強的服務能力、成熟的應用場景和應用案例,平臺模式已成功在晉江紡織鞋服產業集群進行復制推廣,并取得良好成效。
據夏令敏介紹,我國紡織行業信息化起步于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期,從大型企業局部管理信息技術應用開始,主要目的是解決企業管理模式粗放、管理效率低下問題,提升企業管理水平;成長于上世紀九十年代末期,紡織行業全鏈條應用互聯網技術發展新成果,主要解決企業面臨的信息不對稱問題,全面提升行業國際競爭力;深化于新世紀頭十年,紡織服裝企業成為電子商務的主要參與者,紡織服裝產品成為電商零售的第一大品類,帶動了全產業鏈從研發設計、生產銷售、消費服務所有環節信息技術的深度應用,解決了非標準化的時尚消費品與消費者交互的數字鴻溝。
“近些年來,紡織行業數字化取得可喜成果。”夏令敏說,在此基礎上,我國紡織行業數字化公共服務能力得到了全面提升,重點產業集群的數字化服務體系正在建立,我國紡織大數據中心也逐步落地,紡織服裝企業數字化轉型公共服務平臺已初步建成。
“但是,我們也應該清楚地看到,紡織企業在數字化轉型過程當中還存在著許多突出問題。”夏令敏說,“一是思想認識有差距,缺乏數字化戰略意識;二是數據安全風險還達不到完全可控;三是企業內部的數據孤島尚未完全打通;四是中小企業數字化能力亟待提高;五是專業資源、專業人才相對缺乏。”
中國智能紡織品無配額時代即將來臨,約占全球紡織品市場60%以上份額地區全面開放,將會給中國紡織品貿易帶來巨大機遇。
而未來幾年世界經濟仍將處于上升區間,智能紡織品必將促進國際智能紡織品貿易的增長,這將給中國智能紡織品增長帶來有利的國際市場保障。
智能紡織品行業研究報告旨在從國家經濟和產業發展的戰略入手,分析智能紡織品未來的政策走向和監管體制的發展趨勢,挖掘智能紡織品行業的市場潛力,基于重點細分市場領域的深度研究,提供對產業規模、產業結構、區域結構、市場競爭、產業盈利水平等多個角度市場變化的生動描繪,清晰發展方向。
未來,欲了解更多關于智能紡織品行業的市場數據及未來行業投資前景,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產業院研究報告《2023-2028年中國智能紡織品市場深度全景調研及投資前景分析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8年中國智能紡織品市場深度全景調研及投資前景分析報告
中研普華通過對智能紡織品行業長期跟蹤監測,分析智能紡織品行業需求、供給、經營特性、獲取能力、產業鏈和價值鏈等多方面的內容,整合行業、市場、企業、用戶等多層面數據和信息資源,為客戶提...
查看詳情
家用跑步機是一種科學,方便,有效的室內健身器材。它源于歐美,但在近年來經濟崛起的中國,當人民的生活水平達到一定...
隨著研學旅行成為在校學生的剛需,未來3~5年內研學旅行的學校滲透率將迅速提升,據不完全估算,研學旅行市場總體規模...
醫療器械是指用于人體的儀器、設備、器具、材料等,具有預防、診斷、治療、護理、康復等功能。醫療器械是醫療健康領域...
衛浴行業由衛生陶瓷、龍頭五金、浴室浴柜、浴缸浴房等產品構成。衛生陶瓷包括坐 便器、蹲便器、小便器、面盆等;龍頭...
我國工程項目管理的發展現狀及趨勢工程項目管理是一個復雜系統,其管理過程充分體現了管理水平的高低,項目是否成功,...
豬肉是我國主要的畜禽肉產品之一,也是民眾餐桌上不可或缺的食品之一。而近年來,人們對食品安全和口感的要求越來越高...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