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確保貸款行業數據精準性以及內容的可參考價值,我們研究團隊通過上市公司年報、廠家調研、經銷商座談、專家驗證等多渠道開展數據采集工作,并對數據進行多維度分析,以求深度剖析行業各個領域,使從業者能夠從多種維度、多個側面綜合了解貸款行業的發展態勢,以及創新
1月12日,2023年金融統計數據出爐。縱觀2023年全年,人民幣貸款增加22.75萬億元,同比多增1.31萬億元;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累計為35.59萬億元,比上年多3.41萬億元;截至2023年12月末,廣義貨幣(M2)余額為292.27萬億元,同比增長9.7%。
為確保貸款行業數據精準性以及內容的可參考價值,我們研究團隊通過上市公司年報、廠家調研、經銷商座談、專家驗證等多渠道開展數據采集工作,并對數據進行多維度分析,以求深度剖析行業各個領域,使從業者能夠從多種維度、多個側面綜合了解貸款行業的發展態勢,以及創新前沿熱點,進而賦能貸款從業者搶跑轉型賽道。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中國貸款行業深度調研及投資機會分析報告》顯示:
2021年三季度末,本外幣企事業單位貸款余額121.26萬億元,同比增長11.1%,增速比上季末高0.3個百分點;前三季度增加10.72萬億元,同比少增902億元。
分期限看,短期貸款及票據融資余額43.62萬億元,同比增長4.4%,增速比上季末高2.7個百分點;前三季度增加2.06萬億元,同比少增1.3萬億元。中長期貸款余額74.45萬億元,同比增長15.3%,增速比上季末低1.5個百分點;前三季度增加8.37萬億元,同比多增1.09萬億元。
分用途看,固定資產貸款余額52.17萬億元,同比增長10.7%,增速比上季末低0.7個百分點;經營性貸款余額49.47萬億元,同比增長10.4%,增速比上季末低1個百分點。
2023年以來,金融機構積極發展普惠金融。農業發展銀行累計投放中小微企業貸款19396.60億元,截至11月17日,中小微企業貸款余額76595.71億元,增幅15.93%。年初以來,累計投放普惠小微企業貸款(線上)301.60億元,累計投放普惠小微企業貸款(線下)205.96億元。截至11月17日,普惠小微企業貸款余額403.04億元,比年初增加78.69億元,增幅24.26%。
2023年二季度末,本外幣企事業單位貸款余額152.21萬億元,同比增長13.5%,增速比上年末低0.1個百分點;上半年增加12.86萬億元,同比多增1.3萬億元。
2023年二季度末,普惠小微貸款余額27.69萬億元,同比增長26.1%,增速比上年末高2.3個百分點,上半年增加3.9萬億元,同比多增1.16萬億元;農戶生產經營貸款余額8.86萬億元,同比增長18.3%;創業擔保貸款余額2981億元,同比增長14.6%;助學貸款余額1696億元,同比增長21.6%。
2023年二季度末,全國脫貧人口貸款余額1.11萬億元,同比增長13.2%,上半年累計發放4853億元。
分期限看,短期貸款及票據融資余額52.8萬億元,同比增長6.8%,增速比上年末低6.2個百分點;上半年增加3.01萬億元,同比少增2.24萬億元。中長期貸款余額95.96萬億元,同比增長17.9%,增速比上年末高3.4個百分點;上半年增加9.68萬億元,同比多增3.45萬億元。
分用途看,固定資產貸款余額63.7萬億元,同比增長14.2%,增速比上年末高2.8個百分點;經營性貸款余額62.87萬億元,同比增長15%,增速比上年末高2.3個百分點。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實體經濟特別是制造業發展。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有關部門,持續開展擴大制造業中長期貸款投放工作,通過加強項目申報環節的指導和服務、引導銀行加大項目對接力度、強化要素保障和配套服務、豐富金融產品供給等舉措,著力加強對制造業特別是民營制造業企業的融資支持和金融服務。
截至三季度末,制造業貸款余額同比增長17.18%,其中,制造業中長期貸款余額增長34.43%,有力推動制造業投資實現較快增長;同時,制造業中長期貸款占制造業貸款比重達49%,比去年底提高3.9個百分點,融資結構進一步優化。
人民幣貸款保持較快增長勢頭。數據顯示,2023年12月末,人民幣各項貸款余額237.59萬億元,同比增長10.6%。2023年12月當月新增貸款1.17萬億元,繼續超萬億元,基本符合業內人士普遍預期。
值得注意的是,從部分主要大行數據看,制造業中長期貸款、普惠小微貸款、綠色貸款同比增速大體保持在30%-40%,均快于全部貸款增速。房地產、地方融資平臺新增貸款雖然減少了,但更多信貸資源被配置到支持形成新質生產力上,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質效持續提升。
社會融資規模繼續保持同比多增。2023年12月末,社會融資規模存量378.09萬億元,同比增長9.5%,增速比上月高0.1個百分點。2023年12月份增量為1.94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多6169億元。2023年全年增量累計為35.59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多3.41萬億元,說明金融體系為實體經濟提供資金支持的力度保持較高水平。
2023年新增貸款達22.75萬億元,同比多增1.31萬億元。同時,在新發展階段分析金融總量指標要有更多元視角,2023年末社會融資規模同比增長9.5%,M2同比增長9.7%,這些金融指標均好于名義經濟增速。在房地產市場發生重大轉型、提前還貸增多、涉地方債務融資減少的情況下,有效信貸需求仍顯不足,保持這樣的金融支持力度殊為不易。
貸款行業市場機遇分析
今年以來,我國推出多項舉措,規范信貸融資各環節收費與管理,特別是規范信貸、助貸、增信等環節收費行為,督促銀行落實各項減費政策要求,主動為實體經濟減負。
“今年前7個月,金融部門積極通過降低利率、減少收費、貸款延期還本付息等措施,為市場主體減負共計8700億元。”在當天舉行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劉國強在介紹金融機構支持實體經濟政策落實情況時說,8月至12月,金融部門還將為市場主體減負6000多億元,預計全年可為市場主體減負約1.5萬億元。
據介紹,今年前7個月,通過降低利率已為市場主體減負4700億元。其中,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下行引導貸款利率下降減負3540億元,再貸款、再貼現支持發放優惠利率貸款減負370億元,債券利率下行為債券發行人減負790億元。
另外,減費讓利也是金融部門倡導和督促的重要方面。今年以來,銀行通過減免服務收費,已為市場主體減負2045億元。
銀保監會首席風險官肖遠企表示,下一步,銀保監會將持續推進銀行業落實減費讓利政策,規范收費行為,整治各種形式的亂收費,督促銀行加強對第三方助貸等合作機構的管理,規范銀保合作,聚焦減輕企業負擔。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指出,2024年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適度、精準有效”。市場專家認為,“靈活”意味著貨幣政策將根據經濟金融運行情況,堅持以我為主,在內外部環境仍有不確定性的背景下及時進行政策響應,平滑超預期因素的沖擊;強調社會融資規模、貨幣供應量同經濟增長和價格水平預期目標相匹配,也意味著貨幣政策更為穩健中性,更加關注價格和預期因素,支持實體經濟可持續良性發展。
同時,貨幣政策由“精準有力”轉向“精準有效”,強調了從質效而非數量來觀察和評判貨幣政策,符合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每年我國全部貸款當中約八成需要回收再投放,盤活存量信貸資金效能可以更好地支撐經濟高質量發展。優化新增貸款投向,也有利于支持擴大內需和供給側改革,根本上有助于改善終端需求。
本報告對國內外貸款行業的發展狀況進行了深入透徹地分析,對我國行業市場情況、技術現狀、供需形勢作了詳盡研究,重點分析了國內外重點企業、行業發展趨勢以及行業投資情況,報告還對貸款下游行業的發展進行了探討,是貸款及相關企業、投資部門、研究機構準確了解目前中國市場發展動態,把握貸款行業發展方向,為企業經營決策提供重要參考的依據。
未來,更多行業詳情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中國貸款行業深度調研及投資機會分析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4-2029年中國貸款行業深度調研及投資機會分析報告
貸款研究報告對貸款行業研究的內容和方法進行全面的闡述和論證,對研究過程中所獲取的貸款資料進行全面系統的整理和分析,通過圖表、統計結果及文獻資料,或以縱向的發展過程,或橫向類別分析提...
查看詳情
環衛服務屬于勞動密集型產業,尤其是清掃保潔需要大量勞動力,行業人工成本占總成本的60%左右。而且我國環衛工人平均...
隨著中國農村經濟的不斷發展,農村電網改造成為一項重要的基礎設施建設項目。通過對農村電網的改造,可以提高電力供應...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速和信息技術的不斷進步,數字城市已經成為城市發展的重要趨勢。數字城市行業的技術基礎已經非常成...
LCP(輕量級通信協議)是一種用于在分布式系統中實現進程間通信的協議。它是一種基于消息傳遞的通信方式,使得進程之L...
浮法玻璃是近年來發展比較迅速的一種玻璃制品,主要用于建筑、家具、裝飾等領域。在中國市場上,浮法玻璃的需求量逐年...
在現代生活中,運動褲已經成為一種非常流行的服飾選擇,它不僅舒適自在,而且樣式多變,可以滿足不同的穿搭需求。運動...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