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確保工業4.0行業數據精準性以及內容的可參考價值,我們研究團隊通過上市公司年報、廠家調研、經銷商座談、專家驗證等多渠道開展數據采集工作,并對數據進行多維度分析,以求深度剖析行業各個領域,使從業者能夠從多種維度、多個側面綜合了解工業4.0行業的發展態勢,以
制造業是立國之本、強國之基。新一代人工智能技術與先進制造技術深度融合所形成的智能制造技術,成為新一輪工業革命的核心驅動力。為在全球產業鏈和價值鏈中占據有利位置,世界各大國紛紛將智能制造的發展提升為國家戰略,近年來,德國、美國等制造強國紛紛提出新的國家發展戰略。無論是德國的“工業4.0”、美國的“工業互聯網”,都是根據各自國情為本國工業制定的系統性規劃。作為世界制造大國,中國于2015年提出了《中國制造2025》,這是全面推進實施制造強國的引領性文件,是中國建設制造強國的第一個十年行動綱領。
為了提高德國的工業競爭力,以西門子為首的德國公司及德國學術界和產業界在2013年推出了工業4.0戰略,核心是提升制造業的智能化水平,建立具有適應性、資源效率及基因工程學的智慧工廠,在商業流程及價值流程中整合客戶及商業伙伴。其技術基礎是網絡實體系統及物聯網。
為確保工業4.0行業數據精準性以及內容的可參考價值,我們研究團隊通過上市公司年報、廠家調研、經銷商座談、專家驗證等多渠道開展數據采集工作,并對數據進行多維度分析,以求深度剖析行業各個領域,使從業者能夠從多種維度、多個側面綜合了解工業4.0行業的發展態勢,以及創新前沿熱點,進而賦能工業4.0行業搶跑轉型賽道。
根據中研普華研究院撰寫的《2024-2030年中國工業4.0行業市場發展狀況及投資潛力研究報告》顯示:
中國工業4.0行業發展現狀及市場需求
國內外“工業4.0”戰略的不斷落實以及物聯網、5G、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的推動下,裝備制造智能化、自動化、綠色化成為目前裝備制造業發展的主要方向。從國際國內發展現狀來看,我國裝備制造業正在經歷轉型升級,由“中國制造”向“中國智造”升級發展。
裝備制造行業是為工業生產體系和國民經濟各行業直接提供技術設備的戰略性產業。整個產業比較大,涉及的門類比較多,整個生態圈比較廣。
工業4.0俗稱第四次工業革命,是繼前三次工業革命之后的又一次生產方式變革。第三次工業革命的成果發展到今天,已經實現了完全的自動化和部分的信息化。隨著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互聯網技術的發展以及產能過剩日益嚴重,未來工廠需要實現完全的自動化和完全的信息化以滿足快速、小批量、定制化生產的要求。工業4.0應運而生,其目標是智能制造和智能工廠。
工業生產物流是指對工廠內部原材料和半成品進行存儲和運輸,待加工組裝完成后,運送至商業配送物流系統。智能倉儲與物流裝備在工業生產物流這一系統中,主要擔任物料自動運輸和訂單自動處理的角色,可滿足生產過程中物料準時配送的要求,能有效提高企業的生產配送效率、車間物流管理水平及倉儲管理能力。
商業配送物流側重工廠、商戶和消費者之間的連接,強調商品的存儲、分揀和配送服務。智能倉儲與物流裝備與認知識別、控制驅動、定位導航等底層技術,托盤和料箱等硬件設備以及相關軟件系統融合運作,實現智能化、自動化的工作閉環。
自動化立體庫是智能倉儲裝備的重要組成部分,根據高工機器人產業研究所(GGII)發布的《2020 年中國智能倉儲行業調研報告》,2019 年我國自動化立體倉庫保有量 6,000 座左右,智能倉儲市場規模 856.5 億元。信息技術和互聯網在商品物流領域的應用,極大地促進了基于“互聯網+”的商品物流行業的發展,有物流就有倉儲,智能倉儲系統在商品物流中的不斷應用,對提高商品物流傳遞速度和效率起到重要作用。未來智能倉儲仍具有廣闊市場空間,預計到2023 年,智能倉儲市場規模可達 1,486.32 億元。
工業4.0行業市場機遇分析
乘"傳統制造"向"智能制造"轉變之東風,中國消費電子智能制造設備行業市場規模隨產線智能化升級快速擴容。2022年中國智能制造市場規模約為2.68萬億元,2017-2022年CAGR約為16%。行業成長迅速,主要歸因于政策扶持、加工精度提升以及勞動力成本增加。分下游看,消費電子自動化設備占整個智能制造設備的21%,消費電子屬僅次于汽車行業的第二大下游賽道。
工業4. 0是一個相對較簡單的概念,其本質是融合,即將大量的人力、AI系統、自動化原件以及相關的機器信息通過虛擬的網絡系統融合在一起,然后根據所產生的數據來為企業進行服務,通過工業4. 0可以建立起一種人與技術的嶄新的互動模式,那就是機器為人服務模式。2022年我國工業機器人總產量約為44.31萬臺。
工業4.0的發展趨勢是朝著數字化、智能化和網絡化的方向發展,AI技術的廣泛應用和數字孿生技術的大力推廣將成為未來工業生產的核心競爭力。同時人機界面的不斷創新也將為工作人員和管理者提供更加便捷、高效和安全的工作環境。預測性維護在工業4.0中的重要性將進一步增加,幫助企業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根據世界智能制造中心發展趨勢報告的調查數據,2018 年,全球智能制造業市場規模突破 1 萬億美元,預計將保持 10%左右的年均復合增速,至 2022 年達到約 1.51 萬億美元。
隨著《“十四五”智能制造發展規劃》《關于推動工業互聯網加快發展的通知》等智能制造相關政策發布以及國家對制造業智能化生產進行戰略指導和大力支持,我國的智能制造產業示范地區和企業數量規模不斷擴大,智能制造逐漸成為產業升級的新引擎,智能制造產業市場規模增長迅速。根據頭豹研究院分析,2021 年,我國智能制造行業產值達 3.2 萬億元,同比增長 18.52%,預計到 2026 年,我國智能制造行業產值將達 6.1 萬億元,未來五年復合增長率為13.7%。
裝備制造業作為工業的心臟、國民經濟的生命線,既是支撐國家綜合國力的基礎,也是帶動相關產業發展的重要基石,是大國參與全球產業分工、爭奪全球產業鏈上游的關鍵領域。裝備制造業要包含金屬制品業、通用設備制造業、專用設備制造業、交通運輸設備制造業、電氣機械及器材制造業、通信設備/計算機及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儀器儀表及文化辦公用機械制造業、金屬制品/機械和設備修理業等。
現階段我國大力發展智能制造,到2025年目標是實現由制造大國邁入制造強國行列,同時國家提出產業數字化、數字產業化的發展邏輯,另外裝備制造業技術也在不斷的升級,新需求、新產業的不斷出現,從根本上改變了傳統制造業的生產和管理模式。
想了解關于更多工業4.0行業專業分析,可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院撰寫的《2024-2030年中國工業4.0行業市場發展狀況及投資潛力研究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4-2030年中國工業4.0行業市場發展狀況及投資潛力研究報告
所謂工業4.0(Industry4.0),是基于工業發展的不同階段作出的劃分。按照目前的共識,工業1.0是蒸汽機時代,工業2.0是電氣化時代,工業3.0是信息化時代,工業4.0則是利用信息化技術促進產業變革...
查看詳情
目前我國人口老齡化速度加快,出現高齡化趨勢,不僅引起中老年人生理上的退變,同時也引起中老年人的營養和健康問題。...
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過程中,網絡化帶來網絡安全問題,數字化帶來數據安全問題。全球網絡安全產業隨著互聯網商業化...
今年,出臺了一系列穩外貿政策,進出口增速年初有所波動,之后保持相對弱勢,近兩個月出現反彈、有向好跡象。預計四季...
數字化轉型進入開放生態的4.0階段,數據價值、規模價值凸顯,專業化服務逐漸下沉。銀行業大語言模型的落地同樣面臨很1...
2023年度,國內銷售收入大幅增長,主要原因系公司國內胰島素制劑產品銷量較上年同期實現大幅增長,特別是餐時(速效)...
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智能化設備已經深入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從智能家居、智能穿戴,到智能交通、智能醫療,它們正...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