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電行業作為國民經濟的基礎性支柱產業,與國民經濟發展及工業結構變化息息相關,不同的經濟發展階段對應著不同的電力工業需求。隨著國家“節能減排”政策的實施,能源替代型減排成了中國的切實選擇,水力發電成為可再生能源的首選,現階段具有成本優勢的水電企業將進入
近年來中國火力發電技術水平不斷提高,火電機組向大型化、清潔化發展;同時,清潔能源裝機容量連續保持較高增速,電源結構逐步優化。目前,中國已經形成了以火力發電為主,水電、風電、太陽能及核能等新能源發電共同發展的格局。
水力發電,將水能轉換為電能的工程建設和生產運行等技術經濟問題的科學技術。水力發電利用的水能主要是蘊藏于水體中的位能。為實現將水能轉換為電能,需要興建不同類型的水電站。
水電是電源的重要組成部分。當前我國常規水電裝機3.7億千瓦,占總裝機容量比重為14%,全年常規水電發電量占總發電量比重為15%。我國有豐富的水能資源,理論蘊藏量為6.9億千瓦,經濟可開發裝機容量近4億千瓦。
根據中研普華研究院撰寫的《2024-2029年中國水力發電行業競爭格局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顯示:
2024水力發電行業發展前景預測報告
水電行業作為國民經濟的基礎性支柱產業,與國民經濟發展及工業結構變化息息相關,不同的經濟發展階段對應著不同的電力工業需求。隨著國家“節能減排”政策的實施,能源替代型減排成了中國的切實選擇,水力發電成為可再生能源的首選,現階段具有成本優勢的水電企業將進入高速發展的快車道。
水力發電設備需求的強力拉動下,我國水輪機及輔機制造行業進入快速發展期,其經濟規模及技術水平都有顯著提高,我國水輪機制造技術已達世界先進水平。目前,我國水輪機及輔機制造行業綜合實力明顯增加,全水力發電設備行業呈現出蓬勃發展、充滿活力的可喜局面。
電力行業正進入迎峰度夏的關鍵階段,7月4日晚間,華能水電(600025)披露了上半年發電量完成情況。根據公司統計,截至今年6月30日,公司2023年上半年完成發電量370.95億千瓦時,同比減少25.44%,上網電量368.09億千瓦時,同比減少25.48%。
華能水電表示,2023年上半年發電量減少的主要原因,一是由于2022年汛期來水不足,導致2023年初水電梯級蓄能同比減少61.37億千瓦時,二是2023年上半年瀾滄江流域來水同比偏枯約2.5成,其中烏弄龍、小灣和糯扎渡斷面來水同比分別偏枯22.5%、25.4%和28.4%。
作為對比,今年一季度,華能水電完成發電量156.10億千瓦時,同比減少11.44%,上網電量154.84億千瓦時,同比減少11.46%。彼時,瀾滄江流域來水同比偏枯約1成,其中烏弄龍、小灣和糯扎渡斷面來水同比分別偏枯6.7%、12.3%和13.6%。
西電東送”是國家戰略,四川作為清潔能源大省,為全國能源的供需平衡和安全發展作出很大貢獻。金沙江、雅礱江等“西電東送”大水電除直送省外,要完善其與省網相連的“小通道”建設,助力四川電力保障和應急調劑。在此次缺電危機中,國家電網每日支援電量1.32億千瓦時中有約三分之一是通過“小通道”實現的。
按近5年年均用電增速10.4%測算,初步預計四川2025年用電量將達到4865億千瓦時,但預計同期省內供應能力僅有約4600億千瓦時,電量缺口約265億千瓦時,若來水進煤不正常缺口還將擴大。
水電方面,優先建設季以上調節能力水庫電站,統籌好水電自用與外送量。火電方面,發揮好存量煤電對防范電網安全風險的支撐作用,推動煤電服役期滿機組科學安全轉為應急備用和調峰電源。“十四五”期間四川省核準建設規模約1200萬千瓦,新增投產水電裝機規模2400萬千瓦左右。
我國水電設備需求大,水電設備投資利用擴大,受水力資源區域分布影響,水電設備行業發展區域性強。我國水力發電機組產量實現歷史新高。隨著政府文件明確清潔高效發電裝備中的水電機組參數,未來水電設備勢必朝著大型化,清潔高效方向發展。
水電設備的國產化,不僅可以促進產業技術進步、加快水電建設速度以及降低水電開發成本,還能提高在國際市場的地位,推動國際水電設備技術創新。
國家能源局去年9月發布的《抽水蓄能中長期發展規劃(2021-2035年)》提出,我國已投產抽水蓄能電站總規模3249萬千瓦(注:1GW=100萬千瓦),到2025年,抽水蓄能投產總規模較“十三五”翻一番,達到6200萬千瓦以上;到2030年,抽水蓄能投產總規模將較“十四五”再翻一番,達到1.2億千瓦左右。
我國水力發電行業市場前景廣闊,我國水力發電行業經歷了較長的發展過程,自2004年裝機規模首次突破1億千瓦以來,長時間保持高速發展。2022年,我國水電裝機容量再創新高,突破4億千瓦。然而,全球的水電年均新增裝機容量約22GW,明顯低于2050年實現1.5°C凈零排放目標所需的每年45GW新增裝機。在此背景下,只有中國緊跟水電凈零路徑,全球平均每年新增的22GW新增裝機中一半以上來自中國。
其次,政策支持和技術創新是推動水力發電行業發展的兩大動力。我國政府對水力發電行業的發展給予了大力支持,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以促進水力發電行業的可持續發展。同時,隨著國內計算機、大數據、物聯網等行業的蓬勃發展,智能制造也在持續推進,成為我國經濟增長的新動力,也將進一步為電站賦能,提高運行效率。
抽水蓄能是水力發電行業的一個重要發展方向。抽水蓄能利用水作為儲能介質,通過電能與勢能相互轉化,實現電能的儲存和管理,是電力系統綠色低碳清潔靈活調節電源。在水電等各類清潔能源發電技術的發展下,抽水蓄能作為調峰儲能的電源,能夠進一步保障電力系統的安全穩定運行,是可再生能源大規模發展的重要支撐。
隨著能源需求的增加和環境保護意識的提高,小型水力發電將成為未來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能源之一。政府的支持政策和技術創新將進一步推動其發展;隨著技術的進步和成本的降低,小型水力發電將越來越具有競爭力,成為可替代傳統能源的重要選擇。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及投資者能否做出適時有效的市場決策是制勝的關鍵。中研網撰寫的水力發電行業報告對中國水力發電行業的發展現狀、競爭格局及市場供需形勢進行了具體分析,并從行業的政策環境、經濟環境、社會環境及技術環境等方面分析行業面臨的機遇及挑戰。同時揭示了市場潛在需求與潛在機會,為戰略投資者選擇恰當的投資時機和公司領導層做戰略規劃提供準確的市場情報信息及科學的決策依據,同時對政府部門也具有極大的參考價值。
想了解關于更多水力發電行業專業分析,可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院撰寫的《2024-2029年中國水力發電行業競爭格局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同時本報告還包含大量的數據、深入分析、專業方法和價值洞察,可以幫助您更好地了解行業的趨勢、風險和機遇。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4-2029年中國水力發電行業競爭格局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
水力發電是研究將水能轉換為電能的工程建設和生產運行等技術經濟問題的科學技術。水力發電利用的水能主要是蘊藏于水體中的位能,為實現將水能轉換為電能,需要興建不同類型的水電站。本報告利用...
查看詳情
國內芝麻市場交易開始走穩春節將至,國內芝麻市場貿易商報價積極,市場交投氛圍增強,隨著備貨的結束,國內市場交易開...
2023年度工業綠色微電網典型應用場景與案例名單公布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了2023年度工業綠色微電網典型應用場景與...
受下游物流、交通、制造業等諸多領域共同推動,加之技術進步,信息化程度提高,我國叉車產品銷量持續增長。隨著環保要...
隨著光伏發電成本的快速下降,以及國內國際對于發展可再生能源達成進一步共識,展望2024年,光伏產業將保持強勁增長勢...
數字化建設是現代化強國建設的必由之路、是驅動改革發展的新動力、是實現學校高質量發展的關鍵變量。必須準確識變、科...
風能作為一種清潔而穩定的可再生能源,是可再生能源領域中技術最成熟、最具規模開發條件和商業化發展前景的發電方式之...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