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吉林省商務廳消息,2023年吉林省外貿進出口實現1679.1億元,同比增長7.7%,增速居全國第9位,高于全國7.5個百分點。其中出口627億元,同比增長24.9%,增速居全國第5位,高于全國24.3個百分點;進口1052.1億元,同比下降0.5%。
隨著全球化的深入,各國之間的貿易往來越來越頻繁,外貿企業將面臨更多元化的市場和更激烈的競爭。為了適應這種變化,外貿企業需要不斷開拓新的市場,提高自身的市場競爭力。全球服務貿易的快速發展,服務貿易在外貿行業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外貿企業需要加強服務貿易的發展,提高自身的服務水平和質量。
各國政府制定的貿易政策和貿易協定對外貿行業的影響巨大。例如,自由貿易協定的簽署可以降低關稅壁壘,促進貿易便利化,從而有利于外貿行業的發展。然而,貿易保護主義的抬頭和貿易戰的發生可能給外貿行業帶來不確定性和風險。
根據中研普華研究院撰寫的《2024-2029年外貿行業風險投資態勢及投融資策略指引報告》顯示:
外貿行業投資態勢
我國經濟韌性強、潛力大、活力足,有集中力量辦大事的社會主義制度優勢,有長期積累形成的超大規模市場和強大生產能力的優勢,有不懼風雨、敢闖敢拼、不斷創新的廣大外貿主體,外貿綜合競爭優勢依然突出。
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深入推進,各國之間的貿易聯系更加緊密。外貿行業作為連接國內外市場的橋梁,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全球貿易自由化程度的提高,為外貿行業提供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匯率的變動可能直接影響到出口商品的價格競爭力,從而影響外貿企業的盈利能力。外貿企業需要密切關注匯率動態,采取相應的風險管理措施。隨著全球消費結構的升級和消費者需求的多樣化,外貿行業需要不斷調整和優化產品結構和市場布局。同時,新興市場的崛起也為外貿行業提供了新的增長機遇。
技術創新對外貿行業的發展具有推動作用。例如,電子商務和跨境電商的興起為外貿企業提供了更便捷的貿易渠道和更廣闊的市場空間。同時,智能制造、物聯網等技術的應用也有助于提高外貿企業的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
供應鏈的穩定性對外貿行業至關重要。全球供應鏈的脆弱性在近年來的一些事件中得到了凸顯。外貿企業需要加強供應鏈管理和風險防控,確保供應鏈的穩定和安全。
廣東、江蘇、浙江、上海、北京等地在繼續保持份額優勢的同時,結構上也呈現諸多亮點。例如,廣東的跨境電商增速居前,江蘇“新三樣”(電動載人汽車、鋰離子蓄電池、太陽能電池產品)保持領先,浙江民營企業出口占比有新突破。值得注意的是,多地已經開始部署,爭取在2024年更好發揮外貿大省優勢,為全國外貿保穩提質做出更大貢獻。
2023年,廣東外貿進出口8.30萬億元人民幣,穩居全國外貿第一大省;江蘇進出口5.25萬億元,規模繼續居全國第二;浙江進出口4.90萬億元,外貿增長貢獻居全國首位;上海進出口4.21萬億元,創歷史新高;北京地區進出口3.65萬億元,連續3年突破3萬億元……一張張“成績單”上的數據成為全國外貿穩中提質的有力支撐。
以“新三樣”出口第一大省江蘇為例,據南京海關統計,2023年,江蘇出口“新三樣”1949億元,出口規模全國第一。江蘇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貫徹中央“經濟大省要真正挑起大梁”的要求,在出口方面,用好出口信保、“蘇貿貸”等政策工具,大力支持“新三樣”、液化天然氣動力船等高附加值、綠色低碳產品出口。當地相關部門已經在部署落地舉措,南京海關表示,將聚焦“新三樣”產業發展,調研企業進出口貿易、物流計劃等,持續暢通“新三樣”出海通道。
再看民營經濟大省浙江,據杭州海關統計,2023年浙江有進出口實績的民營企業達10.2萬家,突破十萬大關,實現進出口3.93萬億元,占全省外貿比重首次超8成。越來越多的民營企業加大科技創新和品牌建設力度,浙江自主品牌產品出口占比連續5年提升。
在外貿第一大省廣東,2023年跨境電商進出口突破8000億元、占全國超1/3。2024年廣東提出新目標,發展“跨境電商+產業帶”模式,加強海外倉布局,力爭跨境電商進出口規模突破萬億元。
2023年吉林省外貿進出口同比增長7.7%
據吉林省商務廳消息,2023年吉林省外貿進出口實現1679.1億元,同比增長7.7%,增速居全國第9位,高于全國7.5個百分點。其中出口627億元,同比增長24.9%,增速居全國第5位,高于全國24.3個百分點;進口1052.1億元,同比下降0.5%。
多元化市場布局:隨著全球市場的不斷變化和新興市場的崛起,外貿企業需要不斷調整和優化市場布局。多元化市場布局不僅可以分散風險,還可以開拓新的增長空間。外貿企業需要深入研究目標市場的需求和特點,制定相應的市場策略和產品策略。
綠色可持續發展:隨著全球環保意識的提高,綠色可持續發展將成為外貿行業的重要趨勢。外貿企業需要加強環保意識和環保管理,推廣綠色產品和服務,降低能源消耗和環境污染。同時,也需要關注全球貿易政策中的環保要求,遵守國際貿易規則。
供應鏈協同與風險管理:全球供應鏈的脆弱性在近年來的一些事件中得到了凸顯。外貿企業需要加強供應鏈協同和風險管理,與供應商、物流商等合作伙伴建立緊密的合作關系,共同應對供應鏈中的不確定性和風險。
服務化轉型:隨著全球貿易結構的調整和消費者需求的升級,服務化轉型將成為外貿行業的重要趨勢。外貿企業需要加強服務意識和服務能力,提供全方位的服務和支持,滿足客戶的多元化需求。同時,也需要關注服務貿易的發展機遇,開拓新的服務市場和業務領域。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及投資者能否做出適時有效的市場決策是制勝的關鍵。中研網撰寫的外貿行業報告對中國外貿行業的發展現狀、競爭格局及市場供需形勢進行了具體分析,并從行業的政策環境、經濟環境、社會環境及技術環境等方面分析行業面臨的機遇及挑戰。同時揭示了市場潛在需求與潛在機會,為戰略投資者選擇恰當的投資時機和公司領導層做戰略規劃提供準確的市場情報信息及科學的決策依據,同時對政府部門也具有極大的參考價值。
想了解關于更多外貿行業專業分析,可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院撰寫的《2024-2029年外貿行業風險投資態勢及投融資策略指引報告》。同時本報告還包含大量的數據、深入分析、專業方法和價值洞察,可以幫助您更好地了解行業的趨勢、風險和機遇。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4-2029年外貿行業風險投資態勢及投融資策略指引報告
風險投資是在創業企業發展初期投入風險資本,待其發育相對成熟后,通過市場退出機制將所投入的資本由股權形態轉化為資金形態,以收回投資,取得高額風險收益。全球風險資本市場已進入新一輪快速...
查看詳情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人們對教育的需求越來越高。不僅是對基礎教育的需求,還有各種職業技能培訓、興趣愛好培...
人工智能、機器學習、計算機視覺等技術的不斷進步,服務機器人的智能化程度不斷提升,性能更加優越。技術創新為服務機...
豆制品是我國傳統飲食的瑰寶,其市場需求巨大,從廚房到工廠,從小吃到產業,具有極大的發展價值。近年來,伴隨著飲食...
果蔬加工就是通過各種加工工藝處理,使果蔬達到長期保存、經久不壞、隨時取用的目的。在加工處理中要最大限度的保存其...
信托(Trust)是指委托人基于對受托人的信任,將其財產權委托給受托人,由受托人按委托人的意愿以自己的名義,為受益2...
海洋工程是指以開發、利用、保護、恢復海洋資源為目的,并且工程主體位于海岸線向海一側的新建、改建、擴建工程。其主...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