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在我國傳統蠶桑生產向規模化、集約化推進的同時,人工飼料小蠶共育、全齡人工飼料工廠化養蠶漸成趨勢。人工飼料小蠶共育在全國各蠶桑生產省均有推廣應用。
蠶絲市場的未來發展還將受到國際貿易形勢的影響。隨著全球化的推進,蠶絲產品的國際貿易將更加頻繁,企業需要關注國際貿易政策的變化,加強與國際市場的對接和合作,以拓展更廣闊的市場空間。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 1—10月全國規模以上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同比增長7.25%。其中,繅絲加工、絲織加工、絲印染營業收入分別同比增長 3.61%、11.81%、1.91%。規模以上企業現利潤同比增長24.16%。其中,繅絲加工、絲織加工、絲印染利潤同比分別下降2.48%、增長65.36%和下降 33.89%。
中國絲綢協會對全國121家繭絲綢企業的調查 報告顯示,2023年與 2022年的營業收入對比,22.31%的企業實現20%以上增長,32.23%的企業增長10%左右,23.97%的企業與上年持平,僅剩下21.49%的企業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從利潤對比看,7.44%的企業實現較大盈利,47.93%的企業略有盈利,22.31%的企業與上年持平,僅剩下22.32%的企業有不同程度的虧損。
根據中研普華研究院撰寫的《2024-2029年中國蠶絲行業深度發展研究與“十四五”企業投資戰略規劃報告》顯示:
蠶絲行業深度發展研究
蠶絲市場目前處于穩步發展的階段。隨著國內消費升級和個性化需求的增長,蠶絲產品的市場需求不斷上升。特別是高端蠶絲產品,如蠶絲被、蠶絲服裝等,受到越來越多消費者的青睞。同時,蠶絲也因其綠色環保、天然抑菌等特性,在國內外市場都具備較大的發展潛力。
消費者對蠶絲產品的需求正在發生深刻變化。一方面,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費者對蠶絲產品的品質要求越來越高,對產品的舒適度、美觀度、功能性等方面都有更高的追求。另一方面,隨著健康環保理念的普及,消費者對蠶絲產品的環保性、天然性等方面也給予了更多關注。
在科技進步的推動下,蠶絲產業的生產效率和產品品質都得到了大幅提升。新技術的應用,如智能制造、遠程控制、大數據及云計算等,使得蠶絲生產更加智能化、高效化。同時,蠶絲新品種的選育、家蠶品種結構的優化、蠶桑病蟲害防控等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顯著進展,為蠶絲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蠶絲市場競爭激烈,市場上涌現出眾多知名品牌。這些品牌通過高品質的產品和有效的廣告宣傳,占據了市場份額的一部分。同時,隨著市場規模的擴大,新的競爭者不斷涌入市場,加劇了市場競爭。各品牌之間的競爭主要體現在產品質量、價格、銷售渠道等方面。
未來,蠶絲市場仍將保持增長態勢。隨著國內外消費者對蠶絲產品需求的持續增加,以及蠶絲生產技術的不斷進步,蠶絲市場有望進一步擴大。同時,隨著蠶絲產業的深度融合和創新發展,如絲綢+旅游、絲綢+文化等新型業態的出現,將為蠶絲市場帶來新的增長點。
2023年在我國傳統蠶桑生產向規模化、集約化推進的同時,人工飼料小蠶共育、全齡人工飼料工廠化養蠶漸成趨勢。人工飼料小蠶共育在全國各蠶桑生產省均有推廣應用。
2023年,4A級生絲價格從年初的43.4 萬元/t波動上漲至10月中旬最高達50.1萬元/t,之后有所回落,但12月底仍然保持在48.9 萬元/t, 較年初上漲12.7%,較2019年同期上漲了8.7%,超過疫情前正常年份的價格水平,接近歷史最高絲價水平。
涼山州寧南縣位于四川省南端的金沙江畔,是南方古絲綢之路上的重要節點。作為四川繭絲第一大縣、“中國蠶桑之鄉”,全縣桑蠶繭絲綜合產值達30億元,6A級生絲產量占全國一半以上。全縣有30萬畝優質桑園,每年約產出20萬噸桑枝、2萬噸蠶砂等廢棄資源,以前這些資源都浪費了,現在我們食用菌研發基地建成投產后,實現了‘桑枝’變‘菌菇’的實驗室研發和規模化種植,我們培育出來的菌菇主要為食用菌和藥用菌,主要銷往云南。
2022年以來,我們享受了稅收優惠減免近6萬元,這為我們企業菌包培育和技術研發提供了很好的資金支持,增強了我們發展的信心。
2023年,我國桑蠶生產區域繼續向西部地區轉移。西部蠶區(廣西、四川、重慶、云南、陜西、貴州、甘肅、新疆8省區市)的蠶繭產量占比從2022年的83.8%略升至2023年的83.91%,中部蠶區(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 6 省)的蠶繭產量占比從2022年6.45%下降至2023年的6.3%,而東部(江蘇、浙江、廣東、山東、海南5省)的蠶繭產量占比止跌回升,由2022年的9.74%回升至2023年的9.81%,扭轉了自2000年以來連續23年下降的趨勢。
2023年全國十大 主產省(區、市)依次為廣西、四川、云南、浙江、江蘇、安徽、廣東、重慶、山東、湖北,其中浙江省超過江蘇、廣東、安徽,從第 7 位躍至第4位,江蘇、廣東、陜西省的排位有所下降,尤其是陜西省從第9位降至第12位,而山東、湖北省排位有所上升,特別是湖北省進入前10位。這十大主產省蠶繭產量占比達 95.52%, 排名前3位的廣西、四川、云南蠶繭產量為46.14、8.6、6.59 萬t,分別占比 60.48%、11.27%、8.64%,合計占 比 80.39%。
蠶絲市場的未來發展還將受到國際貿易形勢的影響。隨著全球化的推進,蠶絲產品的國際貿易將更加頻繁,企業需要關注國際貿易政策的變化,加強與國際市場的對接和合作,以拓展更廣闊的市場空間。未來,消費者對蠶絲產品的需求將更加多樣化。除了傳統的蠶絲被、服裝等產品外,消費者可能會追求更具個性化和創新性的蠶絲產品。同時,隨著健康環保理念的普及,消費者對蠶絲產品的環保性、天然性等方面的要求也將更高。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新的技術和工藝將被應用到蠶絲生產中,從而提高生產效率、降低成本,并提升蠶絲產品的品質。例如,智能制造、遠程控制、大數據及云計算等技術可能會在蠶絲生產中發揮更大作用,推動蠶絲產業向智能化、高效化方向發展。
隨著國內消費升級,高端蠶絲市場將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消費者對高端蠶絲產品的品質、設計、文化內涵等方面的要求將更高,這也將推動蠶絲企業加強品牌建設、提升產品品質和服務水平。
蠶絲市場未來趨勢將呈現技術創新、需求多樣化、高端市場潛力巨大、市場競爭激烈以及國際貿易影響顯著等特點。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及投資者能否做出適時有效的市場決策是制勝的關鍵。中研網撰寫的蠶絲行業報告對中國蠶絲行業的發展現狀、競爭格局及市場供需形勢進行了具體分析,并從行業的政策環境、經濟環境、社會環境及技術環境等方面分析行業面臨的機遇及挑戰。同時揭示了市場潛在需求與潛在機會,為戰略投資者選擇恰當的投資時機和公司領導層做戰略規劃提供準確的市場情報信息及科學的決策依據,同時對政府部門也具有極大的參考價值。
想了解關于更多蠶絲行業專業分析,可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院撰寫的《2024-2029年中國蠶絲行業深度發展研究與“十四五”企業投資戰略規劃報告》。同時本報告還包含大量的數據、深入分析、專業方法和價值洞察,可以幫助您更好地了解行業的趨勢、風險和機遇。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4-2029年中國蠶絲行業深度發展研究與“十四五”企業投資戰略規劃報告
未來30年的經濟社會發展將歷經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第二個階段,到本世紀中葉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作為邁進新時代的第一個...
查看詳情
機械零部件是構成機械的基本元件,又被稱為機械元件,是組成機械設備中不可拆分的單個制件。這些零部件在機械設備中發...
醫用床椅是醫療設備中的重要一部分,主要通過床式和椅式結構,為患者提供便捷、舒適的安置及治療空間。醫用床椅廣泛應...
隨著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等技術的不斷發展,AGV機器人將更加智能化,具備更高的自主導航、環境感知和決策能力。這將使A...
隨著大數據和數字經濟時代的來臨,數據資產面臨的網絡環境和攻擊手段日趨復雜,現有的密碼技術和數據安全手段需要和多...
柔性電路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簡稱FPC)是一種由聚酰亞胺或聚酯薄膜制成的具有高度可靠性和優良柔性的印F...
《中國跨境電商企業出海發展藍皮書(2024)》的發布為我們揭示了中國跨境電商行業的最新發展動態和未來趨勢。這份藍皮...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