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確保深海養殖行業數據精準性以及內容的可參考價值,我們研究團隊通過上市公司年報、廠家調研、經銷商座談、專家驗證等多渠道開展數據采集工作,并對數據進行多維度分析,以求深度剖析行業各個領域,使從業者能夠從多種維度、多個側面綜合了解深海養殖行業的發展態勢,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網箱養殖的國家,800多年前的宋朝就有古人以竹和布構成網箱進行養殖。(郭根喜等,2013)。我國的海水網箱養殖始于20世紀80年代,廣東、福建兩省使用普通的小型網箱進行的石斑魚養殖試驗取得成功,當時網箱結構形式多為方形,將多個網箱通過繩索連接在一起構成一組,俗稱“魚排”,由于結構簡單、投資少、管理方便,在全國沿海得到迅速推廣。
為拓展海洋養殖空間、利用外海優質水質條件發展現代水產養殖,近幾年我國大力支持大型深遠海網箱建設并取得顯著成效。盡管我國大型深遠海網箱工程技術研究相比挪威起步較晚,但深遠海網箱養殖涉及的系統安全技術、智能管理技術和養殖模式構建等方面均已取得重要進展(徐琰斐等, 2021),國內已投入養殖運營的大型深遠海網箱數量約有20個,典型網箱型式有半潛式“德海1號”、全潛式“深藍1號”、坐底式“長鯨1號”等,單個網箱養殖水體最大達7萬m3,作業水深拓展至60m,有效促進了我國深遠海養殖產業的高質量發展。
為確保深海養殖行業數據精準性以及內容的可參考價值,我們研究團隊通過上市公司年報、廠家調研、經銷商座談、專家驗證等多渠道開展數據采集工作,并對數據進行多維度分析,以求深度剖析行業各個領域,使從業者能夠從多種維度、多個側面綜合了解深海養殖行業的發展態勢,以及創新前沿熱點,進而賦能深海養殖從業者搶跑轉型賽道。
目前,我國深水網箱主要為高密度聚乙烯重力式深水網箱,占比達我國深水網箱總量的95%以上,從網箱周長40m發展到最大周長130m,單箱養殖產量超30t,深水網箱工程理論研究逐步深入和完善,有效提升了外海深水網箱抵御自然風險的能力。自動投餌系統、遠程監控、高效起捕等關鍵配套裝備和技術得到一定程度的應用(胡昱等,2017、2019),深水網箱規模化健康養殖模式趨向成熟并開始向工業化模式邁進,網箱養殖海域逐步向外海拓展至水深20~30m。
我國是世界上最缺水和缺耕地的國家之一,因此,人們對海水養殖寄予厚望。但是,我國近岸海水養殖已接近其承載力極限,海水養殖從近岸走向離岸、遠海是產業發展的內在需求和必然趨勢。
我國遠海養殖具有廣闊的拓展空間、巨大的養殖容量、與其他用海活動沖突少、水質好、寄生蟲病害輕等優勢,已逐漸成為水產界關注的熱點,也有望成為我國未來的藍色糧倉。
我國深遠海養殖發展如火如荼,已建成的裝備(平臺)近40臺套。然而,目前深遠海養殖發展十分不平衡,即以盈利為主要導向的經濟型養殖模式發展迅速,以構建藍色糧倉為主要導向的民生型養殖模式發展緩慢。這一現狀不利于實現通過發展深遠海養殖構建藍色糧倉的初衷。
深遠海養殖作業于開放、高海況海域,因此,與其他海水養殖方式相比,養殖裝備建造投資更多、生產管理成本更高,只有經濟實力雄厚的企業才可能參與;而且,在海水池塘養殖、近海養殖和深遠海養殖共存的當下,深遠海養殖實現盈利只能是養殖那些在池塘、近岸海域普通漁農很難養殖的市場價格更高的種類,或通過深遠海養殖可獲得額外收益(溢價)的種類。水產品的市場價格與供應量關系緊密,從企業持續盈利的角度分析,現行深遠海養殖模式不大可能大規模生產普通百姓買得起的低價格產品(圖1)。可見,產品可購性與企業盈利性間矛盾的解決需要發展新的養殖模式。
深海養殖行業市場機遇分析
就在最近,在2023年最新頒布的“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名錄”中,國信水產出品的“青島深海野游大黃魚”榮登其列,成為首個以“游弋式封閉船載艙養”模式,入選“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的工船養殖大黃魚、首個以青島地標命名的海產品。這是國信水產·裕鮮舫深海野游大黃魚繼2022年榮獲全國“特質農品”后,斬獲的又一國家級殊榮。
“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是具有顯著地域特征和獨特營養品質特色、公眾認知度和美譽度高的農產品。榮膺這一美譽的“青島深海野游大黃魚”產自全球首艘10萬噸級智慧漁業大型養殖工船“國信 1號”,遵循野生大黃魚的生長習性,采用夏季北養、冬季南養、陸海協同、區域接力的移動養殖模式,可有效規避臺風、赤潮等自然風險,在離岸 50-100海里的潔凈水域生長。
自2022年9月1日首艙青島深海野游大黃魚起捕至今,“船載艙養”模式獲得成功,已銷往23個省市,形成國內外產品直通物流線路10余條,產品終端售點數量200個以上,累計實現大黃魚銷售千萬余條。經監測,工船艙內流速、溶解氧、水溫等水質條件給大黃魚提供了自然深海野游環境,游泳狀態、集群性與野生大黃魚相似,可持續穩定實現全年工業化產出。
養殖工船通過數字化賦能,實現養殖全流程自動化、智慧化、機械化,養成品達到了國際水產養殖最高認證標準。“國信2-1號”“國信2-2號”是在全球首艘10萬噸級智慧漁業大型養殖工船“國信1號”建造、運營基礎上進行迭代升級的新型工船,承擔著深遠海工業化、智能化綠色養殖的綜合性漁業生產平臺迭代優化的重要使命,標志著深遠海智慧漁業大型養殖工船進入2.0時代。
未來,l欲了解更多關于深海養殖行業的市場數據及未來行業投資前景,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產業院研究報告《2024-2028年中國深海養殖行業發展分析與投資研究咨詢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4-2028年中國深海養殖行業發展分析與投資研究咨詢報告
隨著經濟發展,人們對水產品等優質動物蛋白的剛性需求增加。但是,江河湖泊生態保護和流域禁捕趨嚴,淡水養殖產量承壓。而長期以來,海上養殖主要集中在近海,方式粗放、密度過大,養殖容量趨于...
查看詳情
個人所得稅收入同比下降15.9%在現代社會的經濟體系中,稅收作為國家財政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維持國家運行和社會發展...
智能物聯網(AIoT)行業是近年來快速發展的一個新興領域,其結合了人工智能(AI)和物聯網(IoT)的技術優勢,實現萬A...
國內動物疫苗市場具有獨特的發展機遇,諸如畜牧業的發展、龐大的免疫群體等因素使我國動物疫苗市場發展獨具優勢。隨著...
上海青浦引才出新招3月21日,從上海青浦區舉行的“青峰”人才政策2.0版新聞通氣會上了解到,畢業三年內青年人才在青浦...
我國自主研制的首列氫能源市域列車成功達速試跑3月21日上午,由中車長客股份公司自主研制的我國首列氫能源市域列車在1...
2023年全球霍亂病例超70萬例世界衛生組織20日發布新聞公報說,初步數據顯示,2023年全球報告霍亂病例超70萬例,全球霍...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