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全球電子信息產業、半導體、光學元器件、光伏產業等行業生產規模持續擴張,我國進一步強化作為全球的電子信息、太陽能電池及組件等產業的重要制造基地地位。這一趨勢直接帶動了各類薄膜材料以及真空鍍膜設備制造行業的發展,使得中國成為真空鍍膜工藝使用量快速增長的國家,給國內真空鍍膜設備制造廠商帶來良好的發展機遇。
隨著世界各國經濟發展和綜合國力格局的變化,尤其是2019年美國對華為禁售等事件突顯我國在半導體、新材料、高端裝備等關鍵產業國產自主可控的重要性。真空鍍膜設備及其應用是眾多產業發展的基礎之一,是實現我國主要戰略產業以及其他行業突破瓶頸,擺脫國外依賴,實現產業獨立性的關鍵環節。我國真空鍍膜產業近年來發展迅速,進口替代趨勢明顯,但不可否認的是與國外先進技術水平仍有較大差距。在我國實施《中國制造2025》等國家政策以推動國家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結構性轉變大背景下,真空鍍膜產業縮小與國外產業差距,深化進口替代,逐步實現關鍵產業國產化,對切實做到國民經濟獨立自主具有重大意義。
我國部分真空鍍膜設備制造商在部分應用領域已經初步具備了與國際廠商競爭的能力,但是國內整體技術水平仍然與國外先進水平存在差距。部分核心部件如電源、真空泵等仍然主要依賴進口,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我國真空鍍膜設備行業的發展。另外,由于真空鍍膜設備下游應用行業較為廣泛,某些基礎應用行業對技術要求不高,導致真空鍍膜設備廠商進入門檻相對較低,真空鍍膜設備功能同質化嚴重,技術研發投入不足,產品缺乏競爭力,企業規模偏小,難以形成規模和品牌。技術人員是真空鍍膜設備制造行業發展的重要基礎。目前,中國部分公司依靠自主研發在部分真空鍍膜領域實現了突破,但未來仍需要繼續在技術研發方面加大投入,拓展更多的產品應用領域。由于我國真空鍍膜設備制造行業起步較晚,技術人員的缺乏已成為制約我國真空鍍膜設備制造行業發展重要瓶頸之一。
真空鍍膜設備制造行業受下游行業需求的影響而存在一定波動,下游客戶更新固定資產的周期主要取決于終端需求。目前隨著下游應用市場的不斷擴大,真空鍍膜設備將更多的應用于醫療器械、航空航天、太陽能、機械、防偽等領域,下游需求總體不存在周期性,故真空鍍膜設備制造行業的不存在明顯的周期性。
近年來,隨著國家先后發布《中國制造2025》《“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等綱要性指導文件,制造強國是我國未來經濟發展的核心戰略之一,高質量發展智能裝備制造及新材料、基礎元器件、先進基礎工藝、產業技術基礎等是制造強國的重要體現。真空鍍膜應用廣泛,從較為傳統的五金、塑膠、建筑應用等裝飾膜產業至光學光電子元器件、集成電路、太陽能光伏、新能源動力電池、醫療器械等功能膜戰略新興產業均有應用。高端、核心真空鍍膜技術是解決我國智能裝備制造、新材料等“卡脖子”領域的關鍵環節之一,是重要的基礎性產業。未來真空鍍膜設備及技術突破和發展主要體現在以下行業領域:
(1)消費電子行業發展狀況
真空鍍膜技術在消費電子行業有著廣泛應用,如顯示面板的生產過程中,玻璃基板要經過多次磁控濺射鍍膜形成ITO玻璃,再經過鍍膜覆蓋,加工組裝用于生產液晶顯示器的顯示面板。另外,消費電子產品中的金屬結構件、攝像頭、玻璃應用等均需要真空鍍膜工藝。
手機終端設備產品所處的消費電子產業是中國當前著重培育和發展的戰略新興產業,受國家多項政策支持。2015年5月,國務院頒發《中國制造2025》,提出重點培育和發展高端服務器、大容量存儲、新型路由交換、新型智能終端、新一代基站、網絡安全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2016年3月,國務院頒發《“十三五”綱要》,明確提出支持戰略新興產業發展,拓展新興產業增長空間,搶占未來競爭制高點,使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占中國生產總值的比例達到15%,將智能硬件、移動智能終端等行業培養成中國經濟新的增長點。2017年1月,國務院頒發《“十三五”國家戰略新興產業發展規劃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產品和服務指導目錄》,將5大領域8個產業作為新一輪發展規劃的重點鼓勵、扶持行業,將新一代移動終端設備包括智能手機列入戰略性新興產業。2019年3月發布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推動網絡提速降費,加快5G建設”被列為2019年政府主要工作任務。
據同花順iFind數據,2022年度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為12.02億部,較上年度下降11.09%。從長期來看,全球智能手機市場發展不斷成熟,出貨量長期維持在較高水平,隨著5G技術不斷普及,5G智能手機由5G旗艦和中高端機型加速向中、低端市場下沉,全面推動中國智能手機的更新換代。
圖表: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萬部)
數據來源:IDC,同花順iFind
根據中國信通院統計,2022年,中國智能手機累計出貨量為26,359.90萬部,較上年同期下降23.11%,2023年第二季度較第一季度有所上升。
圖表:中國智能手機出貨量(萬部)
數據來源:中國信通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