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5G、區塊鏈、物聯網、云計算、人工智能的日益成熟,能源互聯網正在逐步走向現實。能源互聯網發展的十年間,傳統產業價值鏈逐漸被解構,一個全新的能源生態系統正在成型。預計2018至2050年,全球能源互聯網累計總投資規模約38萬億美元,將釋放出巨大的市場價值。
一、能源互聯網行業概述
能源互聯網是以互聯網技術為核心,以配電網為基礎,以大規模可再生能源和分布式電源接入為主,實現信息技術與能源基礎設施融合,通過能源管理系統對大規模可再生能源和分布式能源基礎設施實施廣域優化協調控制,實現冷、熱、氣、水、電等多種能源優化互補,提高用能效率的智能能源管控系統。
能源互聯網通過構建多能協同的能源網絡,信息融合的能源系統,開放共享的能源市場,支撐經濟社會綠色、高效、協調發展,支撐能源革命。
從能源互聯網的整個產業鏈來看,實體層包含微電網建設、分布式發電、特高壓、電網投資等;數據信息層主要包括電源電網建設、大數據分析、智能交易系統等;運營平臺層包括人工智能、微網管理等。
能源是重要的基礎產業,能源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關系社會經濟發展的全局性、戰略性問題。我國力爭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是黨中央經過深思熟慮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事關中華民族的永續發展和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構建。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打造清潔低碳、安全可靠、智能開放的能源互聯網,構建現代智慧能源體系,是能源電力行業肩負的時代使命。
作為全球最大的能源市場,全球能源互聯網的發展離不開中國。據埃森哲咨詢統計,2020年中國能源互聯網的市場規模超過9400億美元,而美國和歐洲的能源互聯網市場規模約為1.1萬億美元。中國能源互聯網幾乎占據全球的半壁江山。
隨著5G、區塊鏈、物聯網、云計算、人工智能的日益成熟,能源互聯網正在逐步走向現實。能源互聯網發展的十年間,傳統產業價值鏈逐漸被解構,一個全新的能源生態系統正在成型。預計2018至2050年,全球能源互聯網累計總投資規模約38萬億美元,將釋放出巨大的市場價值。
2021年9月工信部等部門發布《物聯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明確提出了中國物聯網基礎設施建設的發展規劃,其中針對能源領域提出基礎設施升級改造,將感知終端納入公共基礎設施統一規劃建設,提升能源領域物聯接入能力。
能源物聯網發展已經成為國家發展的重點之一,各省市也在“十四五”期間制定了能源物聯網發展的規劃和目標,包括物聯網等技術的發展,推動物聯網終端體系建設,推動物聯網在能源領域的深入發展等。
據中研產業研究院《2023-2027年中國能源互聯網行業全景調研與投資趨勢預測報告》分析:
“十四五”是碳達峰的關鍵期、窗口期。我國能源行業碳排放總量大、減排時間緊、歷史包袱重,亟需探索提出適合我國資源稟賦和資源利用特點的減排路徑。
從資源稟賦看,我國風能、太陽能等低碳能源較為豐富,但能量密度小、地域分布不均衡,需就地轉化為電能才能實現高效開發和優化配置。
從資源利用看,太陽能、風能、水能等低碳能源具有波動性、隨機性、間歇性等特性,需通過能源網絡互聯互通,才能充分利用能源生產與用戶分布的時空差和價格差,提高能源供給的可靠性與經濟性。
多年來,全球能源互聯網從倡議走向全球行動,納入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巴黎協定》等工作框架,寫入“一帶一路”建設、中阿合作、中非合作等合作機制,成為引領世界能源變革和綠色低碳發展的重要方案。
從減排路徑看,達成“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窗口期非常有限,只有加快打造能源轉化和傳輸平臺,加速低碳能源開發和外送,大幅提升我國綠色低碳發展的速度和規模,才能有效降低全社會減排成本,加快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
在能源互聯網的背景下,多能互補,能源流、信息流、業務流高度融合,智能化、自動化、網絡化是其主要特征。在泛在電力物聯網技術發展趨勢下,終端類型和結構日趨復雜,網絡越來越開放,業務越來越融合,越需要實現端、邊、云的安全免疫。伴隨海量設備的接入和物與物的廣泛連接,在5G時代,無論是能源互聯網,還是其他類型的產業互聯網,其安全性都比3G和4G時代更加緊迫。
報告對中國能源互聯網及各子行業的發展狀況、上下游行業發展狀況、市場供需形勢、新成果與技術等進行了分析,并重點分析了中國能源互聯網行業發展狀況和特點,以及中國能源互聯網行業將面臨的挑戰、企業的發展策略等。報告還對全球的能源互聯網行業發展態勢作了詳細分析,并對能源互聯網行業進行了趨向研判。
想要了解更多能源互聯網行業詳情分析,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3-2027年中國能源互聯網行業全景調研與投資趨勢預測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7年中國能源互聯網行業全景調研與投資趨勢預測報告
能源是重要的基礎產業,能源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關系社會經濟發展的全局性、戰略性問題。我國力爭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是黨中央經過深思熟慮作出的重大戰略決...
查看詳情
人類增強外骨骼技術被認為是20項最值得關注的科技趨勢之一,經歷了多年發展,外骨骼機器人的應用范圍已經覆蓋了醫療、...
今年,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會同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發布《保健食品原料目錄人參》《保健食品原料目...
微生物技術產業是利用微生物細胞、代謝產物等資源進行研發、生產和銷售的高科技產業。該產業涉及醫藥、農業、環保等多...
肉類作為人飲食結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經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已上升為世界最大的消費品之一;我國肉制...
2023年,全國規模以上企業累計水泥產量約20.23億噸,連續38年位居全球第一。水泥產量占全球產量的50%以上,年二氧化1...
年初至5月17日,中銀消費金融已在銀登中心發布了23單不良資產轉讓公告,累計未償還本金及利息總額達到40.95億元,涉及...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