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保持快速增長態勢。根據預測,2024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規模有望達到1300萬輛,增速約40%,整體滲透率或超40%。這顯示出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在全球的領先地位和強大的市場潛力。中國政府對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支持力度不斷加大,通過購車補貼、稅收優惠
根據《2024-2029年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趨勢及投資戰略預測報告》分析,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保持快速增長態勢。根據預測,2024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規模有望達到1300萬輛,增速約40%,整體滲透率或超40%。這顯示出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在全球的領先地位和強大的市場潛力。中國政府對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支持力度不斷加大,通過購車補貼、稅收優惠和限行豁免等政策鼓勵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同時,隨著環保意識的提升和電池技術的進步,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的接受度也在不斷提高。這些政策和市場環境的變化為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在技術創新和產業鏈布局方面也取得了顯著進展。例如,電池技術的突破是新能源車行業的關鍵,中國企業在電池研發和生產方面取得了重要進展。此外,智能座艙和自動駕駛等新技術也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激烈,眾多車企紛紛加大投入,推出各具特色的新能源汽車產品。同時,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也呈現出多元化的發展趨勢,包括純電動、插電式混合動力等多種類型的新能源汽車。中國新能源汽車企業也在積極拓展國際市場,推動新能源汽車的全球化發展。一些企業已經在海外建立了研發中心和生產基地,加快了國際化步伐。
然而,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也面臨著一些挑戰,如技術瓶頸、充電設施不足、續航里程焦慮等問題。因此,需要繼續加大研發投入,提高技術水平和產品質量,加強充電設施建設,提升用戶體驗和滿意度。
總的來說,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在市場規模、政策推動、技術創新和產業鏈布局等方面都取得了顯著進展,但也面臨著一些挑戰。未來,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市場的不斷擴大,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有望繼續保持快速發展的態勢。
從產業鏈角度來看,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上游主要包括電池、電機、電控等核心原材料及零部件供應,;中游是指新能源汽車整車制造,按照用途可劃分為乘用車、商用車等;下游包括新能源汽車充電服務、新能源汽車后市場服務等應用領域。總體來看,新能源汽車的核心競爭力體現在電池性能方面,因此,上游電池制造環節是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的核心環節。
從新能源汽車行業上下游產業鏈參與企業來看,上游企業包含贛鋒鋰業、華友鈷業等原材料供應商以及寧德時代、大洋電機等核心零部件供應商;中游的新能源汽車制造商主要有比亞迪、上汽集團等國產企業以及特斯拉、寶馬等外資廠商;而下游主要有國家電網、上汽通用等新能源汽車充電及后市場服務商。
從產業鏈分布來看,我國新能源汽車行業在東部地區、東南部地區、西南部地區以及南部地區,其中,以東部地區最為發達。分省市來看,江蘇省新能源汽車代表企業有南京汽車、航天晨光、牡丹汽車等;安徽省新能源汽車代表企業有奇瑞汽車、蔚來汽車、江淮汽車等;廣東省新能源汽車代表企業有廣汽集團、比亞迪、小鵬汽車。
新能源汽車成本結構中最重要的三大部分分別是電池、電機和電控,合計占整車成本約50%。隨著電池和電機電控系統技術成熟度逐漸提升,這三大部分的成本占比也會較之下滑。目前,電池成本占新能源汽車成本比約40%,而電機電控系統技術約7%。新能源汽車整車電氣化程度較高,汽車電子成本占新能源汽車成本比約20%。其他成本則包括動力電池包配套零部件、BMS、電氣連接以及車漆、燈光等組件。對比傳統燃油車,其成本結構中最重要的三大部分分別是發動機、變速箱和底盤,合計占整車成本約40%,其中發動機占比達20%。車身,底盤和內飾在兩種類型的車上成本基本一致。綜合來看,新能源汽車的車身、底盤和內飾可降價空間比較小,電池電機電控和汽車電子將是重點突破的方面。
圖表:新能源汽車成本結構
數據來源:汽車之家,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整理
總體來看,中國汽車行業價值鏈中,價值最為密集的環節主要在于車后市場服務、創新模式以及科技信息驅動的全產業鏈數字化轉型、信息化提升等領域,此外,在研發環節價值也較為密集。行業中制造價值最低的環節為制造組裝環節,該環節技術密集程度較低,價值較低,同時也是競爭者進入行業時最優先涌入的環節。我國新能源汽車興起之初,即以代工廠加工起步。
從產能方面來看,我國頭部新能源汽車制造商在建、已有工廠情況如下表所示。其中,小鵬、理想汽車生產基地數量較多,均達到5個。蔚來汽車新橋智能電動汽車產業園產能較大,單個產業園產能達到100萬輛,相比來看,大部分新能源汽車生產基地產能在10萬輛至40萬輛之間。
從銷量方面來看,2023年1至10月,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第一名的品牌為比亞迪,以237.14萬輛遙遙領先全行業。第二名為廣汽埃安,銷量為39.25萬輛;第三名為吉利汽車,銷量為36.20萬輛。造車新勢力三大車企中,理想排名第四,銷量為28.46萬萬輛,小鵬排名第十,銷量為10.14萬輛,蔚來排名七,銷量為12.61萬輛。總體來看,2023年1至10月,傳統車企新能源汽車銷量總體好于造車新勢力。
圖表:2023年1-10月中國新能源汽車主要品牌銷售情況
數據來源:企業公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整理
總體來看,新能源車企投資方向主要聚焦于向上游延伸產業鏈以及橫向擴張。向上游延伸產業鏈主要是指積極布局電池領域,代表性企業包括比亞迪、吉利、長城、上汽等,橫向擴張主要是指投資建設整車生產廠以及對行業內其他新能源汽車企業進行并購等。
?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4-2029年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趨勢及投資戰略預測報告
新能源汽車是指采用非常規的車用燃料作為動力來源(或使用常規的車用燃料、采用新型車載動力裝置),綜合車輛的動力控制和驅動方面的先進技術,形成的技術原理先進、具有新技術、新結構的汽車。...
查看詳情
共享停車行業是指通過互聯網平臺,將個人或企業擁有的停車位進行共享,提供給有停車需求的用戶使用,實現停車資源的優...
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提高和對水質安全的關注度增加,凈水器已成為家庭和商業場所的必需品。特別是在疫情期間,公眾對飲...
在全球能源革命及能源安全、“碳達峰”、“碳中和”背景下,特殊應用場景的新消防需求不斷涌現,如新能源汽車消防、電...
農業機械既是體現工業水平的試金石,更是能直觀地反映出農業現代化發展的階段、水平和方向。今年以來,我國持續推動大...
共享農場產業是一種新型的產業模式,它以共享經濟為理論支撐,以移動互聯網、物聯網等信息技術為技術支撐,同時以中高...
在5月21日,阿里云確實發布了降價公告,將其旗下通義千問的多款商業化及開源模型進行了大幅降價。其中,對標GPT-4的商...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