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大健康產業的快速崛起,康復醫療將與養老、健康產業實現深度融合,形成完整的醫養護產業鏈。康復醫院可以提供醫療康復、養老護理、康復療養等服務,滿足多元化需求。報告顯示,2021年我國康復醫療服務行業市場規模約1011億元,預計到2025年將達到2686億元,年均增長率約為38.5%。
康復醫療是指綜合應用醫學、教育、社會、職業等多種措施,對傷病后可能出現或已經出現的功能障礙進行以功能訓練為主的干預,以改善患者功能、最大限度提高生活自理能力、使患者回歸社會的手段。康復醫療以病人為主體,以恢復功能為目的,以人的生存質量為主,使有障礙存在的病人最大程度的得到恢復。它與預防醫學、臨床醫學和保健醫學一同被世界衛生組織稱為“四大醫學”。
人口老齡化趨勢:
隨著我國步入老齡化社會且速度不斷加快,老年人口數量及比例持續增加。據國家統計局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末,中國65周歲及以上人口占總人口的11.9%,其中大約有1億以上的老年人口有康復需求。
慢性病康復需求大:
老年疾病多屬于慢性疾病,不易恢復,需要長期康復治療。然而,目前我國在慢性病康復治療方面存在較大的缺口,這為康復醫療市場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
殘疾人康復覆蓋率提升:
我國殘疾人基本康復覆蓋率近年來呈上升趨勢,從2013年的58.3%提高至2017年的65.4%,但仍有進一步提升的空間。隨著殘疾人康復服務需求的增加,康復醫療市場也將得到進一步推動。
政策支持:
國家政策對康復醫療行業的支持不斷加碼,自2016年以來,國務院及相關部門陸續出臺了一系列鼓勵發展康復輔助器具產業、推動康復醫療行業發展的政策,為康復醫療市場的快速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供給方服務意識提升:
在市場環境和醫保控費的助推之下,公立醫院和民營資本開始重視康復醫療服務。公立醫院主動加強康復學科建設,增加服務供給;民營資本則通過投資康復醫院等方式,擴大市場規模,完善康復醫療體系。
技術進步:
隨著科技的進步,新的康復技術和設備不斷涌現,為康復醫療提供了更多的治療手段和方法。這些技術和設備的應用,不僅提高了康復效果,也推動了康復醫療市場的快速發展。
康復醫療市場的驅動因素主要包括人口老齡化趨勢、慢性病康復需求大、殘疾人康復覆蓋率提升、政策支持、供給方服務意識提升以及技術進步等多個方面。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推動了康復醫療市場的快速增長和發展。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中國康復醫療行業市場全景調研與發展前景預測報告》分析
康復理療設備
定義:用于幫助患者恢復身體功能的設備,如按摩椅、電療儀等。
市場占比:根據參考文章1,市場占比為15%,是康復醫療器械的主要細分市場之一。
康復訓練器械
定義:用于幫助患者進行康復訓練的設備,如輪椅、假肢等。
市場占比:康復訓練器械的市場占比約為4%。
康復評定器械
定義:用于評估患者康復情況的設備,如運動檢測儀、神經電生理檢測儀等。
市場占比:同樣根據參考文章1,康復評定器械的市場占比也僅為4%,但它們在確保康復效果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康復醫療服務
除了康復醫療器械外,康復醫療服務也是康復醫療的重要組成部分,包括康復醫院、康復門診、康復療養院等醫療機構提供的康復服務。
康復醫療機構在我國分布廣泛,占有重要地位,是發展康復醫學的骨干力量。
市場需求增長
隨著老年人口增加、殘疾人康復需求上升以及慢性病發病率提高,康復醫療需求日益增長。參考文章2指出,我國老年人、殘疾人和慢性病患者對康復醫療的需求巨大。
技術創新加速
中國康復醫療設備技術創新正快速發展,特別是電刺激、磁刺激、電生理和康復機器人等細分市場技術發展迅速,這將為康復醫療帶來更高效、便捷的治療方式。
政策推動
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政策促進康復醫療的發展,如《關于開展社區醫養結合能力提升行動的通知》等,這將為康復醫療行業的發展提供有力支持。
投資機遇
鑒于康復醫療市場的巨大潛力和政策支持,投資者可以關注康復醫療器械制造、康復醫院建設、康復服務提供等相關領域,挖掘投資機會。
挑戰與機遇并存
盡管康復醫療市場前景廣闊,但行業也面臨一些挑戰,如康復醫療資源的不足、轉診機制不明確、醫保覆蓋面小等。投資者在投資時也應充分考慮這些風險因素。
康復醫療行業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和投資價值,但也存在一些挑戰。投資者應結合自身情況和市場情況,制定合適的投資策略。
更多關于康復醫療行業的市場數據研究分析及未來投資前景規劃,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產業院研究報告《2024-2029年中國康復醫療行業市場全景調研與發展前景預測報告》。行業研究報告旨在從國家經濟和產業發展的戰略入手,分析康復醫療未來的政策走向和監管體制的發展趨勢,挖掘康復醫療行業的市場潛力,基于重點細分市場領域的深度研究,提供對產業規模、產業結構、區域結構、市場競爭、產業盈利水平等多個角度市場變化的生動描繪,清晰發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