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油是經超深度精制脫除芳烴、硫和氮等雜質而得到的特種礦物油品,一般由分子量300~400的烷烴和環烷烴組成,屬潤滑油餾分。白油的組成基本為飽和烴類(環烷烴和烷烴),其芳香烴、氮、氧、硫等雜質含量極低。白油具有良好的化學惰性及優良的光、熱穩定性,用途廣泛。
國內白油分為3類:工業白油、化妝用白油和食品級白油。
工業白油,是由加氫裂化生產的基礎油為原料,經深度脫蠟、化學精制等工藝處理后得到。工業白油的應用領域非常廣泛,主要包括化纖、鋁材加工、橡膠領域、紡織機械、精密儀器的潤滑以及壓縮機密封用油等。
近年來,隨著下游市場需求旺盛驅動著產業規模的擴大,環保和新興市場等因素驅動著白油市場的發展。
在生產方面,工業白油的生產方法有多種,包括磺化法、加氫法、溶劑萃取法、烯烴聚合法以及加氫-微酸磺化法等。由于磺化法存在硫酸耗量大、三廢排量大等缺點,逐漸被無污染、收率高、產品質量好的加氫法所取代。近年來,投資少、見效快的加氫-微酸磺化法也在逐步興起。
產能結構性調整,工業白油產能結構縮減,逐漸向高檔白油產能發展。產能過剩、結構性供需矛盾未來將有所加劇,企業之間在技術、價格和成本上的競爭日趨激烈,尤其是湛江中科煉化等公司相關裝置的投產,導致局部巿場供需矛盾突出。而現階段中國化妝品級、食品醫藥級白油需求不斷增長,高檔白油仍舊主要依賴進口,市場缺口較大,將工業白油生產工藝再次升級發展高檔白油項目是有效緩解中國對高檔白油大量進口的有效手段,對國內白油行業發展將起到積極推動作用。
據中研產業研究院《2023-2028年中國工業白油市場深度全景調研及投資前景分析報告》分析:
工業白油市場競爭激烈,眾多企業參與其中。市場主要由一些大型化工企業和石油公司控制,但并未出現一家獨大的局面。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企業紛紛加大投入,提高產能和產品質量,以爭奪市場份額。
國內生產工業白油的企業包括寧波博匯化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山東開泰石化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克拉瑪依石化公司、中國石油大慶石化分公司等。這些企業在生產規模、技術水平和市場份額方面均具有一定優勢。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提高,高端食品級和醫藥級白油需求量逐年增長。雖然高端白油產能也有所增加,但因其生產技術含量較高,且產品認證門檻較高,僅有一小部分煉廠能夠生產。目前,高黏度牌號的食品級白油和聚苯乙烯白油仍需要部分進口,而動物疫苗用白油,以及用于高端化妝品、前紡用油、風電齒輪油等幾乎完全依賴進口,因此,未來高端白油市場仍有很大發展潛力。
環保和可持續發展已成為全球范圍內的重要趨勢,白油行業也不例外。企業需要積極采用環保生產工藝,降低污染物排放,并開發可再生資源替代品。
數字化、智能化也是白油市場的發展趨勢。企業可以通過物聯網、大數據分析和人工智能等技術,實現生產過程的智能監控、質量管理和供應鏈優化。
工業白油研究報告以行業為研究對象,并基于行業的現狀,行業經濟運行數據,行業供需現狀,行業競爭格局,重點企業經營分析,行業產業鏈分析,市場集中度等現實指標,分析預測行業的發展前景和投資價值。通過最深入的數據挖掘,對行業進行嚴謹分析,從多個角度去評估企業市場地位,準確挖掘企業的成長性,已經為眾多企業帶來了最專業的研究和最有價值的咨詢服務過程。
想要了解更多工業白油行業詳情分析,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3-2028年中國工業白油市場深度全景調研及投資前景分析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