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基金是以大眾傳播手段招募,發起人集合公眾資金設立投資基金,進行證券投資的一種集合型投資工具。其面向社會公眾公開發行,投資者可以通過基金銷售機構購買基金份額。
根據中研普華研究院撰寫的《2024年版公募基金產業規劃專項研究報告》顯示:
公募基金產業發展前景研究與未來趨勢
公募基金面向社會公眾開放,任何合法投資者都可以參與投資。公募基金的投資門檻相對較低,投資者可以以較小的金額進行投資,有些基金甚至低至1元或10元起購。由專業的基金管理公司進行管理和運作,基金經理負責投資決策,以追求最佳的投資回報。
資金會分散投資于多種不同類型的證券,如股票、債券、貨幣市場工具等,以降低投資風險。大部分公募基金是開放式基金,投資者可以隨時申購或贖回基金份額,滿足投資者的資金需求。
作為A股最為重要的機構投資者之一,公募基金的動向備受市場關注。 據統計,截至二季度末,公募基金持有上市公司家數為5058家,較去年同期增加119家;持股量為2990.71億股,同比增長14.49%。 在市場波動之下,上半年公募基金持股市值未呈現增長態勢,最新為5.01萬億元,同比下降9.92%。
截至8月31日,66家公募2024年上半年重要經營數據揭曉。
整體來看,66家基金公司合計實現營業收入合計484.76億元、凈利潤合計163.88億元,相較2023年上半年,分別同比下降14.20%、13.37%(剔除無同比數據的公募基金)。
有11家公募基金實現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同比雙增。凈利潤方面,20家公募基金凈利潤同比逆勢上升,38家公募基金凈利潤同比下滑。還有8家“入不敷出”,處于虧損。
2024年上半年,共有30家公募基金凈利潤過億元。易方達基金、工銀瑞信基金和華夏基金分別以15.16億元、13.46億元、10.62億元的凈利繼續領跑。
南方基金2024年上半年凈利潤突破10億元,同比上升5.23%。廣發基金和富國基金2024年上半年凈利潤降至10億元以下,同比下降32.36%、27.40%。
這30家公募基金公司,天弘基金上半年凈利潤逆勢上漲超過24%,永贏基金、長城基金、工銀瑞信基金、中加基金、博時基金和華安基金上半年凈利潤同比逆勢上漲。
公募基金的運作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幾種:
開放式基金:基金份額數量不限,投資者可以按照基金公司公布的凈值認購或贖回基金份額。其優點是流動性好、靈活性強。
封閉式基金:基金份額數量有限,募集資金達到一定規模后停止募集,基金份額不能隨意買賣。這類基金的優點是基金經理可以更長期、更深入地進行投資。
ETF基金:即交易所交易基金,是一種開放式基金,但其交易方式類似于股票,可以在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其優點是交易靈活、成本低廉。
貨幣市場基金:主要投資于短期債券、票據等貨幣市場工具,風險較低、收益穩定,適合短期理財或資金閑置期間的投資。
有業內人士認為,上半年,股市震蕩,市場偏好工具類和穩健類產品。2024上半年凈利潤實現同比增長的公募基金中,有多家為非頭部公募,一方面是凈利潤基數較小,另一方面是得益于上半年固收規模增長,且固收規模在總公募管理規模中占比較高,如鑫元基金、興銀基金等。
截至2024年6月底,中國境內公募基金資產凈值合計已達到31.08萬億元,顯示出公募基金市場的龐大規模和強勁發展勢頭。隨著金融市場的不斷發展和投資者對多元化投資需求的增加,公募基金將繼續發揮其優勢,為投資者提供更多樣化、專業化的投資選擇。
綜上,公募基金作為一種重要的投資工具,具有廣泛的募集對象、低投資門檻、專業化管理、分散化投資、高流動性、信息披露透明和嚴格監管等特點。投資者在選擇公募基金時應充分了解其特點和運作方式,并結合自身需求進行理性投資。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及投資者能否做出適時有效的市場決策是制勝的關鍵。中研網撰寫的公募基金行業報告對中國公募基金行業的發展現狀、競爭格局及市場供需形勢進行了具體分析,并從行業的政策環境、經濟環境、社會環境及技術環境等方面分析行業面臨的機遇及挑戰。同時揭示了市場潛在需求與潛在機會,為戰略投資者選擇恰當的投資時機和公司領導層做戰略規劃提供準確的市場情報信息及科學的決策依據,同時對政府部門也具有極大的參考價值。
想了解關于更多公募基金行業專業分析,可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院撰寫的《2024年版公募基金產業規劃專項研究報告》。同時本報告還包含大量的數據、深入分析、專業方法和價值洞察,可以幫助您更好地了解行業的趨勢、風險和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