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爆發,供給端恢復也開始加速度。數據端呈現更為直觀,今年半年,國內出游27.25億人次,出境游人數達到了6071萬人,雖仍未達到2019年水平,但明顯是逼近的增長趨勢。
2023年,旅行社數量對比2022年增長超1.1萬家,總數達到5.63萬家。雖然都說線上流量井噴的背景下,旅行社生意越來越難做了,但OTA和運營商在門店的布局卻一點不含糊,甚至比以前更甚。
國內領先的大型旅游集團眾信旅游旗下的零售業務公司眾信優游的整體規模也不斷壯大,截至目前,擁有超過2000家門店,山東、陜西、云南、河南、內蒙、廣東等地成為主要增長區域。以旅游大省云南為例,從2024年4月落地以來,眾信優游共簽約90家門店,已開業門店73家,覆蓋了云南16個市州。
一、市場發展現狀
數量增長:
根據中國文化和旅游部發布的數據,截至2024年上半年,我國旅行社數量已達60833家,較2023年末增長8.1%,較2019年上半年凈增23039家,增幅達60.96%。
這表明,盡管受到疫情等外部因素的影響,旅行社行業仍在持續增長,市場活力不減。
業務多元化:
旅行社不再局限于傳統的跟團游和觀光游,而是紛紛推出定制游、深度游、親子游等多樣化產品,以滿足消費者日益增長的個性化需求。
同時,旅行社還積極拓展線上業務,通過自建網站、社交媒體推廣、APP等渠道,提高與消費者的互動,增強客戶粘性。
服務質量提升:
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旅行社更加注重服務質量的提升。許多旅行社開始重視客戶反饋,提升導游服務質量,定期對員工進行培訓,以確保游客的整體滿意度。
二、市場前景
旅游市場復蘇:
隨著全球經濟的復蘇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市場正迎來全面復蘇。根據聯合國旅游組織的預測,2024年國際旅游業有望實現或超越2019年規模。
中國作為亞太地區重要的國際旅游目的地,入境旅游恢復發展態勢持續向好,國際游客來華人數大幅增長。根據中研普華研究院撰寫的《2024-2029年旅行社行業競爭格局及“十四五”企業投資戰略研究報告》顯示:
政策支持:
國家和地方政府出臺了一系列政策,鼓勵旅行社等旅游企業通過技術創新和業務模式創新轉型升級,提升服務質量和效率。
這些政策為旅行社行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促進了行業的健康發展和市場秩序的穩定。
消費升級:
隨著消費者對旅游品質的要求不斷提升,傳統的跟團游、觀光游已經難以滿足他們日益多元化的需求。現代旅行者更加注重旅行的個性化、差異化體驗。
這為旅行社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和發展機遇,推動其不斷創新和升級。
三、市場環境
競爭格局:
旅行社行業市場競爭激烈,尤其是傳統旅行社之間同質化競爭嚴重。為了脫穎而出,旅行社需要在產品創新和客戶服務上做文章,形成差異化競爭優勢。
科技影響: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開始選擇通過在線旅游平臺進行自助預訂。這對傳統旅行社的業務模式提出了嚴峻挑戰。
然而,也為旅行社提供了轉型升級的機遇。通過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旅行社可以實現個性化定制服務,提升運營效率,優化用戶體驗。
消費者需求變化:
現代旅行者更加注重旅行的文化性、體驗性和個性化。他們渴望在旅途中獲得獨特的文化感受、深度的自然探索以及專屬的服務享受。
這要求旅行社不斷創新旅游產品和服務模式,以滿足消費者的新需求。
四、發展趨勢
數字化轉型:
數字化已成為旅行社行業發展的重要趨勢。通過運用數字化技術,旅行社可以實現業務流程的自動化和智能化,提高服務質量和效率。
同時,數字化還可以幫助旅行社更好地了解消費者需求和市場動態,為產品創新和服務升級提供有力支持。
跨界融合:
隨著“旅游+”概念的興起,旅行社行業正與其他行業進行深度融合。例如,與文化、體育、教育等領域的結合愈加緊密,形成了多種新型旅游產品和服務模式。
這種跨界融合有助于拓展旅行社的業務范圍和市場空間,提高其綜合競爭力。
可持續發展:
可持續發展已成為全球旅游業的重要議題。旅行社行業應積極響應這一號召,推動綠色旅游和低碳旅游的發展。
通過優化旅游產品設計、加強環境保護和生態修復等措施,旅行社可以為游客提供更加環保、健康的旅游體驗,同時促進旅游業的可持續發展。
綜上,旅行社行業市場發展現狀良好,前景廣闊。然而,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和消費者需求的不斷變化,旅行社需要不斷創新和升級,以適應市場的發展趨勢和滿足消費者的新需求。
想了解更多中國旅行社行業詳情分析,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4-2029年旅行社行業競爭格局及“十四五”企業投資戰略研究報告》,報告對我國旅行社行業的供需狀況、發展現狀、子行業發展變化等進行了分析,重點分析了國內外旅行社行業的發展現狀、如何面對行業的發展挑戰、行業的發展建議、行業競爭力,以及行業的投資分析和趨勢預測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