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是指商品經營者或者服務提供者承擔費用,通過一定媒介和形式直接或者間接地介紹自己所推銷的商品或者所提供的服務的商業廣告。根據我國《廣告法》的定義,廣告包括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廣告包括非經濟廣告和經濟廣告,其中經濟廣告(商業廣告)是以盈利為目的,通過廣告媒體向公眾傳遞商品或服務信息的手段。
近日,市場監管總局對全國857戶廣告業頭部企事業單位開展統計調查,數據顯示,前三季度上述單位實現廣告業務收入11298.7億元,同比增長6.1%。
今年前三季度,我國廣告業保持較快增長,頭部企事業單位的互聯網廣告發布收入達4994.5億元,同比增長15.4%。其中,移動互聯網廣告發布收入4563.4億元,同比增長30.3%。傳統媒體加快推進廣告數字化轉型。以廣播電視、報刊社為代表的事業單位廣告業務收入384.4億元,同比增長2.9%,其中,互聯網廣告發布收入23.7億元,同比增長75%。
互聯網廣告在數字化時代展現出獨特的優勢,成為現代營銷媒體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互聯網廣告形式多樣,包括搜索廣告、展示廣告、社交媒體廣告、分類廣告、引導廣告等。得益于移動互聯網用戶的持續增長和用戶黏性的提高,互聯網廣告市場呈現出較高的市場集中度,頭部企業如阿里巴巴、騰訊、字節跳動、百度等占據了較大的市場份額。
2023年,互聯網廣告發展迅猛,全年實現互聯網廣告發布收入7190.6億元,比上年增長33.4%,在廣告發布業務中的占比從2019年的58.7%上升至82.4%。傳統媒體加快數字化轉型,以電視臺為代表的事業單位,互聯網廣告業務增長8.3%。
數字化轉型是當前廣告產業最為顯著的趨勢之一。從我國廣告行業的政策規劃內容來看,國家市場監管總局2022年印發《“十四五”廣告產業發展規劃》,是結合了“十四五”時期的綜合產業經濟發展導向對廣告產業進行了具體的規劃,重點聚焦對廣告產業發展方向的引領,明確廣告產業的社會價值和經濟價值,鼓勵創新驅動,促進產業升級,鼓勵廣告產業技術創新與應用,深入推進廣告產業數字化轉型。
據中研產業研究院《2025-2030年中國廣告行業市場運營格局分析與投資盈利預測研究報告》分析:
未來,廣告行業將繼續受到數字化進程的推動,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的應用將帶來新的生產力。廣告業需要適應新技術、新環境、新條件帶來的挑戰,重構產業、知識、作業模式和組織架構。品牌建設方面,品牌需要有立場和價值觀,與消費者建立共情關系,形成固定的習慣和模式,從而實現長久的相處。
傳統的硬性廣告已經難以吸引消費者的注意力,而內容營銷和原生廣告則通過提供有價值的內容來吸引消費者的關注和興趣。這種形式的廣告不僅能夠提高品牌知名度,還能夠增強品牌與消費者之間的情感聯系。未來,內容營銷和原生廣告將繼續成為廣告產業的重要趨勢。
跨界融合和生態構建是當前廣告產業的又一重要趨勢。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和消費者需求的多樣化,廣告公司需要不斷拓展業務范圍,與其他行業進行跨界合作,以提供更加全面、專業的服務。同時,廣告公司還需要構建自己的生態系統,整合內外部資源,形成競爭優勢。
綜上所述,廣告行業在數字化時代正經歷深刻的變革,互聯網廣告成為主流,品牌建設也更加注重與消費者的情感連接。未來,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的應用將為廣告業帶來新的發展機遇和挑戰。
想要了解更多廣告行業詳情分析,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5-2030年中國廣告行業市場運營格局分析與投資盈利預測研究報告》。報告對我國廣告行業的供需狀況、發展現狀、子行業發展變化等進行了分析,重點分析了國內外廣告行業的發展現狀、如何面對行業的發展挑戰、行業的發展建議、行業競爭力,以及行業的投資分析和趨勢預測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