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技術的進步和市場需求的變化,CAE行業的應用領域將不斷拓展。除了傳統的汽車、國防軍工等領域外,CAE技術還將應用于更多的行業如新能源、智能制造等。這將為CAE行業帶來更多的發展機遇。
研發設計類軟件作為難度最高的工業軟件細分領域,中國廠商與國外廠商差距懸殊。目前通用型研發設計類軟件依舊是國外廠商占據主導地位,CAD、CAE、EDA、BIM等領域國產化率不足5-10%。借助國產化東風,國內廠商比如中望軟件、華大九天、廣聯達等在CAD、EDA、BIM等細分垂直賽道逐步取得突破。
CAE(計算機輔助工程)行業作為工程技術領域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在市場需求、技術進步和政策支持的共同推動下,取得了顯著的發展。根據中研普華研究院撰寫的《2024-2029年CAE產業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報告》顯示:
一、市場發展現狀
市場規模:
全球市場:近年來,全球CAE軟件市場規模持續增長。有數據顯示,2023年全球工業仿真CAE軟件市場規模大約為7690.7百萬美元,預計未來幾年將以17.1%的復合年增長率(CAGR)增長,到2030年將達到22970百萬美元。
中國市場:中國CAE軟件行業同樣表現出強勁的增長勢頭。據統計,2022年中國CAE軟件行業市場規模約為25.9億元,同比增長18.8%,增速快于全球平均水平。預計在未來幾年內,中國CAE市場的CAGR將繼續保持較高水平。
競爭格局:
全球市場上,Siemens、Ansys、Dassault Systemes等國際知名品牌憑借其深厚的技術底蘊和品牌影響力,占據了主要市場份額。
在中國市場,雖然國際品牌仍占據一定優勢,但中國本土企業如索辰科技、英特仿真、上海東峻、中望軟件、安世亞太等也展現出了強勁的競爭力。這些企業通過提供符合本土市場需求的通用型及定制化CAE軟件解決方案,逐步擴大了市場份額。
技術進步: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不斷發展,CAE軟件的功能和計算精度都有了顯著提升。
CAE軟件已經實現了高度集成化、模塊化和可定制化,能夠滿足不同客戶的需求。
未來,CAE軟件將更加智能化、自動化,能夠自動進行模型建立、計算和優化,減少人為干預的需要。
二、市場前景
制造業轉型升級:隨著制造業的轉型升級,企業對于提高產品設計效率、降低生產成本的需求日益迫切。CAE軟件作為產品研發實現正向設計、原始創新的重要工具軟件,其市場需求將持續增長。
國產化替代加速:近年來,國家高度重視工業軟件的發展,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推動CAE等研發設計類工業軟件的研發和應用。這些政策為國產CAE軟件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環境。隨著國產化率的不斷提升,國產CAE軟件在市場中的競爭力將日益增強。
新興領域發展:隨著新能源、智能制造等新興領域的快速發展,CAE技術將逐漸拓展至這些領域。例如,在新能源領域,CAE軟件可以用于電池包的熱管理、結構強度分析等方面;在智能制造領域,CAE技術可以用于生產線的優化、設備的故障診斷等方面。這將為CAE行業帶來更多的發展機遇。
政策環境: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政策鼓勵CAE技術的研發和應用,如設立國家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提供科研經費補貼等,為行業發展營造良好的政策環境。
技術環境:隨著計算機技術的不斷進步,CAE軟件的技術水平也在不斷提升。同時,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等新技術的引入將推動CAE技術的創新和應用。
競爭環境:全球CAE市場競爭激烈,主要的競爭者包括Ansys、Autodesk、達索系統、西門子等公司。在中國市場,雖然國際品牌仍占據一定優勢,但中國本土企業也在積極布局和突破。
四、發展趨勢
市場規模持續增長:預計未來幾年內,全球和中國CAE軟件市場都將保持平穩增長的態勢。由于CAE軟件在多個領域如汽車、航空、機械、電子等行業的廣泛應用,其市場規模有望繼續擴大。
技術創新與融合:CAE技術將與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等新技術深度融合,推動CAE技術的創新和應用。這將使CAE軟件在產品設計、優化和仿真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
應用領域拓展:除了傳統的汽車、國防軍工等領域外,CAE技術還將應用于更多的行業如新能源、智能制造等。這將為CAE行業帶來更多的發展機遇和挑戰。
國產化替代加速:隨著國家政策的支持和國內企業的不斷突破,國產CAE軟件在市場中的競爭力將日益增強。未來,國產CAE軟件有望打破海外廠商在該領域的壟斷局面。
綜上,CAE行業市場發展前景廣闊,但也面臨著技術創新、國產化、智能化和跨界融合等挑戰。企業需要密切關注市場動態和技術發展趨勢,加強自主創新和技術升級,以應對市場競爭和滿足客戶需求。
想了解更多中國CAE行業詳情分析,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4-2029年CAE產業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報告》,報告對我國CAE行業的供需狀況、發展現狀、子行業發展變化等進行了分析,重點分析了國內外CAE行業的發展現狀、如何面對行業的發展挑戰、行業的發展建議、行業競爭力,以及行業的投資分析和趨勢預測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