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顯示,截至12月2日,國內瀝青社會庫存為15.3萬噸,較前一周降低0.4萬噸,降幅2.55%;企業庫存為39.6萬噸,較前一周降低2.8萬噸,降幅6.6%。
一、瀝青行業概述
瀝青是由不同分子量的碳氫化合物及其非金屬衍生物組成的黑褐色復雜混合物,是高黏度有機液體的一種,呈液態,表面呈黑色,可溶于二硫化碳。瀝青是一種防水防潮和防腐的有機膠凝材料。
從來源來看,瀝青主要可以分為煤焦瀝青、石油瀝青和天然瀝青三種,煤焦瀝青是煉焦的副產品。石油瀝青是原油蒸餾后的殘渣。天然瀝青則是儲藏在地下,有的形成礦層或在地殼表面堆積,按照用途可以分為道路瀝青、建筑瀝青、防水防潮瀝青、以用途或功能命名的各種專用瀝青等。
瀝青行業上游為石油化工、煤炭和改性劑及乳化劑,下游為高速公路、防水建筑材料、機場建設和市政工程道路建設等。
近年來,城市中心人口密度的增長帶動公共交通、基礎設施等行業的投資,而全球在道路、機場和港口等的基礎設施投資拉動了對瀝青產品的需求,其中以北美和亞洲地區對于瀝青的需求增加最為顯著。
近年來,我國不斷通過擴大鐵路網規模、加快干線公里網和支線機場建設等一系列措施加強西部交通網絡建設,繼續實施西部地區鄉村“暢通工程”和“通達工程”,重點解決鄉鎮、行政村通公路和鄉鎮瀝青(水泥)路問題。另外,隨著國家“一帶一路”政策的推進,道路建設和基礎設施建設將進一步擴大瀝青的需求量。
《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提出:到2035年要基本建成便捷順暢、經濟高效、綠色集約、智能先進、安全可靠的現代化高質量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實現國際國內互聯互通、全國主要城市立體暢達、縣級節點有效覆蓋。未來我國的道路建設依舊有著非常廣闊的前景,因此我國瀝青行業的市場需求依舊較大。
據中研產業研究院《2024-2029年中國瀝青市場深度調查研究報告》分析:
現在,瀝青主要用于道路建設,無論是鄉村的小街道,城市的大道,還是高速公路,都離不開瀝青的使用。
據百川盈孚統計,2023年中國瀝青表觀消費量預計在3,403萬噸左右,同比增加504萬噸左右,同比上漲17%。瀝青消費主要流向道路瀝青市場、防水市場、船燃市場及焦化市場,其中道路瀝青市場流向 2,571萬噸左右,同比增加364萬噸,防水市場流向566萬噸左右,同比增加124萬噸,焦化市場流向139萬噸左右,同比減少4萬噸,船燃市場流向127萬噸左右,同比增加21萬噸。
2023年,我國交通固定資產投資保持平穩增長,全國公路水路交通固定資產投資總計30256億元,同比增長0.2%。其中公路建設28240億元,同比下降1.0%,水運建設2016億元,同比增長20.1%。隨著我國公路基礎設施投資建設迅速增加,帶動瀝青消費迅速增長并將保持較高水平。
近年來,國家對于瀝青在能效提升、污染防治和循環利用等方面的重視程度不斷提升,先后出臺了《關于加快推進再生資源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2020年揮發性有機物治理攻堅方案》、《關于加快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的指導意見》等政策,推廣綠色瀝青的使用,防治瀝青產生大氣污染。
想要了解更多瀝青行業詳情分析,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4-2029年中國瀝青市場深度調查研究報告》。報告在總結中國瀝青行業發展歷程的基礎上,結合新時期的各方面因素,對中國瀝青行業的發展趨勢給予了細致和審慎的預測論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