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業內人士認為,汽車行業正經歷巨變,今年尤為突出。行業正全面轉型至智能網聯和新能源領域。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4年1-10月,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量達990萬輛,同比增長36.3%。
新能源汽車上半場是電動化,下半場是智能化。根據麥肯錫調研,54%的消費者選擇智能化作為考慮購買新能源車的因素。
智能汽車指的是利用傳感識別技術、自動駕駛技術、人工智能技術、ADAS等技術,通過車載傳感系統和信息終端實現與人、車、路等的智能信息交換,使車輛具備智能的環境感知能力,能夠自動分析車輛行駛的安全及危險狀態,并使車輛按照人的意愿到達目的地的自動行駛汽車。
在汽車產業方面,我國總體水平處于國際領先地位,自主品牌市場份額逐年提高,關鍵零部件供給能力明顯增強,新能源汽車產業體系日漸完善,電池、電機、電控及整車具有較強的國際競爭力,這為智能汽車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在網絡通信方面,我國互聯網、信息通信等領域涌現一批世界級領軍企業,移動通信和互聯網運營服務能力位居世界前列,也為智能汽車發展積蓄了重要力量。
據中研產業研究院《2025-2030年中國智能汽車行業發展前景預測與深度調查研究報告》分析:
在自動駕駛、車聯網、智能座艙等方面,中國智能汽車行業正經歷著快速的技術創新。例如,自動駕駛技術正逐步從輔助駕駛向高階自動駕駛邁進,車聯網技術則推動了車輛與基礎設施、其他車輛以及云端服務器的實時信息交換。隨著新技術的不斷涌現和應用,中國智能汽車行業正在經歷深刻的產業升級。這不僅體現在整車制造水平的提升上,還體現在核心零部件如傳感器、芯片等的自主研發和生產能力的提升上。
隨著消費者對環保、節能和智能化出行的需求不斷增加,智能汽車市場呈現出強勁的市場需求。特別是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消費者對續航里程和安全性能的期望越來越高,為智能汽車行業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
隨著智能汽車、智能駕駛乃至智能交通的全面發展,我國交通也將逐漸實現智能化管理,而擁堵、停車難、排放和能源消耗等問題將大為改善。
中國智能汽車行業的競爭格局日益復雜和多元化。傳統汽車制造商、新興電動汽車制造商、自動駕駛技術公司等都在積極參與市場競爭,形成了多元化的競爭態勢。
展望未來,中國智能汽車行業將繼續保持快速增長的態勢。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市場的逐步成熟,智能汽車的市場規模將不斷擴大。同時,智能汽車的發展將推動汽車、電子、信息、交通等多個行業的深度融合和協同發展,為中國經濟的持續增長注入新的動力。
智能汽車行業報告對我國智能汽車的行業現狀、市場各類經營指標的情況、重點企業狀況、產業鏈上下游發展情況等內容進行詳細的闡述和深入的分析,著重對智能汽車市場的發展進行詳盡深入的分析,并根據市場的政策經濟發展環境對市場潛在的風險和防范建議進行分析。
想要了解更多智能汽車行業詳情分析,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5-2030年中國智能汽車行業發展前景預測與深度調查研究報告》。我們的智能汽車行業報告包含大量的數據、深入分析、專業方法和價值洞察,可以幫助您更好地了解行業的趨勢、風險和機遇。在未來的競爭中擁有正確的洞察力,就有可能在適當的時間和地點獲得領先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