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我國全力推動鄉村產業全鏈條升級,鄉村產業振興呈現良好勢頭。
通過實施農業產業融合發展項目,搭建產業融合發展平臺,累計培育全產業鏈產值超100億元的產業集群139個,產值超10億元的農業產業強鎮350多個。累計培育全國縣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9萬多家。
鄉村產業振興概念
鄉村產業振興是指通過發展鄉村經濟、優化產業結構、培育新興產業、提升產業附加值等方式,促進農村地區經濟社會全面發展和農民持續增收的過程。其核心目標是解決農村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推動城鄉協調發展,實現鄉村全面振興。
產業是發展的根基,農業農村經濟是我國現代經濟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必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進程,促進農業高質高效低碳發展,創造更多就業增收機會,全面實現農民富裕富足。
發展鄉村產業是促進鄉村振興的根本所在,以特色農業全產業鏈為抓手,立足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全力打造特色優勢產業,推進產品規模化、園區化、標準化、品牌化發展,形成特色產業布局,推動特色產業提檔升級以產業振興帶動鄉村全面振興,實現農業農村的現代化。
據了解,近年來,農業農村部大力實施休閑農業精品工程,注重把鄉村的資源優勢、生態優勢、文化優勢轉化為產品優勢、產業優勢,推動鄉村休閑產業提質增效。在2023年休閑農業恢復發展關鍵時期,各級農業農村部門多措并舉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全年休閑農業營業收入達8400億元,成為旅游業表現亮眼的領域。
從文化和旅游部獲悉,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實施文化產業賦能鄉村振興計劃,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自然資源部、農業農村部等四部門2023年聯合印發通知,確定了首批63個全國文化產業賦能鄉村振興試點名單,北京市平谷區、門頭溝區等入選。根據通知,地方各級文化和旅游、教育、自然資源、農業農村部門應加大對試點地區的政策扶持和工作指導力度。
據中研產業研究院《2025-2030年中國鄉村產業振興市場前瞻分析與未來投資戰略規劃報告》分析:
數字經濟時代下,電商助農是鄉村振興發展的新模式。目前,農村電商已成為推動鄉村產業發展的重要引擎。農村電商的發展極大拓展了農貨銷路,助力農產品實現從“賣資源”到“賣品牌”。根據商務部數據,2023年全年農村和農產品網絡零售額分別達2.49萬億元和0.59萬億元,增速均快于網零總體。在產業帶動、就業拉動下,農民收入保持增長。
當前,各地發展鄉村產業有較好的基礎,不過依然存在主體不強、鏈條短、帶動能力弱、同質化等突出問題。展鄉村特色產業,重點是適度規模、做精做優。把一個個“土特產”培育成為大產業,需要加強引導。
2024年中央一號文件強調“強化農業科技支撐”。各級黨委、政府應基于各地資源條件,優化農業科技創新戰略布局,支持重大創新平臺建設。持續推進種業振興行動,進一步強化實施農機裝備補短板行動,加強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條件建設,為鄉村產業發展插上科技的翅膀。
報告對我國鄉村產業振興的供需狀況、發展現狀、子行業發展變化等進行了分析,重點分析了國內外鄉村產業振興的發展現狀、如何面對行業的發展挑戰、行業的發展建議、行業競爭力,以及行業的投資分析和趨勢預測等等。
想要了解更多鄉村產業振興行業詳情分析,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5-2030年中國鄉村產業振興市場前瞻分析與未來投資戰略規劃報告》。我們的報告包含大量的數據、深入分析、專業方法和價值洞察,可以幫助您更好地了解行業的趨勢、風險和機遇。在未來的競爭中擁有正確的洞察力,就有可能在適當的時間和地點獲得領先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