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經濟”是以低能耗低污染為基礎的經濟。在全球氣候變化的背景下,“低碳經濟”、“低碳技術”日益受到世界各國的關注。
低碳技術涉及電力、交通、建筑、冶金、化工、石化等部門以及在可再生能源及新能源、煤的清潔高效利用、油氣資源和煤層氣的勘探開發、二氧化碳捕獲與埋存等領域開發的有效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新技術。
綠色低碳轉型已經成為國際共識。2015年簽署《巴黎協定》以來,國際氣候治理在艱難中不斷前行,2021年格拉斯哥氣候大會完成了《巴黎協定》實施細則的談判,進入全面履約階段。在全球碳中和的新賽道上,各國都在探索符合自身國情的綠色低碳發展道路。
2012年至2022年,中國以年均3%的能源消費增速支撐了年均6.2%的經濟增長,能耗強度累計下降26.4%,相當于少用標準煤約14.1億噸,少排放二氧化碳近30億噸。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工業發展研究室主任鄧洲表示,著力提升工業綠色化水平是產業升級的大方向之一,提高國際競爭力、實現“雙碳”目標,都需要大力發展綠色經濟。
據中研產業研究院《2024-2029年中國低碳技術行業市場發展現狀調研及投資前景預測研究報告》分析:
2023年8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對外發布《綠色低碳先進技術示范工程實施方案》,提出將布局一批技術水平領先、減排效果突出、減污降碳協同、示范效應明顯的項目。
近年來,中國在清潔能源、節能減排、綠色建筑等領域取得了顯著的技術突破和成果。例如,太陽能光伏技術、風電技術、儲能技術等均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在節能減排方面,節能降耗技術、碳捕捉與封存技術等也取得了重要進展。這些技術的創新和應用不僅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還減少了溫室氣體排放。
未來低碳技術行業的發展將呈現以下幾個趨勢:
技術創新將更加注重集成化和智能化: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低碳技術將更加注重集成化和智能化發展,推動行業向更高水平、更高質量發展。
產業鏈將更加完善和協同:低碳技術產業鏈包括原材料供應、技術研發、產品生產、銷售與服務等多個環節。未來產業鏈將更加完善和協同,形成更加緊密的產業生態。
國際合作將更加廣泛和深入:在全球氣候變化的背景下,國際合作在低碳技術領域將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通過國際合作,可以共同推動低碳技術的研發與應用,實現全球范圍內的綠色低碳發展。
市場需求將更加多樣化和個性化:隨著消費者對環保和可持續發展的關注度不斷提高,低碳技術產品的市場需求將更加多樣化和個性化。企業需要不斷創新和優化產品以滿足市場需求。
報告對我國低碳技術行業的供需狀況、發展現狀、子行業發展變化等進行了分析,重點分析了國內外低碳技術行業的發展現狀、如何面對行業的發展挑戰、行業的發展建議、行業競爭力,以及行業的投資分析和趨勢預測等等。
想要了解更多低碳技術行業詳情分析,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4-2029年中國低碳技術行業市場發展現狀調研及投資前景預測研究報告》。我們的低碳技術行業報告包含大量的數據、深入分析、專業方法和價值洞察,可以幫助您更好地了解低碳技術行業的趨勢、風險和機遇。在未來的競爭中擁有正確的洞察力,就有可能在適當的時間和地點獲得領先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