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24年貨物運輸總量578億噸,比上年增長3.8%。貨物運輸周轉量261948億噸公里,增長5.6%。港口完成貨物吞吐量176億噸,比上年增長3.7%,其中外貿貨物吞吐量54億噸,增長6.9%。港口集裝箱吞吐量33200萬標準箱,增長7.0%。
圖片來源:國家統計局
貨物運輸行業是國民經濟的血脈,承擔著連接生產、流通與消費的關鍵職能。隨著全球產業鏈重構和數字經濟崛起,中國貨物運輸行業在政策支持、技術革新與市場需求的三重驅動下,形成了公路、鐵路、水路、航空多式聯運的立體化運輸體系。電商物流、冷鏈運輸等細分領域爆發式增長,成為行業增長新引擎。與此同時,“一帶一路”倡議加速國際物流通道建設,中歐班列、跨境公路運輸網絡持續擴展,推動行業向全球化邁進。然而,區域發展不平衡、運輸結構待優化、環保壓力加劇等問題仍制約行業高質量發展,亟待通過政策引導與技術突破實現轉型升級。
一、市場規模持續擴張,結構分化顯著
中國貨物運輸行業已穩居全球最大物流市場,2024年全年全國社會物流總額為360.6萬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5.8%,增速比2023年全年提高0.6個百分點。一季度、二季度、三季度和四季度分別增長5.9%、5.7%、5.3%和5.8%。其中,公路運輸憑借靈活性和廣泛覆蓋優勢,占據主導地位;鐵路貨運依托中歐班列等國際干線,在大宗商品和跨境運輸中占比穩步提升;水路運輸以低成本優勢支撐大宗商品進出口,沿海港口吞吐量連年增長。值得注意的是,電商物流、冷鏈物流等細分市場增速顯著。
二、基礎設施與網絡布局優化
全國已形成以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為核心的三大物流樞紐群,通過高速公路、高鐵、港口等多維網絡輻射全國。國際層面,“一帶一路”沿線新增50余條跨境陸路通道,中歐班列年開行量突破1.6萬列,連接歐亞110多個城市。智能化倉儲和分揀中心覆蓋率提升,自動化立體倉庫、無人配送車等技術在頭部企業廣泛應用,推動運輸效率提升20%以上。
三、政策驅動行業規范化與綠色轉型
國家層面出臺《物流業發展中長期規劃》《綠色物流實施方案》等政策,通過稅收優惠、新能源車輛補貼等措施推動行業降本增效。地方政府差異化施策:東部沿海地區聚焦智慧物流園區建設,中西部通過土地優惠吸引物流企業入駐。2023年,全國新能源物流車保有量超80萬輛,鐵路電氣化率達75%,單位運輸碳排放強度較2020年下降12%。
四、市場競爭格局多元化
國有企業依托資源與網絡優勢,主導鐵路、航空等長距離干線運輸;民營企業則在區域配送、即時物流等領域表現活躍,順豐、京東物流等企業市占率持續攀升。此外,3000余家網絡貨運平臺整合社會運力,2023年完成運單1.3億單,行業集中度顯著提高,頭部企業CR10占比達35%。
據中研產業研究院《2024-2029年貨物運輸行業風險投資態勢及投融資策略指引報告》分析:
當前,行業正從規模擴張轉向質量提升的關鍵階段。一方面,勞動力成本上升、油價波動、區域供需錯配等問題加劇企業經營壓力;另一方面,數智化與低碳化浪潮為行業注入新動能。未來,通過技術賦能優化運輸結構、打破區域壁壘、構建綠色供應鏈,將成為破解發展瓶頸的核心路徑。政策與市場的雙重驅動下,行業將加速向高效、智能、可持續方向演進。
一、數智化重塑行業生態
物聯網、區塊鏈、AI技術深度滲透運輸全鏈條。智能調度系統實現實時路徑優化,貨車空駛率有望從35%降至15%以下;區塊鏈技術提升跨境物流單證流轉效率,通關時間縮短30%;無人駕駛卡車在封閉場景商業化落地。此外,數字孿生技術模擬物流網絡運行,助力企業預判風險并優化資源配置。
二、綠色物流成為戰略重心
“雙碳”目標倒逼行業加速低碳轉型。鐵路貨運占比計劃從2023年的9.5%提升至2030年的15%,多式聯運“一單制”改革降低中轉能耗;氫能重卡、電動船舶試點范圍擴大,預計2030年新能源運輸工具滲透率超40%。碳足跡追蹤系統覆蓋全產業鏈,ESG評級納入企業融資評估體系,倒逼企業構建循環包裝、共享倉儲等綠色模式。
三、區域協同與國際拓展并行
中西部加快補齊基礎設施短板,成渝、關中平原城市群崛起為內陸物流新樞紐,與東部港口群形成“陸海聯動”格局。國際層面,RCEP協定深化亞太物流一體化,中老鐵路、瓜達爾港等項目提升南向通道能級,預計2025年跨境物流市場規模突破10萬億元。企業通過海外倉布局、本土化運營搶占東南亞、中東新興市場。
四、供應鏈服務向價值鏈高端延伸
傳統運輸企業向綜合物流服務商轉型,提供供應鏈金融、保稅物流、定制化解決方案等高附加值服務。例如,菜鳥網絡通過“5日達”全球物流網絡賦能跨境電商,華為依托數字化平臺為制造業客戶提供端到端供應鏈管理。到2030年,一體化供應鏈服務市場份額預計突破25%,成為行業主要利潤增長點。
貨物運輸行業作為經濟全球化的核心紐帶,正經歷從量變到質變的歷史性跨越。當前,中國已建成世界領先的物流基礎設施網絡,市場規模、技術應用與政策體系均達新高度,但在運輸結構優化、區域均衡發展、綠色低碳轉型等方面仍需突破。
展望未來,數智化與可持續發展雙輪驅動將重構行業格局:5G、AI等技術催生無人配送、智能倉儲等新業態;多式聯運、新能源應用推動運輸效率與環保水平躍升;“一帶一路”與國內區域戰略協同釋放市場潛能。對于企業而言,需主動擁抱變革,通過技術創新、模式重構與國際化布局搶占競爭制高點。政策制定者則應強化跨部門協同,完善法規標準,引導行業向集約化、高端化、全球化邁進,最終構建安全、高效、綠色的現代物流體系,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支撐。
想要了解更多貨物運輸行業詳情分析,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4-2029年貨物運輸行業風險投資態勢及投融資策略指引報告》。報告對貨物運輸行業風險投資現狀、國際化進程與外資進入、融資渠道、如何運作風險投資、退出機制及發展趨勢等進行了系統的分析,并重點分析了貨物運輸行業風險投資的主要現存問題、相應對策以及新形勢下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和企業的應對策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