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行業是圍繞各類建筑材料展開的產業集合,從原材料的開采、加工到最終產品的制造和銷售。作為國民經濟基礎性產業,建材行業是廣西工業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與區域經濟發展、城鄉建設、生態保護及“雙碳”目標實現深度關聯。2024年廣西壯族自治區全社會建筑業增加值1538.80億元,比上年下降1.9%。具有資質等級的總承包和專業承包建筑業企業利潤增長2.3%。
廣西作為中國西南地區重要的資源型省份,其建材行業依托豐富的礦產資源(如石灰石、硅砂、碳酸鈣等)和亞熱帶森林資源,形成了以水泥、玻璃、陶瓷、石材、新型建材為核心的多元化產業體系。廣西建材行業主要包括水泥、鋼材、木材、磚瓦等傳統建材,同時也涉及新型建材如高性能混凝土和綠色環保建材。近年來,隨著國家"雙碳"戰略的深入推進及新型城鎮化建設加速,廣西建材行業在政策引導下加速轉型升級,逐步從傳統高耗能模式向綠色化、智能化、高端化方向轉型。然而,行業仍面臨產能過剩、環保壓力加劇、產品同質化嚴重等挑戰,亟需通過技術創新和市場結構調整實現高質量發展。
1. 產業結構與市場格局
廣西建材行業已形成八大重點產業鏈,包括水泥及制品、綠色高端玻璃、建筑衛生陶瓷、新型墻體材料、裝配式建筑構件、石材加工、碳酸鈣新材料等。其中,沿西江水泥產業帶、梧州建筑陶瓷產業集群、北海硅基新材料基地等區域專業化布局顯著,華潤水泥、信義玻璃、歐神諾陶瓷等龍頭企業占據市場主導地位。
2. 技術創新與綠色轉型
在政策驅動下,行業加速推進綠色制造。2023年廣西印發《工業領域碳達峰實施方案》,明確水泥行業單位產品綜合能耗需降至88千克標煤/噸以下,推動企業采用電石渣替代石灰石、水泥窯協同處置固廢等技術。智能化改造方面,藤縣陶瓷產區建成數字化生產線,生產效率提升30%;賀州碳酸鈣企業引入納米技術,開發高附加值改性材料。2023年全區建材行業研發投入強度達1.8%,新增專利授權230項,綠色建材認證產品超500種。
3. 政策環境與市場需求
國家《綠色建材產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及廣西"三品"戰略(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為行業發展提供制度保障。2023年啟動的綠色建材下鄉活動,帶動農村市場消費增長27%;裝配式建筑推廣政策推動預制構件需求年均增長15%,2025年目標占比達30%。同時,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拉動基礎設施投資,2023年全區固定資產投資中建材相關項目占比達45%。
據中研產業研究院《廣西建材行業“十五五”規劃前景預測研究報告》分析:
當前,廣西建材行業正處于轉型升級的關鍵窗口期。從供給端看,傳統產能面臨環保限產與成本上升壓力,而綠色低碳建材、高性能復合材料等新興領域需求旺盛;從需求端觀察,房地產市場調整倒逼產品結構優化,新基建與鄉村振興工程則開辟增量空間。行業需在"穩住傳統市場、突破高端領域、拓展新興應用"的三重邏輯下,通過產業鏈協同創新實現價值躍升。例如,石材產業可延伸至工藝品加工,碳酸鈣企業可向新能源電池材料領域拓展,水泥行業則需探索碳捕捉技術商業化路徑。
1. 市場需求驅動方向
城鎮化深化:2024年廣西壯族自治區城鎮人口2877萬人,占常住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57.39%,比上年末提高0.61個百分點。預計2025年廣西城鎮化率達58%,帶動建筑裝飾材料、節能門窗等需求年增10%以上。
基建投資加碼:平陸運河、新能源基地等重大工程將拉動水泥、砂石骨料、防水材料需求,2026年基建相關建材占比或超40%。
綠色消費轉型:環保認證建材在政府采購、保障房建設中的使用比例提升至60%,防水透氣膜、光伏玻璃等新產品市場潛力巨大。
2. 技術升級路徑
智能化生產:2025年前建成10個智能工廠,應用工業機器人、數字孿生技術,降低人工成本30%。
材料創新:開發海洋工程用耐腐蝕混凝土、3D打印建筑構件、石墨烯增強陶瓷等前沿產品,搶占高端市場。
循環經濟:推廣建筑垃圾再生骨料技術,目標2030年固廢綜合利用率達75%。
3. 區域協同發展
依托北部灣港口優勢,建設面向東盟的建材出口基地,重點拓展越南、馬來西亞市場。同時,深化粵桂產業合作,承接粵港澳大灣區陶瓷、玻璃深加工產能轉移,形成"原料在桂、加工在粵、市場全球"的產業鏈布局。
廣西建材行業歷經資源驅動、規模擴張階段后,正邁向創新驅動的新階段。其發展既受益于區位資源稟賦與政策紅利,也面臨能耗雙控、市場競爭加劇的挑戰。未來需把握三大核心:一是以綠色轉型破解環境約束,二是以智能改造提升效率競爭力,三是以差異化產品打開高端市場。預計到2026年,行業總產值將突破2500億元,綠色建材占比超50%,培育3-5家百億級龍頭企業,建成全國重要的綠色建材生產基地與"一帶一路"建材出口樞紐。這一進程不僅關乎產業自身升級,更將為廣西工業高質量發展、生態經濟體系建設提供重要支撐。
想要了解更多廣西建材行業詳情分析,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廣西建材行業“十五五”規劃前景預測研究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