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今社會,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費觀念的轉變,特許經營作為一種高效、便捷的商業模式,正受到越來越多企業和投資者的關注。中研普華近期發布的《2024-2029年中國特許經營行業市場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為我們深入剖析了這一行業的現狀、競爭格局及未來趨勢,為投資者、從業者及政策制定者提供了寶貴的參考與洞見。
近年來,中國特許經營行業的市場規模持續增長。截至2019年底,中國特許經營行業市場規模達到4681億元,比2018年增長了5.5%。2024年一季度,全國特許經營項目總成交數量達到206個,成交規模757億元,盡管與2023年一季度相比同比下降了45%,但公用事業和市政工程類項目依然占據主導地位。這一數據表明,中國特許經營市場在過去幾年中保持了穩定的增長態勢。
(一)政策支持
中國政府對特許經營行業給予了大力支持,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 與國際接軌:1997年以來,中國政府積極參與國際特許經營研討會,發布了一系列管理辦法和通知,推動特許經營事業的正規化、標準化發展。
· 稅收減免:國家機關和地方政府頒發多項政策減免特許經營企業的稅收,如免征營改增稅務,減輕企業的稅收負擔。
· 投資支持:國家對特許經營企業投資有償支持,有助于推動特許經營企業的高速發展。
(二)外資品牌加速進入
隨著外資舉辦特許便利店的逐步放開,各國特許品牌加快了進入中國的步伐。外資品牌通過本土化改造(如產品口味調整、區域供應鏈建設)鞏固市場份額,形成“內外資競合”格局。
(一)品牌競爭
特許經營市場不斷擴大,品牌競爭愈發激烈。企業需要加強品牌建設,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以在市場中占據領先地位。同時,企業還需要注重產品質量和服務水平的提升來滿足消費者不斷變化的需求。
(二)區域市場集中度
特許經營行業的區域市場集中度較高,一線城市和部分新一線城市成為市場增長的主力。華東、華南等經濟發達地區的特許經營數量和市場規模均處于領先地位。
(一)數字化轉型成為標配
數字化轉型成為特許經營企業提升競爭力的重要手段。通過引入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企業能夠更好地分析消費者需求、優化供應鏈管理、提高運營效率和服務質量。
(二)國際化與本土化并進
在“雙循環”戰略下,本土品牌加速出海,東南亞、中東等市場成為布局重點。反觀國內市場,外資品牌通過本土化改造鞏固市場份額,形成“內外資競合”格局。
(三)可持續發展導向
環保政策與ESG理念推動行業向綠色化轉型。企業將通過減少包裝浪費、推廣低碳物流、開發環保產品等方式提升社會價值。此外,特許經營模式將與鄉村振興戰略結合,通過賦能縣域經濟實現社會效益與商業利益的雙贏。
(一)關注技術創新領域
投資者應重點關注那些在數字化轉型、智能化管理等方面有研發投入的企業。這些企業有望在未來市場中占據優勢,獲得更高的投資回報。
(二)新興市場潛力
隨著新興市場如二三線城市消費者對高品質購物體驗需求的增長,特許經營行業在這些地區的發展潛力巨大。投資者可以考慮在這些地區布局,開拓新的市場空間。
(一)市場競爭風險
雖然特許經營行業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和增長潛力,但也面臨著一定的市場競爭風險。目前市場上存在多個品牌和類型的特許經營,消費者在選擇時需要考慮品牌、價格、質量等多個因素。因此,企業需要不斷提高產品質量和服務水平,加強品牌建設和營銷推廣,以贏得消費者的信任和忠誠。
(二)政策法規風險
隨著行業的發展,相關的政策法規也在不斷完善。例如,國家對特許經營的規劃和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對企業來說是一個較大的挑戰,需要企業不斷調整和改進自身的運營和管理流程,以確保符合相關政策法規的要求。
特許經營行業正站在一個新的發展起點上,技術創新和市場需求的雙重驅動為行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然而,市場競爭、政策法規等挑戰也不容忽視。投資者和從業者需要緊跟行業動態,把握發展趨勢,制定合理的投資和經營策略,以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中研普華的《2024-2029年中國特許經營行業市場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為行業參與者提供了全面而深入的分析,是一份極具價值的參考資料。
若希望獲取更多行業前沿洞察與專業研究成果,可參閱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最新發布的《2024-2029年中國特許經營行業市場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該報告基于全球視野與本土實踐,為企業戰略布局提供權威參考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