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高端零食的普及化,堅果逐漸成為茶余飯后的休閑零食,堅果品類在不斷擴充的同時,消費場景也在逐漸的細分,市場調研數據顯示,除了在節日期間、休閑娛樂時食用堅果外,堅果消費已延伸至下午茶、旅游途中、健康餐等消費場景。
當下市場上的堅果品類愈發豐富,消費場景在逐漸細分。聚焦于細分人群而言,調查結果顯示,不同的消費人群在堅果的口味選擇、購買堅果時考慮的因素以及食用堅果的場合也不盡相同。在此情景下,以早餐代餐、辦公室、下午茶、健身代餐等場景切入,或以老年人、孕婦、青年人等細分人群切入,有針對性的開發堅果產品,將成為堅果產品創新的重要方向。
近年來,中國堅果市場呈現高速增長態勢,成為食品行業最具活力的細分領域之一。隨著國民健康意識提升和消費升級趨勢加速,堅果憑借其高蛋白、高纖維、富含微量元素的營養價值,逐漸從傳統零食升級為日常膳食的重要組成部分。據行業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堅果市場規模已突破千億元大關,同比增長率保持在兩位數。這一增長不僅源于消費者對健康食品的旺盛需求,更受益于全產業鏈的創新升級:上游種植端通過技術改良提升國產化率,中游加工端通過工藝創新開發多樣化產品形態,下游渠道端則借助電商和新零售模式觸達更廣泛消費群體。
日益增長的品質化消費需求,倒逼堅果供應鏈升級。當下,消費者的食品健康安全意識在不斷的增強,質量、口味、營養、功能等方面愈發成為消費者購買休閑食品時重要的考量因素,與此同時,為了保障食品安全和迎合消費者需求,休閑零食品牌商也在原料端、生產端等方面入手,從供應端發力提高產品品質。
一、堅果市場現狀:供需兩旺與結構性變革
當前堅果市場呈現供需雙增長格局。從供給端看,國產化進程加速成為顯著特征。以核桃、杏仁為代表的傳統木本堅果產量穩步提升,而腰果、開心果等原本依賴進口的樹堅果通過本土化種植試驗逐步實現部分替代。例如,云南等地推廣澳洲堅果種植面積已達數十萬畝,有效緩解原料依賴進口的局面。同時,企業通過智能化生產線和冷鏈物流體系優化,將產品損耗率降低至5%以下,顯著提升供應鏈效率。
據中研產業研究院《2025-2030年堅果市場發展現狀調查及供需格局分析預測報告》分析:
需求端則呈現多元化、高端化趨勢。消費者對堅果的購買決策已從單一價格敏感轉向品質與體驗并重。數據顯示,26-35歲年輕群體貢獻了56.4%的消費占比,其偏好推動市場涌現出每日堅果、功能型堅果奶、低糖烘焙堅果等創新品類。區域市場方面,三線及以下城市成為新增長極,下沉市場銷售額增速達一線城市1.8倍,反映消費滲透率持續提升。值得注意的是,禮盒裝堅果在節日經濟中表現突出,2024年禮品類銷售額占比達18%,成為企業利潤的重要來源。
二、堅果市場競爭格局:頭部品牌領跑與差異化突圍
行業集中度持續提升,前五大品牌占據38%市場份額,預計2028年將擴大至54%。以洽洽、三只松鼠、良品鋪子為代表的頭部企業通過全渠道布局鞏固優勢:線上依托直播電商實現單日銷量破千萬,線下通過社區團購和商超專柜下沉市場。新興品牌則聚焦細分賽道尋求突破,如沃隆以“每日堅果”單品打開市場,百草味推出地域特色堅果禮盒,形成差異化競爭。然而,行業仍面臨同質化競爭加劇的挑戰。超過60%的產品集中在混合堅果和原味品類,企業需通過口味創新(如辣味、海苔味)和包裝升級(如環保材質)提升附加值。
三、堅果需求驅動因素與消費行為洞察
消費者需求呈現三大核心特征:
健康導向:78%的購買者將“營養成分”列為首要考量因素,低脂、高鈣、無添加成為熱門標簽。
場景細分:辦公零食、健身代餐、親子分享等場景催生定制化產品,便攜裝和家庭裝銷量占比分別達35%和42%。
情感價值:禮盒裝堅果在節日場景中兼具禮品屬性和社交屬性,帶動客單價提升至150-300元區間。
值得注意的是,Z世代消費者推動“堅果+”跨界融合,如堅果冰淇淋、堅果能量棒等創新產品在社交媒體引發熱議,成為品牌年輕化的重要抓手。
四、堅果行業挑戰與應對:供應鏈優化與技術賦能
盡管市場前景廣闊,但行業仍需解決三大痛點:
原料依賴進口:高端樹堅果如碧根果、夏威夷果進口占比超70%,需加速本土化種植技術研發。
質量安全風險:霉變、重金屬超標等問題頻發,倒逼企業建立從種植到流通的全程可追溯體系。
渠道成本攀升:線上流量費用年均增長25%,企業需通過私域運營和會員體系提升復購率。
對此,頭部企業已啟動數字化轉型:運用AI算法優化生產排期,通過區塊鏈技術實現供應鏈透明化,部分企業還與科研機構合作開發植物蛋白提取技術,拓展堅果在功能食品領域的應用。
五、堅果市場未來展望:科技賦能與全球化布局
展望2025-2030年,堅果市場將呈現以下發展趨勢:
產品創新深化:精準營養定制、植物基替代蛋白等技術將催生更多高附加值產品,預計功能性堅果占比將從當前5%提升至20%。
渠道融合加速:線上線下一體化模式成為標配,無人售貨機、社區智慧柜等新終端將覆蓋更多消費場景。
全球化進程提速:隨著“一帶一路”建設,中國堅果企業加速布局東南亞和中東市場,出口額有望在2030年突破50億美元。
行業專家指出,未來競爭將聚焦于供應鏈效率、研發投入和品牌溢價能力。企業需構建“原料-加工-渠道-數據”四位一體的生態體系,方能在千億級市場中占據先機。
中國堅果市場已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其增長動力從單純規模擴張轉向價值升級。健康消費升級、技術賦能和全球化布局構成三大核心驅動力,而供應鏈韌性、產品創新和品牌建設則是企業突圍的關鍵。盡管面臨原料成本波動、市場競爭加劇等挑戰,但行業整體仍處于紅利釋放期。
據預測,到2030年,中國堅果市場規模有望突破5000億元,成為全球最具活力的市場之一。對于從業者而言,唯有以消費者需求為核心,持續優化產業鏈各環節,方能在這一黃金賽道中實現可持續增長。
想要了解更多堅果行業詳情分析,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5-2030年堅果市場發展現狀調查及供需格局分析預測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