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位于中國東南沿海,坐擁“山海一體、生態優良、文化多元”的獨特資源稟賦,是全國重點旅游目的地之一。作為海上絲綢之路的核心區,福建兼具海洋文化與閩南文化底蘊,擁有武夷山、鼓浪嶼、土樓群等世界級文化遺產,以及“藍眼淚”“簪花圍”等新興文旅IP。自2001年提出“從旅游大省邁向旅游強省”目標以來,福建持續推動文旅經濟高質量發展。據第三方測算,2025年清明假日期間,福建省累計接待游客547.46萬人次,同比增長23.9%;游客旅游總花費51.22億元,同比增長27.1%。
福建省旅游行業主要包括各種旅游服務、旅游設施和旅游活動。福建省擁有豐富的自然和人文資源,如武夷山、鼓浪嶼、蟳埔村等著名景點,吸引了大量國內外游客。福建省的旅游行業不僅包括傳統的觀光旅游,還涵蓋了生態旅游、文化旅游、休閑旅游等多種形式。
福建省的旅游行業在近年來取得了顯著的發展。2023年以來,福建省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加快打造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將文化旅游業培育成為支柱產業。福建省通過實施一系列重大項目和政策,推動了文旅經濟的快速發展。例如,武夷山景區作為“雙世遺”,吸引了大量游客,而平和縣的三平風景區也在2025年第一季度接待了超過百萬的游客。
1. 小城度假,療愈式漫游成風尚
據游客抽樣調查數據顯示,清明假日全省接待國內游客傾向于“度假式旅游”的游客比重達86.6%,“體驗式旅游”引領消費新趨勢。美團旅行數據顯示,平潭上榜清明小長假熱門縣城Top10榜單第7位,壇南灣、龍王頭等景區看海的游客絡繹不絕。同程旅行數據顯示,廈門位居2025清明假期“躺平系”熱門目的地第五名,鼓浪嶼以“無目的漫游”強化松弛感標簽,吸引年輕游客前往;同安環東海浪漫線露營騎行、春日“泡湯”、溪游同安項目體驗備受歡迎,成為郊野“微度假”熱門目的地。
2.產品結構優化,文旅融合深化
傳統觀光游加速向體驗式、主題式旅游轉型。一是文化賦能顯著,泉州依托世遺資源打造“古城漫步”“非遺體驗”線路,木偶戲、南音等非遺項目成為游客必打卡內容;平潭殼丘頭遺址群考古游、水下考古展示館等研學產品熱度攀升。二是“旅游+”業態多元化,如“跟著賽事去旅行”(平潭國際賽車、帆船周)、“跟著演出去旅行”(音樂節、明星演唱會)等影視取景地打卡)等模式興起。三是鄉村旅游蓬勃發展,尤溪桂峰村、武夷山五夫鎮等通過古村落保護與農旅融合,成為鄉村振興樣板。
3. 政策與基建雙輪驅動
福建強化多部門協同機制,優化交通、支付、通信等旅游基礎設施。廈門、福州、泉州等城市設立“一站式”入境服務窗口,推動景區多語種導覽、外幣兌換便利化;高鐵網絡加密(如福廈高鐵開通)及低空飛行、游輪航線擴展,提升全域通達性。智慧旅游方面,依托“數字福建”優勢,景區預約系統、AI導游、大數據客流監測等廣泛應用,平潭、武夷山等試點“一部手機游福建”平臺。
4. 區域協同與品牌營銷升級
省內形成“山海聯動”格局:沿海城市主打濱海休閑(廈門郵輪、霞浦灘涂攝影),山區聚焦生態康養(周寧“涼經濟”、安溪茶莊園)。對外深化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客源互送,通過“清新福建全球推介官”計劃、國際旅行商踩線行動擴大海外影響力。營銷手段創新,如短視頻、游戲植入、海外社交媒體運營等,助力“破圈出海”。
據中研產業研究院《福建省旅游行業“十五五”規劃前景預測研究報告》分析:
當前,福建旅游已從依賴自然資源稟賦的初級階段,轉向以文化內涵、科技賦能、全域協同為核心的高質量發展階段。政策紅利釋放與市場活力激發形成共振,但同時也面臨產品同質化、區域發展不均衡、專業人才短缺等挑戰。下一階段需進一步挖掘細分市場潛力,強化產業鏈整合,通過“文化IP化、服務數字化、體驗個性化”構建可持續競爭優勢。
1. 產品創新:從大眾化到精準化
小眾主題游興起:考古研學、低空飛行、康養旅居等細分領域將成新藍海。
在地文化深度開發:依托閩南文化、客家文化、茶文化等,推出“一程多站”文化線路(如海絲遺產走廊)。
綠色旅游深化:生態保護區低碳旅游模式、零廢棄景區認證等實踐加速推廣。
2. 數字化轉型:全鏈條智慧化
沉浸式體驗技術應用:VR/AR還原歷史場景(如泉州宋元市井)、AI定制行程。
數據驅動運營:通過游客行為分析優化產品設計,動態定價與流量管理提升收益。
跨境支付與多語言服務:擴大支付寶、微信支付境外覆蓋,完善多語種客服體系。
3. 區域協同:從單點突破到全域聯動
閩臺文旅融合深化:探索“海峽旅游圈”共建,開發兩岸民俗節慶、文創聯名產品。
跨省合作強化:與浙江共推“海絲+陸絲”旅游帶,與廣東共建“閩粵濱海走廊”。
4. 可持續發展:生態與經濟平衡
資源保護機制:嚴格管控熱門景區承載力,推廣“預約制”與分時游覽。
社區參與模式:鼓勵村民入股鄉村旅游項目,實現利益共享(如建寧高峰村“合作社+農戶”)。
福建省旅游業在政策支持、資源稟賦與市場創新的合力下,已進入提質增效的關鍵期。福建省坐擁"海上絲綢之路"文化帶、武夷山雙世遺、客家土樓等世界級文旅IP,疊加兩岸融合發展示范區政策紅利,"十五五"時期旅游業將迎來文化賦能、生態轉化、科技創新的多重戰略機遇。
想要了解更多福建省旅游行業詳情分析,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福建省旅游行業“十五五”規劃前景預測研究報告》。